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306章 奖励:轴向磁通电机技术

红星集团总部。

秦奋的办公室里,窗外的阳光正好,给室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他放下与大卫·科恩通话的手机,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紧绷了几周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弛。

反诉ge,拖入僵持,这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完美达成了他预设的第一个战略目标。为红星,也为他自己,争取到了最宝贵的喘息之机。

这盘棋,第一步走活了。

就在他思绪流转之际,一道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淡蓝色光幕,无声无息地在眼前展开。

熟悉的冰冷机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

【主线任务:破壁之路(第一阶段)已完成。】

【任务目标:成功迟滞ge集团的法律攻势,为技术反击创造时间窗口。】

【完成度评价:完美。】

【判定:宿主通过精准的跨国法律布局与资本运作,成功将ge集团拖入战略相持阶段,完美达成任务目标。】

【正在发放第一阶段任务奖励……】

秦奋的眼神微微一凝。

来了。

他费尽心机,不惜动用晨星资本这张暗牌,在米国的司法体系内与ge这头巨兽周旋,等的就是这一刻。

法律上的胜利,终究只是暂时的。想要真正地站稳脚跟,甚至反过来将对手彻底击败,唯一的武器,只能是技术。

是那种能够让对方所有优势都化为乌有的,拥有代差的绝对技术。

【奖励发放完毕:全套“轴向磁通电机”技术资料已解锁。】

……

几乎是在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秦奋感觉到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没有任何预兆地涌入了他的大脑。

没有剧烈的疼痛,也没有任何不适。

那感觉,就仿佛一个原本只有1g存储空间的硬盘,被瞬间升级到了1000t,并且在同一时间完成了数据的无损写入。

无数复杂的数学模型、电磁场分布图、材料分子式、精密加工工艺流程图,像一部快进了无数倍的纪录片,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

从最底层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到最前沿的复合材料应用;从定子绕组的拓扑结构,到转子永磁体的磁化方向控制;从液态金属散热方案,到高精度传感器的算法标定……

关于“轴向磁通电机”的一切,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制造,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参数,都清晰无比地烙印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他只是闭上了眼睛一瞬间。

当他再次睁开时,整个世界在他眼中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看向桌上的一个小型风扇,脑海里自动就浮现出其内部那台廉价径向磁通电机的三维结构图,磁力线如何沿着径向分布,转子如何在定子内部旋转,效率损耗发生在哪几个环节,一切都一目了然。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他脑中那个全新的概念。

“轴向磁通……”他低声自语。

传统电机,无论大小,其基本的“径向磁通”结构万变不离其宗:一个圆柱形的转子,在桶形的定子内部旋转,磁场沿着半径方向穿过气隙。这就像是把一个桶芯塞进桶里。

而轴向磁通电机,则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

它的定子和转子,都是扁平的圆盘。一个或多个转子盘,夹在两个定子盘之间,像三明治一样。磁场不再是沿着半径方向,而是沿着电机的中心轴线方向,来回穿梭。

这已经不是桶和芯的区别了。

用一个最恰当的比喻,如果说传统径向磁通电机是步枪,那么轴向磁通电机,就是一门后膛火炮。

它们都利用了电磁原理,但从结构、形态到工作方式,都属于完全不同的技术范式。

……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他瞬间就领悟了这项技术背后所蕴含的,足以颠覆整个工业格局的恐怖力量。

首先,是性能上的碾压。

由于其独特的“盘式”结构,轴向磁通电机可以拥有极短的轴向尺寸和极大的力矩密度。这意味着,在同等功率下,它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做到传统电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效率,则可以轻松突破98%、99%的物理极限。

轻量化、高扭矩、高效率……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到工业机器人关节,再到无人机动力,甚至未来的电动飞行器……所有对电机性能有极致要求的领域,都将被它彻底洗牌!

而最重要的,也是对眼下困局最致命的一击,是专利。

秦奋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了ge那份长达数百页的专利清单。

他笑了。

那是一种棋手看到终局时,胜券在握的笑容。

ge的专利库,堪称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它覆盖了传统径向磁通电机的方方面面:转子结构优化、定子绕线方式、散热系统、控制算法……每一项,都是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径向磁通”这个基础范式之上的。

他们为马车申请了所有能想到的专利:马鞍的材质、车轮的辐条结构、车轴的润滑方式……密不透风。

可秦奋现在手里拿的,是一台内燃机的完整图纸。

你的马鞍再舒服,和我内燃机的活塞有关系吗?

