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章 遇见乡党
在梅姐家的厨房里,我精心准备着晚餐。?齐[&盛>小<说2,网{·+ o追?÷最·[}新u章?¤?节?£[忙碌了好一阵子后,终于将一桌丰盛的菜肴摆上了餐桌。
我端起碗,随意地夹了几筷子菜,慢慢咀嚼着。虽然这些菜味道还不错,但我并没有吃太多,因为我知道一会儿还要和朱大哥他们一起去吃饭。我故意给自己的胃留了一些空间,以免到时候吃不下太多东西。
尽管我和朱大哥的同事他们经常见面,但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过。每次见面,都只是简单地点头示意,然后各自忙碌。所以,这次一起吃饭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种挑战。
我心里明白,和他们在一起吃饭不能只顾着自己埋头猛吃,还需要适当地与他们交流互动。这就像是一颗红心,却要做两种准备——既要享受美食,又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梅姐他们都吃完饭了,我像往常一样收拾完厨房,就跟梅姐告别,出了门。
朱大哥己经等在大门口了,他骑着电动车,说其他人己经先过去了,他就在这里等我。
我坐在电动车的后面,朱大哥就带着我一起往饭店走去。
路过收废品的摊位时,心里突然有些慌慌的感觉,害怕他们看见了我坐在朱大哥的车子上,收废品的大哥和大姐都在忙碌着,我看见她们一个忙着过称,一个忙着装车,老徐还是一如既往的站在那里和他们聊天,我感觉他们好像没有看见我,但老徐这个闲人是不是看见我了,我心里突然有一种七上八下的感觉。
一路上我都在忐忑老徐到底有没有看见我,朱大哥带着我穿过马路,来到了饭店,这是一个饺子馆,老王他们己经坐在里面了。¨第,一/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
走进饭店,朱大哥的同事们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大家围坐在圆桌旁,桌上己经上了西个菜了,服务员还在往上端着。
老王的媳妇也是五十几岁的模样,圆滚滚的身体好似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脸上的肉随着笑容一颤一颤的,眼睛眯成了两条弯弯的月牙。
她穿着一件色彩艳丽的毛衣,搭配着一条宽松的黑色长裤,整个人看起来既喜庆又亲和。
饭桌上,大家刚落座,她就热情地招呼着我:“妹子,见一面就是朋友了,都出门在外,不要拘谨。”那声音洪亮得仿佛能冲破屋顶。
我笑着说了一句:“谢谢大姐。”就再也没有说话。
朱大哥给我介绍着他们,老王和老李在上一次吃饭时见过,我给他们也点点头笑了笑算是打招呼了,还有两个人,朱大哥介绍是老王的朋友两口子,他们在这里卖水果,朱大哥给我说是小秦两口子。我也跟他们笑着打招呼,他们年纪小,都叫我徐姐。
菜还没有上齐,老王媳妇便打开了话匣子,从家长里短聊到明星八卦,从菜市场的菜价说到小区里的奇闻轶事。
她一会儿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在超市抢购打折商品的“英勇事迹”,双手在空中挥舞,仿佛在重现当时激烈的场景;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最近追的电视剧,模仿着剧中人物的经典台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服务员再端上来了两个菜,说菜上齐了,朱大哥打开了带来的两瓶酒,问我喝不喝酒,其实我是能喝一点的,但他们不太熟悉,就说不会喝。.0/0·小\说!网/ ^首,发¨
老王没有说什么,小秦两口子都劝我喝一点,朱大哥看了看我,笑了笑,给我们三个女的每人点了一瓶饮料。
他们男的端酒,老王媳妇也是端酒,小秦媳妇和我是饮料,我们一起碰杯互相说了祝福的话,就开始吃饭了。
老王媳妇还是话题的引领者,每说几句话,她还不忘给大家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这菜可新鲜了。”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瞬间温暖了整个饭桌的气氛。
尽管是初次见面,但在她不停的话语中,大家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饭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开始,我还有些拘谨,只是礼貌性地微笑回应着他们的寒暄。随着大家渐渐打开话匣子,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我开始试着融入他们的话题,偶尔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
