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柏林突围(八)
当威尔斯他们驶出村庄的视线范围时,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传进了他的耳中。
三架苏军的伊尔-2飞机,正在村庄上空,用机炮扫射。残存的红瓦屋顶在火花中炸裂,直至他们绕过拐角,最终驶离村庄时,整个村庄已被一股浓烟和灰烬所笼罩。
俄国人察觉到他们已然突破防线。不过,克拉多的那场遭遇已然过去,他们必须抛诸脑后。此刻,他们当下必须穿越此地,向西突围。
“嗯,我们进入了格拉诺韦。”指挥官瑞奇托芬在他的“豹”式坦克上,通过无线电对威尔斯他们说道,“我们现在是格拉诺韦的装甲部队了。”
格拉诺韦,它里面是一群被包围却绝不放弃、绝不投降的部队。它们由第9伞兵师,部分失散的诺德兰师,第三装甲军,第404国民炮兵旅等组成。
森林里,古老的橡树、松树和桦树林密布,东西绵延约三十公里,其间点缀着小湖、荒地以及一些没有树木生长的防火道。整个地区充满了生机——随着他们不断向西深入森林,逐渐意识到这里人口多达数万人。
林间小路皆是供林业货车通行的光秃秃的土路,根本不适合军队,此刻却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驾车,有的骑马。其中有些是士兵,各个级别、各种徽章、各种制服,德国国防军、武装党卫队和人民冲锋队的士兵都混杂在一起。
人民冲锋队的士兵身着便装,配备着铁拳和特制的简陋冲锋枪。士兵身负重伤,拄着拐杖行走,或者爬上任何愿意接纳他们的交通工具——坦克、卡车或是马车。一些士兵就睡在沿路缓慢爬行的坦克甲板上,或者坐在炮塔上、履带盖上,甚至炮管上。
众多的还有平民——老者、各个年龄段的妇女,以及大量的儿童,他们也都混杂在部队之中,骑马或者与士兵并肩而行。这些平民手持猎枪、手枪或者军用卡宾枪,行走的姿态也与士兵别无二致,只是背着背包。
其他人则试图用马或牛拉的手推车或四轮马车运送自家财物。一些难民还带着他们的牲畜,威尔斯他们的装甲纵队的士兵时常跳下车,在一群由老农夫用棍子赶着的牛、猪或羊群中开辟出一条道路。
在他们豹式坦克后面,虎王坦克上只搭载着党卫军士兵——每辆坦克上都有几十名士兵,他们身着的迷彩服与树叶以及斑驳的光线完美融合。
这条狭窄的小路上,到处都是障碍物和废弃的车辆,致使他们前进得极为缓慢。穿过橡树林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苏联飞机多次从树冠上方飞过,随意地朝地面射击,显然根本不在乎是否击中目标,也不在意射中了什么。
一次扫射中,一连串曳光弹斜穿树枝,扯断了沉重的树枝,还点燃了它们。一根树枝径直砸在一户推着手推车的家庭身上——一位母亲、一位祖母和几个孩子——两名妇女当场被炸死。
她们的尸体被遗弃在灌木丛中,晕眩过去后的孩子们从车里拿出一些财物,继续往前走,很快便消失在人流之中。
站在威尔斯后甲板上担任向导的一位平民妇女,手臂被碎片击中。威尔斯赶忙从战地包扎包里拿出绷带,递给她。她咬紧牙关,眼里噙满泪水,自行给自己包扎。
下午时分,他们停下来给坦克加点油,让其冷却,毕竟缓慢的行进使得发动机过热到了危险的程度。他们把“豹”式坦克驶离通道,推倒了几棵小树,与道路留出一段空隙。“豹”式坦克的发动机关闭时,金属部件发出铿锵的撞击声。
“虎王”坦克停在威尔斯他们旁边,发动机舱冒出一股油烟,车组人员赶忙打开发动机格栅,为过热的发动机降温。
豹式坦克与虎式坦克的发动机设计颇为相似,动力单元皆封装于坚固的装甲钢箱之中,散热器则分置于两侧独立的钢箱内。如此设计,可以在为坦克涉水过河提供防水保护,毕竟鲜少有桥梁能够承受豹式坦克48吨、虎王坦克近70吨的重量。但是这种防护设计致使动力单元在钢箱内容易过热,发动机起火成为常见问题。
队伍倒完油后,威尔斯告知随行步兵将停留一小时。趁步兵们趴在落叶和灌木丛覆盖的森林地面上,他们开始检查履带链节和运行装置。在临时空地边缘,几个士兵正在检查一辆停着的德国霍希(horsch)参谋车,这是供高级军官使用的车辆。士兵们招呼威尔斯过去查看他们的发现。
驾驶座上,一名党卫军军官睁大双眼,头斜靠在车门上,太阳穴处有个弹孔,手枪仍在其手中,头上滴下的血尚未干涸。身旁一位身着优雅夏装、戴着帽子的女子也已离世,双手端庄地交叠放在腿上,双眼紧闭,嘴里叼着一支香烟。
党卫军如今对苏联红军是充满恐惧的。多年前,他们在俄罗斯烧杀抢掠,奉行不留俘虏的政策,现在苏联红军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对于这名党卫军军官而言,与其落入复仇心切的苏联人手中,不如一枪爆头,还能与美丽的情妇相伴。
面对霍希车里的两具尸体,众人无奈之下,将几乎满的油箱里的油抽出,分给了其他装甲兵们。
再度出发时,阴影渐长。森林里生机与死亡交织,道路各处皆呈现出新的混乱与苦难。步行的平民不断向他们呼喊,询问该往何处去,恳请能搭乘坦克。
有些人将孩子抱到他们面前,展示自己疲惫不堪、病恹恹的模样,诉说自己从东部徒步跋涉了一两百公里。威尔斯无能为力,有时梅尔不得不挥动铲子,击退试图爬上车体的平民。
夜幕降临,民间向导告诉瑞奇托芬,还有一两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森林的中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