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登堂入室
和离结束,李嬷嬷与王家的人算了一笔账,便将自己的聘礼和新买的东西送回了夏家。
李嬷嬷给夏宴清换上衣服,心里暗自叹息,她觉得自己的女儿真是聪明伶俐,颇有大户人家闺秀的风范,完全可以和二爷相匹配,没想到最后还是落到了这个地步。
夏宴清的心情很好,总算能出了官家的后院,从此天高任鸟飞,想要拉拢她,呵呵,怕是没那么简单了。
她迅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出了大门,上了马车。
从她到宣北殿给徐清惠打安,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虽然没有持续太久,但这半个小时内,却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一大早,主院就热闹了起来。说完,管事便让人给徐姨娘送来了一辆大夫。
丫鬟婆子跑了好几次,说了好几句话,府里的下人们也都明白了。
怀疑怀孕的徐姨娘摔了一跤,那时候陪着徐姨娘的也就二奶奶一个人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绝对不需要!
而被怀疑的二奶奶,还是大大方方地和丫鬟们走了出去,连大夫人的贴身丫鬟都拦不住她。
夏家的姜夫人每天都在算着时间,想到这两日她的女儿就要回家了,她的心情复杂,有担忧,也有喜悦。
可是,她却接到了一个消息,说她后天就会回家。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姜夫人听到丫鬟的汇报,立刻站了起来,准备出去迎接。
高氏和她的两个媳妇跟在她的身后,一个劲的安慰道:“娘,你别着急,我也不是吃素的,你可千万别冲动。”
姜夫人嘴上说着,脚步却没有丝毫停顿。
还未离开院子,便看到夏宴清正在一条小路上,身后跟着一群侍女。
见到江夫人三人,夏宴清快步迎了上去。
姜夫人看着她的声音亲切愉悦,眼神中的喜悦也不像是装出来的,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你这么急着回家,也不跟我说一声,是不是你岳父岳母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姜夫人拉着闺女进了屋,随口问道。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提心吊胆。一想到女儿马上就要回家了,高兴的是能天天见到她,高兴的是她这么小就被休了,她该怎么办?
那些玻璃器皿,还有那些精致的瓷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不过,在工坊还没有开业之前,谁能保证自己能赚钱?
她现在很担心……
当夏宴清叫人将欣蓉等人请来用早餐时,姜家三位小姐才知道,夏宴清是真的出事了,才会这么早回家。
姜夫人不想影响食欲,也没有多问,等夏宴清用完早餐后,她将早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听得姜夫人和她的儿媳妇都很生气。
姜夫人气得差点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那个徐清惠,还真是个读书人,真是不识抬举!如果我儿子真的是那个恶毒的女人,以他妻子的身份折磨她,她又怎么会有今天?“王氏一族的人,真是蠢到家了!”
夏宴清看到母亲生气,故作惊讶地接过茶杯,抚摸着茶杯,“母亲,你这话可就说错了,明明是徐清惠在打她的主意,你怎么能用家里的东西来发泄呢?我认识这个陶瓷,价格不菲。”
“……”江夫人一怔,脸上还带着怒气,却被自家闺女这番做作的话逗乐了,不由撇了撇嘴。
高氏不禁失笑,说道:“娘,你何必动怒,我应付的很好。柳太太和袁老太太,虽然脑子不太好使,但听妹妹这么一说,也就释然了。以徐氏那副贪得无厌的性子,等她成了王曦的妻子,王氏一定会后悔的。”
“唉,”江夫人叹了口气,“我们舒清儿那么好的一个姑娘,都是因为这两个丫头,才会被赶出家门。以后呢?”
夏宴清抿了抿嘴唇,心中腹诽,妈,你这也未免也忒不讲道理了。也就是因为你的那个丫头,为了思慕王,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才落得这样的下场。这件事,是王家不对。
另一边,杨氏也在一旁打圆场:“这两个人都是不懂事的,徐氏又是个惹是生非的主,妹妹还是早点离开王氏比较好。以后,我要是能做出一件稀有精致的玻璃杯,你就不用为那些想要嫁给我的人发愁了。我妹妹以后会很幸福的。”
“没那么夸张。”姜夫人闻言,脸色缓和了不少。
提到玻璃杯,高氏顿时来了兴致,把自己的座椅移到夏宴清面前,神神秘秘的说道:“朱青,那些玻璃杯可真精致,跟爹娘说的失败品一模一样,我瞧着也是晶莹剔透,好漂亮啊。这些东西,你都能造出来,不是吗?”
夏宴清看向高氏,脸上露出一丝骄傲的笑容,说道:“当然,这也是我们王家的院子实在是太窄了,而且也不方便炫耀,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待遇。若是有自己的工坊,有自己的手艺,等匠人们熟练了,还能弄出更漂亮、更精致、更实用的玻璃制品来。”
“什么?还有比这更好的吗?”高氏惊讶的说道,她实在无法想象,更加精致的玻璃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更多的用途。
姜夫人脸上也露出喜色,“那些玻璃灯很重要,我一直留着。这些日子,我和你爹都会把它放在桌上,在灯火的照耀下,五颜六色,煞是好看。食清,你是怎么学会琉璃术的?”
夏宴清早就想好了借口,先是陶姑娘的发钗,然后是陶爷爷,最后是她在乡间遇到的那两个道人,以及《考工记》和《沈公笔记》中的记录。
这些东西,都能骗过姜家母女。
姜夫人叹了口气:“还是苏清姐机灵,要不是她一直待在乡野,京城里可没人能配得上她的名字。
夏宴清咳嗽一声,忙道:“不会,不会,宴清也就是一时兴起,谈不上什么才华横溢。母亲这话说出来,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么?她还打算扩大自己的人脉,扩大自己的人脉。这还没有开场,就要先将这些金主给惹毛了,这可如何是好?
