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就应该挣钱

桑葚果酱赚了将近三万块毛利,鱼丸生意也不错,稳稳当当地挣了个一万来块。

咸水胡豆、笋干、豇豆干、番茄丁罐头也都各有上万块的收入。

最让余紫嫣意外的是鸡蛋厂,养鸡规模扩大了不少,已经有三百多只鸡了。

一年下来挣了四五千块。

要是饲料够的话,养鸡厂还能再扩大!

加上端午、中秋的礼盒……

七拼八凑算下来,大队食品厂一年能挣五万多到六万!

年底每家每户分到的钱也翻了一倍!

怪不得李胜利笑得合不拢嘴。

金桂大队一下子从公社最穷的大队变成了最富裕的大队。

以前因为穷娶不到媳妇的小伙子们,现在都成了抢手货。

今年接连办了几场婚事,明年就有宝宝要出生了。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金桂大队只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成为让人羡慕的小康大队。

可惜,改革开放就要来了,大队如果还死守旧规矩,肯定会被时代抛弃。

而且这种集体企业的模式,也撑不了太久。

不过这些话余紫嫣现在不会说,时机还不成熟。

“快过年了,到时候得开个总结会,看看咱们食品厂还有什么地方能改进,再想想未来的计划。”李胜利说。

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守成还可以,但要把事业做大做好,自己的眼界和能力还是不够。

“我可能参加不了,春节我要去西北看爷爷奶奶,不在家。”

“你什么时候走?”李胜利惊讶地问,“我可以调整时间,你开完会再走。”

“二十二号走,元宵节前回来。”余紫嫣回答。

“耽搁不了几天,等你回来再开大会吧。”李胜利想都没想就说出来了。

余紫嫣告别大队部后,转身去了食品厂,准备和柳叶一起下班回家。

冬天嘛,天黑得早,又一直下雨,等余紫嫣走到食品厂那里,天都已经快全黑了。地面湿滑,她虽然穿了筒靴,但走起路来还是得格外小心。

刚到厂门口,余紫嫣就看到一个工人慌里慌张地跑出来。她刚拐弯,没想到踩到了一块被雨水泡软的泥巴,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余紫嫣赶紧上前扶她,一看棉被下面滚出几个白色小圆球。那工人见状,脸色一下就变了,四处张望,生怕被人看见。余紫嫣赶紧把伞拉下来遮住上半身。

这些圆球看起来不像鸡蛋,而且工人紧张的样子让余紫嫣立刻明白是什么东西。她心里一惊,快步走向厂房。

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柳叶和胡山正在写报表。听了余紫嫣的话,两人都变了脸色。

胡山气得脸红脖子粗,站起来喊道:“这些人太不像话了!我们厂待遇不错,年底还有分红,他们怎么敢这么做!我现在就去抓人!”

余紫嫣赶紧拉住他:“别急,我觉得不止一个人干这事,不如趁机好好查查。”

柳叶听明白了,对胡山说:“你去找李书记,让他带人过来。我去把逃跑的叫回来。”

两人分头行动,没多久那些逃跑的人都回来了。

余紫嫣很快找到那个摔倒的工人,衣服裤子上都是泥。那工人不耐烦地说:“柳姐,你要说什么赶紧说,我都摔了一跤,衣服都湿了,得赶紧回去换。”

柳叶笑得很亲切:“别急,胡山还没到,等他到了再说。”

等了约十分钟,胡山带着李胜利和大队干部到了。

那个摔倒的工人一看李胜利来了,心虚地往后躲。李胜利皱眉问柳叶怎么回事。余紫嫣刚要说话,柳叶拉了拉她,让她别出声。

柳叶说自己发现的,把事情说了一遍。李胜利听后脸色变得很难看,转身让几十个工人排队站好,大声说:“我们发现有人偷带鱼丸出厂!”

话音刚落,几个工人的脸色变了,有人下意识摸了摸棉衣。“是你们自己交出来,还是让我们搜?”

