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真相是什么

第144章 真相是什么

余乐宾拿着钱赶紧跑出去了。?k!a^n+s!h`u~d·i/.·c¢o?m′

接着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话题多是关于四姑姑家的事。

说着说着,余紫嫣提到外面的变化,还拿老吴的例子说事。

余振森平时没什么表情的脸,现在有些触动:“紫嫣,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二叔,您千万别灰心,您坚持写那些东西,总有一天会有好结果。”

余振森暗淡的眼神闪过一丝希望,但很快又消失了:“我的那些东西根本寄不出去。”

余紫嫣还想再问点什么,余白鸰却摆摆手,让她别问了。

不过,余白鸰还是用余乐宾当借口,劝余振森振作精神,说在外面他们会帮忙的。

哪怕是为了自己,也该为儿子考虑考虑。

余振森默默点头。

在那儿待了三天后,他们打算往西北出发。

走之前,余紫嫣和柳勤一起去了农场的供销社,买了些罐头和点心,又去看望生病的司机。

司机很意外,以为这次告别后不会再见面了。

没成想余紫嫣拎着礼物来看他。

余紫嫣不是那种绕圈子的人,寒暄几句后,她硬是把二十块塞给司机,只求一件事。

希望他多多照顾余振森。

司机感觉手里的钱烫手,想推辞,可余紫嫣根本不给他机会:“别担心,我知道你的权力范围不够。我可不是让你偏帮他们,只是希望你多注意他们,有情况及时告诉我就行。”说完,她又塞了五块当作“通讯费”。

加起来总共二十五块,比他大半个月的工资还多,但只要做个传话人就行。他经常去城里,这份差事对他来说很容易,于是痛快答应了。

临走时,余紫嫣感激地说:“只要你做得好,每季我都会感谢你。”

司机为了这额外的好处,在接下来的日子认真履行传话人的职责。

每个月都给余紫嫣写平安信,余振森父子身体稍有不适,他也详细汇报。

余紫嫣也没食言,回赠了不少土特产。

出发前一天晚上,余紫嫣从给爷爷奶奶准备的东西里拿出一部分留给余振森父子。

每人一套补过的旧棉衣,加上加了肉末的粮食粉,还有一些急救药。

她让余乐宾趁黑运回去,以防被人发现。

余紫嫣庆幸自己多留了个心眼,把棉衣弄得破破烂烂的,否则给了二伯父子,他们也不敢穿出门。1@零?点dx±看±书!? ÷免??费?阅?读°

出发当天,他们还是坐农场的车离开的。

凌晨五点就出发了,余振森父子来送行。

余白鸰拉着余振森的手,哭得稀里哗啦的。

余紫嫣则把余乐宾拉到一边。

“堂哥,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余乐宾咧着嘴,“和善”地笑。

可他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凶狠的眼神配着勉强挤出的笑容,可能把小孩子吓得晚上都不敢哭了!

余紫嫣心里怦怦直跳,苦着脸说:“大哥,你别这样笑,挺瘆人的。”

“哈哈哈哈……是不是吓到你了?”余乐宾显得很不自然。

余紫嫣本想跟余乐宾聊聊读书的事。

余乐宾满脸问号。

余紫嫣没法跟他详细解释,就说回去城里后,没文化找工作不容易。反正她二伯余振森是大学生,教到高中应该没问题。

余乐宾没表什么态度,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只要话说到就行,能不能重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迎着早晨的阳光,他们坐车出发了。

这一路换车又坐火车,再坐半天货车,半天拖拉机,总算到了地方。

余紫嫣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甩甩麻木的腿:“终于到啦。”

零下二十多度,天上飘着雪花,呼出来的气瞬间化成白雾。

周围都是戈壁、沙地,远处才能见到几棵白杨树,几间屋子,还有些零散的冬窝子。

他们办完登记,本想让人带路,可那工作人员一脸不耐烦,根本不搭理他们。

他们只能在路边拦人问路,一听要去找余白鹤一家,那人就像遇到妖怪一样跑远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问了好多冬窝子,才找到个愿意指路的,但那人眼睛一直在他们包上看来看去。

顶着风雪,他们顺着路走了十几

分钟,再问路时,才发现被骗了。

重新问路后,他们走到一半又折回来,在岔路口拐弯,第七个冬窝子就是余白鹤家了。

他们数到第七个冬窝子时,看见这家屋顶有烟冒出来,门关着。

余老二上前敲门,很快门从里面打开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皱着眉看着他们:“你们找谁?”