高氏心痒道:“妹妹,你要不要将玻璃杯给我,让我和二嫂都开开眼界?”
姜夫人嗔怪道:“看你这样子,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
…………
夏家人和美美的用了一顿晚餐,然后又坐了下来,商议着第二天要到王家来谈离婚的事情。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管事的人禀告:“王侍郎,王先生求见。”
------------
王韬来了,理由很单纯,因为他今天回到家中,便从袁氏那里得知了今晨徐姨娘跌倒的消息。
不需要太多的分析,王韬只是想了想夏宴清临走前的那番对话,就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王韬被徐清惠的表现弄得有些不耐烦,再加上那个嬷嬷的狡猾,让他反思自己,以后要学会察言观色了。
他让人给她介绍了一下,听说她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就带着她过来了。可谁知道,一遇到麻烦,她就原形毕露了。
无论她出于形势的考虑,最终决定倒向女主人一方,或者说,她与夏宴清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只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压一下自己。这样的举动,无疑证明了嬷嬷的人品,并不像传闻中那么正直。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意思将责任推给两个女人。
没办法,身为一家之主,他只能登门赔罪,只盼着夏宴清别冲动,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夏珂与王韬虽然是同级,但夏珂年纪大了王韬十几岁,与王韬的爸爸关系匪浅,夏珂只能在大厅附近的小路上等着王韬。
王韬在夏府管事的陪同下,在他的身后,跟着一群下人。他看到夏珂,连忙迎了上去:“夏公子好。冒昧打扰,还请前辈恕罪。”
夏珂伸出一只手,将王韬搀扶起来:“王先生不必多礼。”然后将他请到了花厅之中。
王韬知道自己来这里不是为了聊天,而夏珂也没有什么好脸色。“今天早上的事情,我是来找夏先生道歉的。还请夏先生不要怪我管教无方,害得你女儿被人陷害。”
说完,长身而起,长身而起。
夏珂虽然面不改色,但还是礼貌的还了一声。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这才重新坐下。
王韬接着道:“我们王氏一族,还有老二,都没有这个运气。你女儿又聪明又大方,能够娶到二哥,那是我们王家之幸,只可惜,这件事情,却是一步错棋。”
王韬长叹一声。
这一刻,他真的很心痛。
他本以为,王晰嫁给一个如此粗俗的女人,对王家的未来,是一种莫大的侮辱。可现在看来,以夏宴清的聪慧和开明,她选择了自己的二哥,实在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当日,夏宴清的女伴张大庄,就是被他派去监视的。
没多久,张大壮便带着妻子送来的一个盒子,朝着夏家走去。回到夏家,张大壮手里也多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的都是这个。
不过,王韬可以确定,里面的物品绝对是不同的。
再加上这十多日来,王家客院一直在生火。他猜想,夏宴清应该是发明了一种罕见的陶瓷。因为她已经有了离开之意,又担心王家的银子落在和离的账上,不好交代,便将那些瓷器先带回去保存。
若是这箱子里的瓷器质量比轩北堂正室的瓷器好得多,夏氏的才华可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若是她能在陶艺上有出色的造诣,也能为家里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如此优秀的儿媳,王氏一族也不得不放弃,任其离去。
夏珂看到王韬满脸的失望和怜悯,心里也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高兴。
夏珂叹了口气,“王先生,今天的事情,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我女儿心胸宽广,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只要你们徐氏停止污蔑,我女儿也就不会再纠缠过去了。”
“不敢”、“不会”,王韬一连说三个不停。听到夏珂说夏宴清是个开朗的人,再加上夏珂那毫不掩饰的欣慰,他的心里格外的难受。
夏珂说得没错,夏宴清在王家的所作所为,或许没有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但她身上却多了几分寻常女人所没有的洒脱和沉稳。
王韬与夏珂商量好接下来的事情,便告别了自己的府邸。她先是跟自己的娘说了一句话,就回到袁氏正屋。
袁氏给他换上衣,扶着他坐到矮榻上,端上茶水,这才坐到他身边:“夏先生怎么说?”
王韬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才道:“这场婚事,二弟与夏氏都有过错,但二哥的过错更大。没想到徐氏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王韬顿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还好我态度够好,夏先生也就算了。”
夏珂主动跟他说要和离,两人早就说好了,他本不必亲自去,可徐氏的要求,让他去向那些要和离的人道歉。
徐氏毕竟是个小地方,也就把主意打在了内宅上。这样的眼光,比起夏氏来,实在是相差甚多。
袁氏继续问道:“那本‘和离卷’在哪里?这件事情,还是早点解决的好,省的夜长梦多。
王韬道:“明天夏家的人就会过来,我让二哥把契约签好,然后让你的管事带着夏家的人到官府。你这边多派些人手,替夏氏那边收拾一下她的东西。让他们拿走就是了,我想以夏氏的性子,也不至于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动了心思。”
“哦。”袁氏点了点头,一想起秋月苑的位置,他就有些失落。
这一天夏氏住在院子里,众人商量了一下,选了秋月院,就在客房旁边。或许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错了,所以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现在徐氏已经证实有了身孕,你说,这位夫人是不是?”袁氏说着,又望向王韬。
王韬脸色一沉,“徐氏枉为贤良淑德之名。从她嫁进来开始,就不为二哥着想,也不为我们家着想,今天竟然还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来陷害夏氏,且让她保持原样,就当是给她一个警告,等她生下了儿子,我们再把她娶回来。我们要让她明白,我们只是想让她的儿子有个名分。就凭她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怎么配得上老二的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