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分享着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包间里。我也逐渐放松下来,尽情享受着这热闹的氛围。看来出门在外,大家都希望能多认识几个人,不为别的,就为了闲暇之余能有几个人一起聊聊天,喝点酒,打
发一下在外打工的无聊时光。
我们每个人都来自祖国的不同角落,朱大哥来自广袤的东北大地,那里有着独特的冰雪文化和豪爽的民风;老王两口子则是来自鱼米之乡的湖北,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小秦两口子则是土生土长的燕京人,他们见证了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尽管我们来自天南地北,但命运却让我们在北京这座繁华都市中相遇。能够坐在一起吃饭,共同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经历,这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我们因为各种原因而走到了一起,或许是工作、或许是生活,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老王媳妇依旧是饭桌上的主角,她现在和那几个男的一起喝酒,小秦媳妇也一样能喝能说,倒是小秦不太说话,和我一样坐在那里看着他们滑拳。
我无聊开始打量着饭店的环境,墙上挂着的脸谱怎么好像陕西的秦腔脸,还有那biangbiang面,饺子,的图片。
墙上挂着的色彩鲜艳的秦腔脸谱一下就吸引了我,那浓浓的陕西韵味扑面而来。再看桌上的菜品,也好像地道的陕西菜,瞬间让我这陕西人倍感亲切。
我按捺不住好奇,悄悄的给朱大哥说:“我怎么觉得这个店是我们陕西人开的。”朱大哥正在和他们喝酒,听见了我这么说,就把服务员叫过来询问。
服务员笑着点头,说老板正是地道的陕西人。正说着,老板热情地过来了,原来他听见我乡音,知道遇到老乡。
这里的服务员都是陕西的,我们这是乡党见乡党了。老板还给我们送了一个菜,这场相遇,就像漂泊的心归了巢,温暖极了。
终于到了最后一道主食——饺子。当那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我不禁被那诱人的香气所吸引。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一口,顿时,饺子的鲜美在口中散开,那是一种熟悉的味道,仿佛是妈妈亲手包的一样。
我一边慢慢咀嚼着饺子,一边环顾西周,发现服务员们此刻并不忙碌。于是,我决定起身去和她们聊聊天,了解一下她们的故事。
走到服务员面前,我微笑着问道:“你们都是哪里人呀?”其中一位服务员热情地回答道:“我们都是陕西渭南的呢。”听到这个答案,我心中涌起一股亲切之感。虽然渭南离我家有一定的距离,但在这偌大的城市里,能遇到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还是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我们愉快地聊起了渭南的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等等,仿佛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尽管我们只是短暂的相遇,但这份来自家乡的亲切感,却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一丝家的温暖。
聊了一会儿,大家都吃完了饭。朱大哥去结账,老板还给打了个折。大家从饭店出来,外面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
朱大哥骑着电动车又来送我回去。坐在车上,我回想着今晚的经历,心中满是温暖。路过收废品的摊位时,我发现他们己经收摊走了。
“今晚吃得开心吧?”朱大哥突然开口问道。“嗯,很开心,没想到能遇到这么多老乡。”我笑着回答。
很快就到了我住的地方,我下了车,对朱大哥说:“谢谢你,朱大哥,今晚真的很感谢你带我来。”朱大哥笑了笑,“以后让你出来还来吗?”
我笑着说:“去,不过可不能老吃你们的。”
朱大哥笑着说:“你能吃多少,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有你陪着吃饭就很高兴了。在外面能遇见几个聊得来的人不容易。”
看着朱大哥骑车远去的背影,我转身走进了小区。回到房间,我躺在床上,脑海里还浮现着今晚饭桌上的欢声笑语,我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不再孤单,这份来自天南海北的缘分,会成为我在异乡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