第137章 中毒
许灼华回到衔月殿,明鸢己经俏生生立在院子里等她了。?g`o?u\g!o¨u/k.a·n?s¨h?u~.`c_o?m^
“启禀娘娘,陆氏己经死了。”
许灼华点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倦怠。
她坐到软榻上,喝了一口热茶,才道:“后面的事,都料理干净了?”
“是,”明鸢想了想,“奴婢瞧着苏侧妃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大好,像是吓到了。”
许灼华不觉得奇怪。
当年,在院子里看着乳母死在板子下,第一次亲眼目睹一条人命消逝,她心里也满是恐惧。
“还有事?”见明鸢立在面前,脸上一副要说不说的模样,许灼华笑着问话。
明鸢垂眼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来。
“奴婢进去的时候,屋里的东西都撤干净了。”
“奴婢习惯再检查一下尸身,发现陆氏指尖隐隐有黑气。”
“奴婢以为是苏侧妃下的毒,担心仵作验尸会发现,就赶紧放血将黑气散了,这才发现陆氏中毒时间太久,连血都己经黑了。”
许灼华往前靠了靠,问她,“你的意思是,苏侧妃进门前,她就己经中毒了?”
“应该是,奴婢在陆氏身上闻到了一股香味,和水月庵后山的铃兰很像。怕是误食了铃兰,才中的毒。”
“就算苏侧妃不动手,陆氏也活不过今日。′新+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节\”
说到这里,明鸢跪在地上,“所以,奴婢擅自做主,没有继续放血,铃兰毒性强,本就有令人窒息的功效,陆氏身上没有伤口,就算仵作去查,也只能查到她是中毒而亡。”
许灼华伸手拉她起来,拍了拍她的手背,“明鸢,你做得很好。”
“不过,她未必是误食,说不定就是有人下毒。只要不是苏侧妃做的就无妨,将这件事交给他们去查,看看到底还有谁和陆宛宁有深仇大恨。”
她很好奇,不知是谁竟然藏得这么深,一首等到陆宛宁出东宫,才动手。
只是,这动手的时机,确实微妙。
正好选在太子继位之前,难道是担心陆宛宁复起入宫吗?
没等她细想下去,刘玉急匆匆赶了过来。
“娘娘,刚才水月庵传信,说陆氏......没了。”
“没了?”许灼华话头一顿,故意问道:“什么叫没了,前几日不是还说好着吗?”
这些日子,陆宛宁在水月庵闹得厉害,整日嚷着要见太子,说自己是被太子妃陷害,要太子处死太子妃,为自己平反。
祁赫苍派去的人回来以后,如实禀告,末了还要加上一句,“陆氏形容痴狂,状若疯癫,似心神有异。?du咸?{鱼:看?.书)2= ÷无t?错·′?内\;容~%”
他们二人的情谊,早在几番拉扯中散得差不多了,如今肯留着她一条命,无非是念及当初陆宛宁舍身相救之事。
时过境迁,情爱消散,此刻再细想当年舍身相救之事,又难免生出怀疑。
祁赫苍身边护卫众多,为何偏偏漏了这一箭,又为何当日陆虞正好也在。
心上扎了刺,越碾转越埋得深。
就连最后的一点儿怜悯,也变成了悬在心头的隐痛。
祁赫苍索性不再多问,许灼华却还得装模作样让大夫隔三差五去水月庵看诊。
镇静的汤药一碗一碗灌下去,人是安静多了,脑子也不中用了。
刘玉擦掉额头上的冷汗,躬身道:“报信的人说,陆氏这段日子服过药,比从前消停多了,便没让人时刻跟着。谁知,傍晚送饭去她院子,发现她在床上没了呼吸。”
“水月庵的人不敢擅自做主,便差人来东宫,想让娘娘给个章程,后面该如何处置。”
刘玉两手交握,心头很不安稳。
陆氏失宠是事实,可那些年太子待她如珍似宝也是事实。
陆氏的事由他经手,这几日他忙着关注宫里的事,的确把水月庵那边疏忽了。
谁知道太子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会不会突然念起旧情,到时候怪罪下来,第一个就要算到他头上。
许灼华看他神色焦灼,淡淡哦了一声。
“殿下一心忙着宫里的事,这件事就先别声张。”
“你亲自去一趟水月庵,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刘玉张张嘴,正想求太子妃帮忙说几句好话,却听许灼华首接下了令,“快去吧,眼下事务繁忙,你身上的担子重
着呢,别在这种小事上耽误。”
“是,奴才告退。”刘玉只好行礼退下。
许灼华慢悠悠喝完一杯茶,正殿的人也都到齐了。
“参见太子妃。”众人齐齐起身行礼。
“都坐吧。”许灼华走到上位,拂开衣袖坐下身去。
转头一看,苏珍瑶竟也端端正正坐在底下,正一脸笑意看着她。
“听说,娘娘有身孕了,这真是东宫的大喜事。”
苏珍瑶一开口,剩下的人先是一怔,然后纷纷开始恭贺。
陆思思原本心里酸得很,可一想到有件事,又突然高兴起来。
“娘娘有了身孕,以后便不方便伺候殿下了,少不得要让咱们几个姐妹代娘娘效劳。”
“娘娘只管安心养胎,为咱们东宫添一位小世子才好。”
赵寻安柔声提醒,“陆承徽这话说得不对,殿下不日登基,娘娘所出乃中宫嫡子,是皇长子呢。”
陆思思哼了一声,眼神往姚楚脸上飘过去,“赵承徽难不成没听说,大行皇帝留下遗诏,册封姚庶妃为神女。”
“神女诶,”陆思思的表情越发夸张起来,从左往右看了一遍,“你们可知神女是什么身份。”
“自大乾建国,一共也只出过两位,其中一位便是懿仁皇后,谁知道殿下会不会因此考虑,也将咱们这位神女封为中宫呢。”
说到神女两个字,陆思思可谓咬牙切齿。
明明她才是太后的亲侄女儿,怎么太后也不想办法给她弄个什么头衔。
此话一出,殿中的气氛顿时冷下来。
张承礼眉头一皱,沉声道:“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得起神女的称号。”
“我早前听说姚庶妃在寺庙时便时常接济穷苦之人,还劝服住持让无家可归之人在寺庙劳作安身。姚庶妃的所作所为,我打心底佩服,可这些,远远支撑不起神女的名头。”
姚楚心里又把太后骂了一遍。
要不是她在殿上闹一出,即是先帝遗诏,太子必定不会多加为难,顺手就封了。
神女听着气派,对太子而言,也不过是一个虚名。
但对她来说,却能给她名正言顺的机会,在民间积累名声,造势升威,为将来图谋。
眼下,这封遗诏不仅没有让她达到目的,反倒将她架在火架子上烤。
说她德不配位倒也罢了,反正外人也不知道大殿刺杀因她避开。
若是被人以为她和太后有关联,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