有个工人对李胜利说:“书记,你听谁胡说八道?咱们每天老老实实干活,哪会去偷鱼丸呢?那是集体的东西,偷这个等于挖社会主义墙角,违法呀!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做这种事。要不你先放我们走吧,我家孩子放学等着我回去做饭呢。”

李胜利盯着那个工人说:“你说得这么肯定,那就先从你开始搜吧。”

工人脸一下就红了,好像被人狠狠羞辱了一样。

搜身不就等于是认定偷东西吗?

李胜利说:“要是搜不出来,我就当面道歉,还给你写一封道歉信贴到大队部的布告栏里。”

工人要是不愿意,就显得心里有鬼了。

他晃晃悠悠走到李胜利面前,张开双臂站得笔直:“书记,你说话得算话,搜不出来,你就得向我鞠躬道歉。来吧……”

李胜利亲自动手搜身。

结果什么也没搜出来。

那人叉着腰,一脸得意,好像在说:快给我鞠躬道歉吧!

李胜利能屈能伸,在众人面前弯下了九十度的腰,真诚地道了歉。

李胜利太较真了,反而把那个工人吓了一跳,赶紧躲开:“李……李书记,我只是开玩笑,你怎么这么认真!”

李胜利不理他,直接点名让第一排第二个站出来搜身。

是个女人,就让柳叶去搜,还是什么也没搜出来。

第一排搜完,轮到第二排第三个的时候,他死活不让搜。

大家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了。

会计大姐和柳叶一起,很快就在那人身上找出一小包鱼丸,足足有一碗那么多。

那人腿一软,坐在地上,抹着眼泪哭诉:“我……不是故意的,也是实在没办法!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婆婆病了,说活不过几天了,就想临终前吃顿鱼丸,我才……呜呜呜呜……李书记,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保证不敢了。”

李胜利看着那人,没什么表情:“我记得食品厂的工人每个月都有三次福利,买东西七折,钱不够还能先记账,从工资里扣。你可以用员工福利。”

那人眼珠子乱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就是想让婆婆走得舒坦点,呜呜呜呜……”

胡山把报表递给李胜利:“她一次福利都没用过。”

这人就是想占便宜。

大家都看着李胜利,想知道他会怎么处理这事!

大家以为李胜利会当场宣布怎么惩罚偷东西的人,谁知道他只是把人关起来,接着查其他人。

十几分钟后,他们又搜出了三个监守自盗的,包括刚才那个摔倒的。

其中有两个还是大队干部的亲戚。

在大家的注视下,那些干部的脸红得像猴屁股一样,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胜利千叮咛万嘱咐,让大家别声张,这才放别的工人离开。接着,他和干部们讨论该怎么处理这事。

余紫嫣就在旁边,李胜利下意识地先问她意见。这时,柳叶突然插话:“这事必须重罚,让大家知道后果。要是处罚太轻,其他人可能会学坏。”她这么一说,就把李胜利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避免余紫嫣参与太多。

李胜利认同柳叶的看法,干部们商量后决定,将那些监守自盗的人全部开除,并且让他们签署保密协议,承诺不泄露鱼丸和果酱的制作方法。如果违背协议,他们将失去大队食品厂的分红资格。

那些人一开始觉得丢了工作没什么大不了,想着回去自己也能靠手艺赚钱。但听说要取消分红资格,立刻慌了神,跪地求饶,希望给个改正的机会。

李胜利问干部们是否该网开一面?干部们哪敢答应,自己的位置还没坐稳呢!他们坚持按原计划行事。

事情解决后,余紫嫣和柳叶一起回家。柳叶看了余紫嫣一眼,想解释刚才为何不让她参与。“我刚才故意不让你掺和进去……”余紫嫣打断她的话,亲密地挽着她的胳膊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柳叶像母鸡护小鸡一样站在她前面,余紫嫣心里很温暖。柳叶见余紫嫣理解自己,心情也放松了。

出主意惩罚人可不是什么好事,余紫嫣要是开口,肯定会被记恨。她年纪轻轻,最好别惹麻烦。

接下来几天,余紫嫣忙着准备去西北的东西。她先去县城买了三十斤瘦肉,顺便去找林主任谈借调的事,又去吴姐家聊聊天,带了些干蘑菇。回来已经下午一点多了,接着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