余老二问:“请问,这里是余白鹤家吗?”

男孩更警惕了:“你找余白鹤干什么?”

这时,窝子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夏来,是谁来了?”

接着,一个老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咸|鱼§看1{书%&网? ¥%无?=#错-`内±&容°

老头头发全白了,皮肤黑黑的,脸瘦瘦的,眼窝深陷。

他站在叫夏来的男孩旁边,抬头看着外面的人。

他看余老二时,稍微皱了皱眉;当看到余紫嫣和余白鸰时,身体轻轻抖了一下。

他指着余老二说:“你是子杰,你是紫嫣,你是白鸰吧!”

他说话时带着很多惊讶。

余白鸰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她用尽全力喊了一声:“爸……”

“哎……”老人深情回应,“我的四闺女!”

他扔下拐杖,快步向余白鸰走去。

余白鸰也急忙迎上去,一把扶住他,深情地又喊了一声爸!

老人的眼泪也流出来了,父女俩抱在一起大哭。

声音很大,把旁边屋子里的人都吸引出来看热闹。

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看到他们一家团圆,也被感动得眼泪直流。

她劝道:“咱们还是到屋里说话吧。”

老人抹着眼泪,紧紧牵着余白鸰和余紫嫣的手,进了屋。

大家进了冬屋。

这屋看起来小,其实不小。

刚进门,就见一个用石头和泥垒的灶台,上面搁了个大瓦罐,正炖着吃的,香喷喷的玉米粥味儿直冒出来。

灶台前有道半人高的矮墙,挡住炉灰不进屋里。

矮墙后是一张大炕。

屋子左边摆了张简单的饭桌,桌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书,角落里有个火盆。

关门后,没窗户的冬屋就靠这个火盆照亮了。

余爷爷拉余紫嫣和余白鸰在火边坐下,随手扔了一块牛粪进火堆,火越烧越旺,屋里也亮堂起来。

他的目光一直在这俩孙女脸上打转,怎么都看不够。

天很快就黑了。

余紫嫣忍不住问:“奶奶和大姑她们怎么还不回来?”

余爷爷只顾着跟女儿、孙女聊天,早把老婆子和其他孩子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被提醒后,他猛地想起,赶紧叫夏来去接人。

夏来答应一声,开门出去了。

没多久,夏来领着一群回来了。

走在前头的是个白发老太太,头包厚毛巾,肩膀扛着锄头。

老太太走得稳当:“你说的可别是假的,四姑和表姐真回来了?”

“外婆,千真万确,我能认错外公?”是夏来的声音。

“妈,慢点走,小心摔倒。”是位中年女人的声音。

“来子,快扶着外婆。”是另一位中年男人的声音。

门外一阵喧哗后,门开了。

一群人顶着寒霜进来了。

余白鸰刚止住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妈,大姐……”

她冲过去,母女三人抱在一起哭了,男人忙把门关上。

余奶奶拉住余白鸰的手,心疼地说:“四闺女长得我都快认不出了。”

哭完后,大家各忙各的。

有人做饭,有人聊心事。

余紫嫣把带来的东西分好类,食物一堆,药一堆,衣服一堆。

老两口和大姑全家五口人都过来试试新衣裳了。

老太太用粗糙的手指摸着衣服,边摸边说:“穿上就暖和,里面肯定加了新棉花吧!”

“本来想做全新的,又怕保不住,最后便宜别人。所以我们就在旧衣服上下了些功夫。”

奶奶摸着身上那件衣服,嘴里不停地说:“这么做没错。前两年老郑家收了件七成新的军大衣,刚穿一天就被偷走了。你们寄来的衣服又旧又烂,还有补丁,别人看了也不稀罕。”爷爷在一旁笑着:“明天我就穿着这‘新衣’出去显摆显摆。”奶奶假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随即问道:“老五怎么没来?”

