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314章 更强性能,更优功重比

汉诺威展览中心,九号展馆,e-27展位。

“咔哒。”

清脆的合闸声,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测试,正式开始。

伴随着电闸合上,一阵沉稳而有力的“嗡嗡”声从测试台的左侧响起。

那是ge-idux9旗舰电机开始运转的声音。

这种声音,是工业的力量交响曲中,每一个工程师都无比熟悉的音符。它代表着稳定、可靠,是电流驱动磁场,磁场带动转子,将电能转化为澎湃动力的证明。现场的许多专家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声音很正,是一台顶级电机应有的表现。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转向测试台右侧时,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台代号“惊雷”的扁平圆盘,静悄悄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它没有传统电机启动时的那种标志性声响,没有一丝一毫的震动。安静得像是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静态艺术品。

如果不是电机侧面一排微小的绿色Led指示灯缓缓亮起,并且以呼吸般的频率闪烁,人们甚至会以为它启动失败了。

“动了!它在转!”人群中,一个眼尖的记者指着电机主轴的末端喊道。

只见“惊雷”样机那根短小精悍的主轴,已经无声无息地达到了高速旋转的状态,快到肉眼几乎无法捕捉。

无声的启动。

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让在场的内行们心头剧震。

电机噪音的主要来源是电磁噪音、机械噪音和空气动力噪音。如此安静,意味着其内部的电磁环境控制、机械加工精度和动平衡,都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高下立判。

这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对比,因为一方发出了属于工业时代的声音,而另一方,则带来了属于未来的静谧。

ge展位派来的那位助理,脸上的血色已经褪得一干二净。他不是技术人员,但他懂最基本的道理——同样是汽车,拖拉机才那么响,而顶级的豪华轿车,在车内几乎听不到引擎声。

……

几乎是在电机启动的同一瞬间,展台旁那块巨大的Led显示屏,被瞬间点亮。

两排鲜红的数字,如同被注入了生命,开始疯狂地跳动、刷新。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死死地吸引了过去,现场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只剩下此起彼伏的相机快门声,像是战场上密集的火力。

左侧,是ge-idux9的数据:

【输入功率:55.0kw】

【输出扭矩:282n·】

【转速:1850rpm】

【效率:95.1%】

【核心温度:31.5c(实时上升中)】

看到这组数据,西门子和ABB的工程师们都暗自点头。

不愧是ge的旗舰产品,数据非常漂亮。95.1%的效率,在异步感应电机领域已经是非常顶尖的水准,无可挑剔。负载、转速、扭矩,一切都堪称行业标杆。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移动到右侧,看到属于“惊雷-p1”的那一排数据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右侧,“惊雷-p1”的数据:

【输入功率:55.0kw】

【输出扭矩:385n·】

【转速:1850rpm】

【效率:98.8%】

【核心温度:30.2c(实时上升中)】

死寂。

针落可闻的死寂。

如果说之前的无声启动只是让专家们震惊,那么此刻屏幕上的数据,则是对他们数十年从业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彻底颠覆。

“不……不可能!”ge的工程师克劳斯嘴唇哆嗦着,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他的同伴,另一位工程师,则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双眼圆瞪,死死地盯着“效率”那一栏的数字。

“98.8%……这是……”

相同的输入功率,相同的转速。

“惊雷”的输出扭矩,比ge高出了整整103牛·米!高出了超过百分之三十六!

这意味着,在同等能量消耗下,它能做更多的功,提供更强的动力!

而最恐怖的,是效率。

98.8%!

在工业电机领域,效率每提升0.1个百分点,背后都是无数工程师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是材料学、电磁学、结构力学等多个领域协同进步的结果。95%已经是公认的一道坎,96%就是实验室里才能跑出的极限数据。

而现在,红星集团,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现场,当着全世界的面,跑出了一个98.8%的稳定运行效率!

这不是一个样品在理想环境下的峰值数据,而是在与ge旗舰电机完全相同的负载工况下,持续输出的实时数据!

人群中,有懂行的客户已经开始飞快地计算。

“天哪,如果一家大型工厂把电机全部换成这个,一年能省下多少电费?这简直是一台印钞机!”

“何止是省电,你看它的扭矩!同样功率下扭矩大了三分之一还多,这意味着我可以用更小功率的电机,去替代原来更大功率的电机,这又能省下一大笔采购成本和安装空间!”