二十斤肉烤成肉脯,剩下的剁碎做成肉面,混入肉末、炒熟的玉米粉、黄豆粉和黑芝麻粉中。可以用开水冲泡,也可以揉成面团蒸着吃。既简单又便于保存,还不显眼。

她还买了三条大草鱼,全都炸成鱼块,另外从食品厂买了现成的鱼丸也炸了。这几日,余家一直弥漫着肉香,邻居们都馋得流口水:“余紫嫣真是败家子,一回来就天天做美食。她家哪来这么多钱,天天吃肉。”

“没错,有时半夜还能闻到肉香,我家狗都饿得叫唤,我们也睡不着。”

余紫嫣在准备粮食时,朱益民和魏廷帮忙弄来了十斤棉花和一大包旧衣服,各种款式都有。

她跟钱老太一起踩缝纫机,做了几件圆领棉袄,然后缝到旧棉衣里面。

尽管运动会结束了,但只要余家的事情没完全解决,余紫嫣就一刻也不能松懈。

送礼得掌握分寸,不能太奢侈,不然容易惹人嫉妒,反而弄巧成拙。

她赶前赶后,总算是在二十二号那天把该准备的礼物都备齐了。

二十三号一大早,余紫嫣收到一封从省城紧急寄来的信。是四姑姑寄来的,说她们一家人已经顺利到达省会,信上还提到,他们打算后天坐火车继续前行。

余紫嫣看完信后,二话不说就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想给四姑姑回个电话报平安。

大队部那台老式的电话机,不知道李胜利是从哪儿淘换来的,用起来总是卡壳。

她索性直接去县城邮电局打电话。

省内长途不好打,余紫嫣在邮电局等了快两个小时,这才终于和四姑姑通上了话。

四姑姑是个温柔的中年妇女,没聊几句就因为激动声音几次哽咽。

最后电话被四姑父接过。

姐弟俩确定一起去,并商量好见面时间后,匆匆挂了电话。

挂完电话后,余紫嫣又赶到学校,给余老二请了长假。二十四号这天,姐弟俩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出发了。

瑶瑶抱着余老二的腿,哭得撕心裂肺,死活不让走。怎么哄都不行,最后柳叶狠下心,把两个孩子带回屋里。

三娃含着眼泪,嘴唇都要咬破了:“大姐二哥,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余紫嫣看着三娃哭得那么伤心,心疼极了。她摸摸三娃的脸,轻声安慰:“开学前我就回来了。”

三娃还在余紫嫣怀里哭个不停,最后还是被江冬冬抱走了。

他们先坐车到甜城市,再从甜城市坐火车到省会。

等他们到省会时,已经是二十五号早上了。

两人提着行李刚出火车站,就看见一对中年男女在出口处四处张望。

余紫嫣捅捅余老二:“那是不是四姑姑和四姑父?”

余老二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眼睛一亮:“对,就是他们!四姑姑,四姑父!”

余老二现在只有一米六多点,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他喊了好几次,胳膊都快摇断了,那对中年夫妇才注意到他们。

中年夫妇小跑过来,看到精神焕发的余紫嫣和余老二,眼眶立刻红了。

四姑姑拉着余紫嫣的手说:“紫嫣,你长得特别像你五叔。”

余紫嫣握紧她的手,甜甜喊了声四姑姑、四姑父:“这里人来人往的,我们换个地方说话吧。”

四姑姑赶紧抹掉眼泪,帮他们拿行李。

出了车站,他们就到了附近的一家招待所。

四姑姑的四个娃都在这儿候着呢。

有对表哥表姐,还有一对表弟表妹。

这几天,他们一家四口全挤在这小屋子里。

这四个娃都是典型的农村孩子模样,衣服洗得泛白,还有补丁,皮肤晒得黢黑,手也很粗糙,一看就是干惯了农活的。

跟皮肤白白净净的余紫嫣站一起,立马能看出来两人生活环境差不少。

四姑姑家的大女儿走过来,拉着余紫嫣的手说:“你就是紫嫣表妹啦,我是柳勤,今年十八岁。这是我家二儿子柳勉,十七岁,比我早生几个月;这是三儿子柳瑾,十四岁;这是小女儿柳慎,十二岁。”

余紫嫣高兴地跟大家打了招呼,又把余老二介绍给了表姐表弟。

年纪相仿的几人很快聊到一块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