事情过去快

两年了,家里一直没敢告诉爷爷奶奶真相,生怕他们承受不了丧子之痛。这次来本想告知实情,可爷爷身子骨弱,实在担心会撑不住。

余紫嫣和余老二彼此对视,迟疑着不知该不该开口。爷爷的身体状况确实不乐观,万一说了,他可能受不了这个打击。

这时余白鸰插话:“小五和他媳妇都在单位上班,年底是最忙的时候,根本请不了假。”四姑显然是想让他们避重就轻,余紫嫣和余老二也随声附和:“对,我爸是公社中学的校长,忙着安排学生期末考试。我妈在缫丝厂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大家谈笑风生,话题轻松起来,聊到了去探望余振森的事。

老人立刻被吸引过去,急切地询问情况。四姑只讲好的,没提余振森被举报的事,但也知道不能全都是好消息,于是说了二哥腿瘸的事。

听闻二儿子腿瘸了,两位老人心情复杂。既为儿子落下残疾感到心疼,又庆幸只是腿瘸,人还活着。只要人在,一家人就有希望团圆。

接着,老人又问起余霜儿和刘爱华为何没来。余紫嫣解释说她们都很忙,一个在农机站工作,一个在供销社上班。

余白鸰写信时没提余霜儿的事,余紫嫣也就没多说。看到两位老人露出失望的表情,她赶忙转移话题,开始数点带来的食物:“我还带了些腊肉,你们习惯这种烟熏味吗?”

两大罐加肉沫的米粉、粗粮、红薯干、两条腊肉、方便面、糖和药,满满当当摆满一张小饭桌。大姑一家看着这些吃的,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

“咱们人多,能拿就多带些。”“这两条肉估计有七八斤,好东西放久了就糟蹋了,今晚全都吃了算了。”

甜城的规矩是每人每月三两猪肉,这对大姑一家来说够吃大半年的。可他们竟然想一次吃完。紫嫣刚想开口劝说,奶奶拍拍她,说肉珍贵,与其留给别人抢,不如一家人享受。紫嫣一脸疑惑。奶奶解释说,那些人会找上门强行索要,甚至抢夺,要是反抗,还会被打。所以他们得提前把东西吃掉。紫嫣惊讶于农场人的霸道,更震惊的是他们收到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抢走。

紫嫣手拿几大桶肉米粉发愁,米粉都炒熟了,今晚根本吃不完。这时一个人接过米粉说趁天黑藏到外面去。其他菜干也被藏了起来。大姑开始煮腊肉,香味很快弥漫开来,夏来忍不住吞口水。腊肉煮好后,用汤煮菜,包括土豆、白菜、蘑菇和笋子。

正在切土豆时,突然听到敲门声。夏来跑去开门,一个中年女人递给她一个盖着粗布的碗,说是给妈妈的。夏来把碗交给余白鹤,揭开一看是三个大馒头,说是邻居严婶婶担心他们粮食不足特意送来的。馒头被放到蒸笼里,碗放旁边。

接着又有敲门声,这次送来的是糙米饭。短短十分钟内,就有五六拨人送吃的过来,有馒头、糙米、鸡蛋和蔬菜,都是怕余家招待不好客人。刚听完农场的怪事,现在又感受到这里的浓浓人情味。

白鹤把腊肉切片,放进每个送食物的碗里,让夏盛、夏馨和夏来分别送去几家邻居。紫嫣在屋里闲得慌,就跟夏馨一起帮忙送东西。戴上帽子围巾,每人捧一碗肉,踩着雪挨家送,这是第一次。第一家就是严婶婶家。

严婶看到他们走过来,赶紧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问:“怎么这时候来了?家里还缺什么不?”

“我娘让我来给你们送个碗。”话还没说完,就把装肉的碗硬塞给严婶。

她还朝着屋里最里面喊了一声:“马爷爷好!”

顺着夏馨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瘦弱、满头白发的老人裹着棉被坐在炕上。

他看起来病怏怏的,但背挺得笔直。

听见夏馨打招呼,他笑着回应:“馨丫头,来啦!你外公怎么样?”说完捂着嘴咳嗽几声,声音嘶哑得像破锣。

夏馨笑着说:“挺好的!跟您一样,一冷就不出门了。”

马爷爷笑着点头:“不出门好,别像我那样倔,非得出去,摔一跤身体就坏了,净添麻烦。”

夏馨笑了笑,不知道怎么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