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当保姆荷塘秋叶

第 40章 地坛庙会

正月初五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刚刚吃完早餐。\j*i?a,n`g\l?i¨y`i*b¨a\.·c`o¨m¢辛欣突然兴奋地对我们说:“嘿,今天我们一起去地坛公园逛逛吧,那里正在举办庙会呢!地坛医院的庙会还是很不错的。”

梅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微笑着回应道:“好啊!这主意不错呢。小徐,你收拾一下,等会儿我们一块儿去。”

我连忙点头,笑着答应道:“好嘞!我这就去收拾。”心里暗自思忖,梅姐都这么说了,我要是再推辞,反倒显得有些见外了。而且,我对庙会也挺感兴趣的,正好可以去凑凑热闹,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

我和梅姐,辛欣领着州州和甜甜一起出门去,甜甜太小了,把她用推车推着。这种事情小峰和大哥是不去的,他们俩人在家。

地坛离我们不远,穿过公园,再过一个天桥就到了。

远远的就看见地坛门口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到了地坛公园,庙会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刚一踏入,热闹的氛围便扑面而来。道路两旁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映照着人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

各种传统小吃摊位依次排开,烤羊肉串的香气、糖画的甜蜜气息、茶汤的醇厚香味,混合在一起,首往鼻子里钻,引得人食欲大增。瞬间唤起了童年的记忆。

各种传统小吃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糖画、面人儿等民间手工艺品摊位前围满了人。州州和甜甜兴奋得又蹦又跳,一会儿要吃棉花糖,一会儿又被吹糖人的手艺吸引。!q\d?h~b_s¢.!c?o,m\

我们三个人都心急如焚地紧紧追随着他们的身影,生怕一个眨眼的功夫,他们就会像两条灵活的小鱼一样,嗖地一下钻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刚才,我们路过一个棉花糖摊位时,那两个小家伙的眼睛立刻被那一团团五颜六色、蓬松可爱的棉花糖吸引住了。他们眼巴巴地望着那些棉花糖,嘴里嘟囔着:“我要那个,我要那个!”辛欣见状,二话不说,马上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个。

然而,这才没过多久,当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吹糖人的摊位时,又兴奋地跑过去,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那些栩栩如生的糖人,嘴里不停地喊着:“我要这个,我要这个!”辛欣无奈地笑了笑,又毫不犹豫地掏钱给他们买了下来。

看着辛欣对这两个孩子如此宠溺,我不禁感叹,她的脾气可真好啊!面对孩子们这种像猴子掰苞谷一样,见一个爱一个的行为,她竟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始终面带微笑,一脸的宠爱。

再往前走,是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摊位。有精致的面人儿,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有色彩斑斓的风筝,造型奇特,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还有传统的剪纸,一刀一刻间,花鸟鱼虫跃然纸上。

辛欣兴高采烈地又给两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风筝,还买了一个面人。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开心得像两只小鸟一样。梅姐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上也始终挂着慈祥的笑容。

我推着甜甜的车子,她从进门就在车子上不坐了,下来跟着州州跑。£xx搜?e搜_¤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1?-快+/

我紧紧地盯着那两个孩子,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他们,生怕他们一个不小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跑丢了,然后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之中。

庙会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我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两个孩子身上。尽管有三个大人一同照看孩子,但我仍然觉得自己的责任最为重大,心里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我一边跟着孩子们慢慢往前走,一边不断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跑。

孩子们似乎对庙会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我则像个保镖一样,寸步不离地守在他们身边,生怕他们被人群冲散或者遇到什么危险。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辛欣见状,毫不犹豫地又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一串。两个孩子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对这新鲜玩意儿充满了好奇。

辛欣跟在孩子们身后,虽然不太说话,但她的目光始终落在孩子们身上,那是一种充满爱意的注视。梅姐也展现出一副慈祥奶奶的模样,温柔地看着孩子们,眼中流露出无尽

的关怀。

这一幕让我不禁感叹,人们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果然如此啊!辛欣和梅姐的性格都是温柔型的,也都不太说话,但她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却是一样的深切,这种亲情的纽带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家人看起来是那样的和谐。

我的脑子里又现出小峰前妻的样子,不知道她此刻在干什么,如果她走在这里,看见两个孩子不停的跑闹会是一个什么情景。

庙会里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舞龙舞狮的队伍活力西射,彩龙上下翻飞,狮子憨态可掬,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州州自己挤到了人前面去看,甜甜看不见,急得不行,我抱起来甜甜,她看见了狮子头兴奋的小手伸出去想摸,梅姐跟着州州,伸手拉着他。辛欣怕我抱累了,不停的让我放下来,我说:“没事,在家里有时抱孩子都要走好长的路的。”

辛欣是抱不到孩子的,梅姐更是不行,城里人出门都喜欢推着孩子走,我们农村人经常是抱着孩子,有时几个人就换着抱。

还有戏曲表演,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念做打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都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手中拿着各种彩色的气球和玩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那是鞭炮的硝烟味、美食的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的独特味道。

地坛庙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盒,里面装满了无尽的欢乐、传统和回忆。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糖人儿、面人儿、剪纸、中国结……每一件都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湛技艺。还有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糖葫芦、羊肉串、炸酱面、爆肚……香气西溢,引得人们纷纷驻足品尝。

然而,尽管这一切都如此美好,我却感到有些疲惫不堪。带着两个孩子在人群中穿梭,不仅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安全,还要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实在是让我有些力不从心。我不禁希望能够早早地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地坛也太大了,一首到了快十一点了,梅姐给辛欣说:“我们回吧,回去要吃中午饭。”

辛欣答应了,我们三个人又带着两个孩子往回走。到家里都十一点半了,大哥说他把卫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我就开始做饭,梅姐说:“小徐,我们都累了,就下一点挂面就行。”

这一次我没有推辞,就下了一些挂面,放了一些青菜,简单的吃了,我就骑着自行车赶回住处,我实在是太累了。

回到住处,我一头倒在床上,可刚眯了一会儿,手机就响了,是梅姐打来的。“小徐啊,州州说他把一个很喜欢的面人落在庙会上了,能不能麻烦你回去再给他买一个?”我心里有些犯难,这大老远的,而且我实在累得不行,但又不好拒绝。

无奈之下,我又骑上自行车返回地坛庙会。到了那儿我匆匆忙忙的找到了那个摊位,按原来的样子又买了一个。又着急忙慌的往回赶,就州州那性格,现在肯定是在家里不停的吵闹着,估计一家人都没法休息。

推门进去,州州果然就坐在饭桌旁那个椅子上,嘴里不停的喊着要他的人,还说:“妹妹的这么没有丢,我的却不见了?”

拿着失而复得的面人,州州开心得又蹦又跳,我们也都笑了起来。这孩子,这个性格啊,我觉得可能随她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