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搞起了羊毛产业链

目前情况确实不在后希预料中。

按她的设想,现在那三种高产粮种应该已经直达上听,上面也应该下旨嘉奖她,然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的商人过来想办法购买这些粮种,带回去种。

到时候压根就不缺外地来客。

同时她做的软广告宣传,也应该已经发挥作用,会有很多人过来找她这个神医看病,到时候她虽然可能会忙点。

但整体生意变好也能接受。

可惜她还是高估了这个时代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她这边是想方设法的加快工程速度,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商业街给建好,住宅区农场也迅速推进。

估计最多不到一个月就能竣工。

结果呢,三种高产粮种的事现在还遥遥无期,可能得等府尹或者锦衣卫那边自己再试种一次,确定产量之后才有可能直达上听,然后发挥相应的效果。

神医的软广告宣传,一直拖到上个月,江湖月报那才总算找到机会发行。

催人家还说是为了她好。

为了确保她的广告效果好。

上个月发行的报纸,直到前几天后希才收到,这玩意儿为啥是月报呢?因为他们根本没办法于一天之内在全国内发行,要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发往全国。

带神医软广告的那一期。

有些偏远地方现在可能还没收到。

信息流通速度慢加上赶路慢,想要形成一定效果,带来大量病人,估计还有的等,起码得等个小半年左右。七侠镇终究只是个小地方,光靠本地人口支撑不起河西再起一条商业街的人流量和消费能力,但如果刨除前期投资金额。

也不算房屋租金,空置影响。

整体来讲,盈利还是凑合的。

就是说,至少明面的账目上依旧还在盈利,只是后希想要靠这些盈利来回本,回她前期投入的一万多两,将近两万两银子的本钱,算妥妥的遥遥无期。

同时地皮,连带上面的房子建筑之类打包卖,估计也卖不到两万两银子。

更不一定有人愿意接手。

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只能接触账面营收的吕秀才、白展堂和李大嘴都很乐观,只有佟湘玉替后希着急。

觉得后希这么做很难回本。

后悔自己当初没劝后希搞小点。

为了让佟湘玉放心,本来想将一切交给时间的后希,只能开始考虑挣钱的问题,必须得把账目变好看,才能让佟湘玉放心,至少让她不亏心以及发愁。

于是后希很快开始考察市场,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本地百姓增加收入。

只有本地百姓都富裕起来了。

能从其他地方赚钱。

才有消费能力嘛!!!

一番考察之后,后希很快将目光注视向了羊,或者说羊毛产业,七侠镇位于三晋区域,虽然本地的羊肯定还是没有草原上的羊多,但相比较南方绝对已经算多了,而且与草原也有交易渠道。

重要的是,因为化学制碱等相应技术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当地对羊毛的利用率很低,最多也就将羊皮给利用上。

或者说将羊绒利用上。

羊毛是真的没人去折腾。

而相对应的羊绒衣自然是属于绝对的高档货,随便一件就要十来两银子。

拿到京城二三十两都正常。

当然了,这还不是最贵的,最贵的当属一斗珠,随便一件就要几百两,那是用羊胎皮所制,未出生的小羊胎皮。

豹胎属于最为顶级的奢侈品,哪怕国公府都很少吃到,所以很多痴迷这一类补品的勋贵之家就用羊胎替代,进而延伸出用羊胎皮制作一斗珠之类衣物。

彰显富贵奢华,保暖效果也好。

当然,这些与后希无关,后希看重的是那些没人要的羊毛,并且迅速开办了羊毛厂。为了加快速度,她也懒得自己攀科技树,直接从其他世界进了大量工具和原材料,除羊毛外的其他原料。

羊毛则是请娄县令帮忙协调。

于是最终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后希就成功生产出了大量没有任何异味,柔软且洁白的羊毛,并且利用那些羊毛制造出羊毛线等物品,同时还把羊毛上沾染的那些羊脂,顺带处理成了羊脂皂。

紧接着,更是直接借娄县令之手将当地商户全部叫到衙门开了个产品发布会,给他们展示了一下羊毛和羊脂皂。

希望大家能够通力合作。

共同发展本地羊毛产业。

有能力采购羊毛回来的就去采购羊毛,有能力把羊毛线等羊毛制品,以及羊脂皂往外卖的就弄出去卖,大家一起合作共赢,后希这边也愿意给予让利。

毕竟后希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是为共同富裕,不让佟湘玉担心。

在保证员工工资待遇的情况下。

让利还是很丰厚的,不亏就行。

“这羊油皂确实比咱们现在用的那些皂角粉之类好用太多了,而且一点异味没有,闻起来还有点淡淡的香味。”

“虽然味道没有香胰子好闻,但是用起来比香胰子好用多了,咱们要不改个名字吧,别叫羊油皂了,听着感觉怪不上档次的,叫玉脂皂怎么样?这样也免得别人轻易知道原料,回头仿制。”

“羊毛也好,太白了,甚至于手感都不比羊绒来的差,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不论南北估计都好卖,这玩意价格只有羊皮五分之一,我要一千斤。”

因为东西很好,价格也便宜,所以后希与那些商户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当顺畅,没过多久就爽快签了一系列契约。

娄县令也开心,都是政绩嘛。

再然后,后希是继续麻烦娄县令将各个村子的里长请过来,给他们展示羊毛以及羊毛制品:“我手里有很多羊毛制品的制作方法,比如说羊毛围巾,羊毛鞋,乃至于羊毛毯等等一系列东西。

有些比较简单的,回头我会将制作方法下发,你们可以带点羊毛回去给村里手巧的人制作,做好了我给加工费。

过段时间我会开个对应的加工厂。

招人干活,每月四钱以上工资,包吃住,主要招收女工,男的如果手特别巧也要,是长期活,麻烦多用心。”

因为考虑到清洗羊毛如果纯靠人工的话,对身体伤害很大,所以后希便索性搞了些机器过来,并不怎么需要太多功能。但是不多招收工人,给他们发工资,怎么提高本地人民的消费水准嘛。

所以只能在精加工领域,也就是各种羊毛制品方面下功夫,多招收些人。

而纺织业自古就是女人为主。

所以她主要招收女工也没问题。

对此那些里长又不傻,很清楚这是对他们村,或者说对他们家族有好处的事情。族里村里的后辈晚生多赚点钱有什么坏处,所以自然全都爽快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