你的车轮再结实,和我橡胶轮胎的配方有关系吗?

没有!

百分之九十九的专利壁垒,在这全新的技术架构面前,瞬间就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废纸。

ge的法律武器,在这门“火炮”面前,连烧火棍都算不上。

这才是真正的破壁之路!

不是在对方的规则里艰难地寻找漏洞,而是直接掀翻棋盘,用一套全新的规则,进行降维打击。

……

夜深了。

秦奋办公室的灯,却通宵未熄。

他没有动用电脑,而是铺开了几张巨大的A1图纸,手握着铅笔和各种绘图工具,在上面飞速地勾勒着。

脑海中那庞杂而清晰的知识体系,正通过他的指尖,一点点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线条和符号。

电机的整体结构、定子盘的分割式铁芯、转子上永磁体的哈尔巴赫阵列排布、非晶合金材料的应用、绕组的铜线规格……

他画得极为专注,每一笔都精准无比,仿佛已经做过成千上万次。

这不是在创造,而是在“默写”。

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办公室时,几张画满了复杂结构图和关键参数的草图,已经静静地躺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内线。

“周毅,通知李工,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开会。最高密级,除了你们两个,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电话那头的周毅明显愣了一下,但立刻应道:“好的,秦董。”

半小时后,红星集团研发部总工程师李工和集团副总周毅,带着一丝疑惑走进了秦奋的办公室。

他们看到秦奋眼中有明显的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而更让他们在意的,是铺在巨大办公桌上的那几张手绘草图。

“秦董,您这是……”李工是个纯粹的技术人,目光第一时间就被图纸吸引了过去。

秦奋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指着图纸,开门见山。

“李工,周毅,坐。看看这个。”

李工和周毅对视一眼,凑了过去。

周毅看的是整体布局和标注的性能参数,而李工的目光,则死死地钉在了那些颠覆性的结构设计上。

“这是……”李工刚看了一眼,就发出了惊疑不定的声音。

他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身体越凑越近,手指几乎要戳到图纸上。

“这个结构……定子和转子是盘状的?磁场……磁场是沿着轴向闭合的?”

他的声音开始颤抖,从最初的疑惑,迅速转变为震惊,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的骇然。

“轴向磁通电机?!这……这还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全世界都没有成熟的商业化产品!秦董,您这图纸……”

作为在电机领域浸淫了一辈子的专家,李工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张图纸上画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良,而是彻彻底底的革命!

周毅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他看懂了旁边标注的那些数据。

“功率密度……是现有国标产品的五倍以上?重量只有三分之一?”周毅倒吸一口凉气,“秦董,如果这个能造出来,ge的那些产品,就成了工业垃圾!”

秦奋平静地看着两人脸上的震撼,这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没有解释这图纸的来源,那也无法解释。在下属眼中,他这个老板偶尔展现出超越时代的眼光和一些“奇思妙想”,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他只是将这一切归为自己的“超前构想”。

“这只是一个概念。”秦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敲了敲桌子,将两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我把它画了出来。现在,我需要你们告诉我,以我们红星现有的技术储备和能力,能不能把它,从纸上变成现实?”

李工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他死死地盯着秦奋,一字一句地说道:“难!非常难!材料、工艺、控制,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的难题!但是……秦董,这东西如果真能造出来,它能改变一切!”

“我不要听困难。”秦奋的语气不容置疑,“我就问,能不能做?”

沉默。

长久的沉默。

李工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像是在做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终于,他猛地一拍桌子,吼道:“能做!给我设备,给我人,给我权限!就是把这条老命搭进去,我也要把它做出来!”

秦-奋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看向周毅:“钱和人,你来负责协调,要什么给什么,预算不设上限。”

然后,他环视二人,用一种宣布历史的口吻,平静地说道:

“很好。从今天起,这个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代号——‘惊雷’。”

“我们的目标是,在三个月内,造出第一台工程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