议论声像是燎原的野火,瞬间引爆了全场。

之前还抱着看笑话心态的人,此刻脸上只剩下震撼和茫然。

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

数据上的碾压还在继续,而秦奋则抛出了另一个重磅炸弹。

他拿起麦克风,平静地说道:“性能,只是衡量一台电机的一部分。对于现代工业而言,尤其是对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对空间和重量有严苛要求的领域,另一个参数,同样至关重要。”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地说道:“功重比——功率与重量的比值。”

说完,他对着台下人群中一位穿着蓝色制服、胸前挂着“tuvsud”认证标志的白人工程师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为了保证测试的绝对公正,我们特意邀请了来自德意志tuv南德认证机构的霍夫曼先生,来为我们现场称量两台电机的重量。”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那位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工程师严谨地走上台。他身后还跟着两名助手,抬着一台用防震箱装着的精密电子磅秤。

这是来自全球最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工程师。他的出现,打消了所有人心中最后一丝关于“作弊”的疑虑。

霍夫曼和他的助手没有一句废话,熟练地开箱、调平、校准。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先是用专业工具,费力地将那台重达185公斤的ge电机抬上了磅秤。

磅秤显示屏上,跳出了一个清晰的数字:185.3kg。

与铭牌上的数据几乎没有误差。

接着,助手们又小心翼翼地将那台仍在无声运转的“惊雷”样机关停(实际上只是切断了负载连接,电机仍在怠速),然后轻松地将它搬到了磅秤上。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显示屏上的数字一阵跳动,最终稳定了下来。

72.1kg。

现场一片哗然。

秦奋没有理会这些骚动,他只是指着旁边的大屏幕,上面已经自动刷新出了一个新的对比项目。

【功重比(功率/重量)】

左侧,ge-idux9:

功率:55kw

重量:185.3kg

功重比:0.297kw/kg

右侧,“惊雷-p1”:

功率:55kw(同等输入功率下的性能更强,若按扭矩换算,实际有效功率更高)

重量:72.1kg

功重比:0.763kw/kg

当两个功重比的最终数据并排显示出来时,人群中一位来自丰田新能源部门的日本工程师,失神地用日语说了一句:“これは……技術的な殺人だ。”(这是……技术性的谋杀。)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被身边的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

谋杀!

这个词,精准地形容了此刻所有内行人心中的感受。

0.297对比0.763!

足足2.57倍的差距!

这还只是在输入功率相同的前提下计算的,如果按照“惊雷”那高出一大截的扭矩和效率来换算成有效功率,这个差距将轻松突破三倍!

这不是改良,不是进步,不是迭代。

这是来自另一个次元的降维打击。

它意味着,在需要高功率密度的应用场景里,ge的旗舰产品,连站在同一个擂台上的资格都没有。

……

就在现场气氛达到顶点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

“这不可能!你们这是在进行自杀式运行!”

人群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ge那位白发工程师克劳斯。他此刻再也无法保持冷静,涨红着脸,大声地用英语质疑道:

“如此高的功率密度,如此小的体积,还是全封闭结构!它的热量根本散不出去!你们所谓的高效率只是暂时的,我敢打赌,不出十分钟,这台电机的线圈就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烧毁!你们这是在用自杀式的表演来欺骗所有人!”

这声质疑,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沸腾的人群头上。

对啊!散热!

这是轴向磁通电机公认的最大难题!也是克劳斯之前就和同事讨论过的关键问题。

红星是怎么解决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又从克劳斯身上,转移到了秦奋脸上。他们想看看,这个年轻人要如何回应这来自行业巨头顶级专家的致命质询。

然而,秦奋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笑容。

他甚至没有开口反驳一个字。

他只是抬起手,用手指了指大屏幕最下方,那一栏一直被众人忽略的数据——【核心温度】。

在温度数据旁边,还有一个实时变化的热成像画面。

左侧ge电机的热成像画面中,电机核心区域呈现出明显的橙黄色,代表温度在稳步升高。旁边的温度曲线,也是一条平稳向上攀升的斜线。这是非常正常的散热过程。

而右侧,“惊雷”电机的热成像画面,则是一片均匀的绿色,只有核心轴承处有一点极淡的黄色。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条温度曲线。

“惊雷”的温度,在启动后的第一分钟内,从30.2c迅速上升到42.5c,但随后,这条曲线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住了一样,竟然……竟然走成了一条近乎水平的直线!

【核心温度:42.5c(稳定)】

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分多钟,负载从未减轻,但它的核心温度,被死死地锁在了42.5度!

“看到了吗?”秦奋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耳中,“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克劳斯死死地盯着那条平直得令人发指的温度曲线,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输了。

ge,输了。

输得彻彻底底。

红星集团,不仅解决了轴向磁通电机的巨大轴向拉力问题,更是用一种人们还无法理解的方式,解决了它最核心、最致命的散热难题!

这个来自华国的年轻人,和他身后的红星集团,手里掌握的,是一项足以颠覆整个行业规则的完整技术!

现场,一片死寂。

ge的助理已经悄悄地退到了人群外,颤抖着手拿出了手机,拨通了那个他本以为永远不会在这种情况拨出的号码。

电话接通,他用梦呓般的声音说道:“苏珊……你该亲自来看看……不,你必须立刻过来。我们……我们可能遇到了大麻烦。”

展台上,那台“惊雷”电机依旧在安静地旋转着。

而那块显示着碾压性数据的巨型屏幕,像一座丰碑,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