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人才辈出
“娘娘,您请看这份……”
宁白露接过,目光一扫,清冷的凤眸中,第一次泛起了一丝真正的惊讶。?g`o?u\g!o¨u/k.a·n?s¨h?u~.`c_o?m^
这份答卷,答的是第一题“银霜炭”案。
其字迹清秀,却透着一股商贾人家特有的精明。
答卷之上,条理清晰地罗列出八种舞弊手法,比宁白露自己预想的还要周全。
“其一,虚报采买价,勾结外官,两头吃利。”
“其二,以次充好,用劣炭冒充银霜炭,赚取差价。”
“其三,短斤少两,于运输、分发途中层层克扣。”
“其四,账目作假,无中生有,空耗内帑……”
洋洋洒洒,逻辑缜密,每一种手法之后,都附上了相应的查证方向。
而最后拟定的追索章程,更是引入了一种名为“三方核账法”的审计流程,采买处、内务府总账、用度司三方账目独立记账,按月交叉审核,一旦出现差额,立刻锁死源头。*x·i?a,o·s+h/u,o.n_i!u\.`c~o.m\
手法精妙,简单有效。
宁白露的目光,落在了试卷末尾的署名上。
“沈珍珠。”
她记得这个名字,是京中一户商贾之女。
“好一个沈珍珠。”宁白露心中暗赞,这简直是天生的财务总管。
她正要放下,另一名女官又呈上了一份答卷,神情更是震撼。
“娘娘,这份……答的是第二题。”
宁白露接过,只看了一眼,便被其上犀利狠辣的论断,摄住了心神。
这份答卷,来自江南。
其字迹端丽,却锋芒毕露,如同一柄藏于鞘中的律法之剑。
对于“宫女太监结党”一案,答卷人并未直接谈论处置,而是先从法理上,将其定性。
“宫规如国法,私相授受,看似小节,实则动摇宫禁之本。!l~a\n^l^a*n`x^s...c!o+m~以食水为名,行交易之实,此乃‘名为合法,实为非法’。其结成派系,更可引《大玥律》中‘结党营私’之条,罪加一等!”
仅仅是开篇,便已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律法素养。
其后的对策,更是步步为营,滴水不漏。
“处置此案,当分三步。一曰‘明正典刑’,取其首恶,公开审理,依宫规与国法严惩,以儆效尤,此为立威。二曰‘分化瓦解’,查其党羽,罪轻者,发配边远宫殿劳役,使其隔离,断其联系,此为清源。三曰‘立规堵漏’,重申宫禁,细化条文,明确私相授受之界定与惩处,此为固本。”
三步走下来,有威慑,有分化,有安抚,更有长远之计。
这是一个天生的掌刑官。
宁白露看向落款,那是个让她有些熟悉,却又感到意外的名字。
——林婉儿。
她想起荀景那封举荐信,心中了然。看来,那位江南的“隐士”,是送了自己一份真正的大礼。
就在她以为,今日的惊喜已到顶峰之时。
最初那名女官,捧着最后一份答卷,快步走了过来。
她的脸色已经不是震惊,而是带着一丝畏惧。
“娘娘……这份……”
她甚至不知该如何形容。
宁白露接过,目光落在纸上。
字迹并不娟秀,甚至有些潦草急促,仿佛书写者下笔之时,心中已有万千雷霆。
其内容,却犀利得如同一把浸透了剧毒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人心最阴暗的角落。
同样是回答第二题,这份答卷,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却又令人不寒而栗的方案。
“……无需大动干戈。只需将那太监调离长乐宫,擢升半级,派往浣衣局监管。”
“浣衣局劳役繁重,油水稀薄,乃太监之苦差。此乃明升暗降,断其根基。再将那宫女,指给一位年老体衰、性情暴戾的失宠贵人贴身伺候。”
“不出三月,二人音讯不通,苦楚加身,情分自消,必生怨怼。届时,只需寻一由头,略施小惠于太监,许其前程,令其攀咬宫女,则其私党内情,将如竹筒倒豆,尽数吐出。”
“人赃并获,证据确凿,再行收网,则一网打尽,无人喊冤。此法,不伤无辜,不动声色,却能诛心灭魂,使其反目成仇,互相撕咬,方为杀鸡儆猴之极致。”
好清晰的思路!
好狠毒的手段!
这已经不是权谋,这是能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魔道!
宁白露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她那双清冷的凤眸中,终于闪过了一丝真正的骇然。
她的目光,死死地定格在试卷末尾那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上。
——宫女,苏锦。
宁白露缓缓抬起头,凤眸穿过珠帘,越过那些噤若寒蝉的应选者,精准地找到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低着头,沉默得像一粒尘埃,毫不起眼的宫女。
她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勾起了一抹真正感兴趣的,甚至带着一丝兴奋的弧度。
看来,太后娘娘送来的这批“礼物”中,还真混进来了一个了不得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