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师兄要二选一吗10

看看萧恬再看看她父亲,这就是教育方式上的差别。

倒也说不上谁好谁坏,都是希望孩子成才的长辈罢了。

经过一年的学习,不管是武艺或是阵法,琉璃和姜逸之都进步极快,年节过后,萧父作为帮主不好离开,便让萧恬带着两个孩子去镇子里放松游玩两日。

萧恬特意吩咐了:“这两日你们就好好玩,不要想练功的事情了。”

显然萧恬对两个孩子的过分努力都看在了眼里。

镇上的空气里还弥漫着年节特有的喧嚣余韵,烟火中硝石的硫磺味儿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糖炒栗子的焦甜、滚沸面汤的水汽和烤山芋热乎乎的香气。

街道两旁悬着的红灯笼尚未撤下,在初春尚带着寒意的薄暮里透出温暖的光晕。

年节后的街道上人头攒动,行人大都带着喜气,吆喝四起,小贩们的生意也都非常红火。

离开了练功和学习的那一方小天地,琉璃像一只终于被放出笼子的雀儿,脸颊兴奋得微微泛红,大眼睛里映着灯笼与彩灯流转的光华。

天知道这一年除了偶尔跟姜逸之一起去一趟后山放风,她自己修炼都没这么勤快过!

终于可以到这种这么有生活气息的城镇里玩一玩了!

琉璃穿梭在人群中,乌黑的发辫随着轻盈的步子跳跃,身上也不再是交替更换的练功服,浅杏色的棉裙衬得她就像初绽的杏花,娇嫩可爱,明艳的笑容更是让人看着便觉得欢喜。

姜逸之身姿挺拔如新抽的翠竹,虽大了黎黎两岁,但因着都还是长身体的孩子,又都练功极为努力,他也就堪堪比黎黎高了一点,除了女孩脸颊上还带着些婴儿肥显得更幼态些,两人甚至看不出年龄上的差距。

姜逸之也换下了日复一日穿着的练功服,利落的靛蓝劲装,是师父年节前亲自到镇子上给他置办的几身新衣裳中的一套,黎黎的新裙子也是师父年节前置办的,显然早就想好了让两人年节后外出好好玩一玩。

姜逸之心头暖暖的,师父一直待他不错,教他和教自己女儿一样用心,这次倒是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受到父亲一般的温暖。

姜逸之目光片刻不离那个活泼的身影,心情也越加愉悦,同时还有一种要看顾好他的萧黎黎的略微紧张的责任感,这可是他心底最珍视的女孩。

不过到底还是轻松愉悦更多一些,毕竟还有萧恬师姑在不远处看着他们,总归不会出什么危险。

“大师兄!快来看这个!这鸟儿真好看,比后山的雀儿好看多了。”琉璃停在一个卖糖画的老爷爷摊前,指着那金灿灿、晶莹剔透的糖凤凰,每个古代小世界的集市上都不乏卖糖画的,手法没什么不同,不过因着风俗不同倒也都有不同的趣味。

姜逸之笑着上前,掏出铜板买下最大的一只。

当老人熟练地将凤凰从光板上铲起递来时,姜逸之却不直接给她,而是自己先小心地拿在手里,故意在萧黎黎眼前晃了晃。

“馋猫?”他压低声音逗她,眉梢眼角是少年人特有的促狭笑意。

琉璃乐得配合,伸手去够姜逸之略微抬起的手,鼓着脸颊:“才不是!给我!”

“喏,小心尖儿,很脆的。”姜逸之这才笑着递给她,指尖不经意掠过她接糖的手背,像被细小的火苗燎了一下。

姜逸之压着悸动淡定的收回手,隐在衣袖中带着一丝回味轻撵着,耳朵根悄悄爬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琉璃倒是真没注意到这样的小细节,捧着糖凤凰,小小咬了一口翅膀尖,甜蜜漾满口腔,眼角眉梢都是满足的笑意。

原来的萧黎黎比较偏爱甜食,琉璃也被带偏了几分,这甜甜的糖果入口便让人心情越发的愉悦。

不远处的廊檐下,萧恬抱着手臂,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看着这一幕,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让两个孩子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时光,又将他们完全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内。

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她眼底流露出的欣慰远多于警惕。

夜幕彻底落下时,河岸边成了最热闹的去处。

点点烛光在纸折的船灯里跃动,汇成一条蜿蜒的光河,随着碧澄的河水缓缓向下游漂去。

人们默默诉说着心愿和期盼,将希望寄托于顺流而下的河灯。

“我们也去放吧!”

琉璃拉着姜逸之的手腕,跑向卖河灯的小摊,她选了一盏粉色带流苏的莲花灯,姜逸之则拿了一盏素雅的青莲色小船灯。

两人蹲在湿润的河岸石阶上,小心翼翼地将灯放入水中。

“你许了什么愿?”看着她的粉莲灯悠悠飘远,姜逸之轻声问,目光却停留在她被暖黄烛光映得格外柔和皎洁的侧脸上。

琉璃转过头,眸子亮晶晶地看着他,带着点小狡黠:“说出来可就不灵了!”

琉璃飞快地凑近一点,在他耳边压低声音,带着浅浅的温热气息,看似是说悄悄话,实则是恶劣的逗弄与撩拨:“但……跟你有关。”

姜逸之的心跳就似毫无预兆地漏了一拍,面上强作镇定,面颊却染上了红晕,在河灯烛火摇曳的河岸边看不真切。

姜逸之握紧了手中刚刚点燃的船灯,回应了萧黎黎期待的目光:“我也……一样。”

姜逸之匆匆将灯放入水中,仿佛那点燃的不仅仅是灯,还有他胸腔里滚烫的、不便言说的少年心事。

两人的视线在晃动的灯火光影中轻轻一碰,相视而笑又默契的看向河灯飘远的景致,只是默默牵起的手,还有嘴角抑制不住的弧度泄露了心情。

告别了流光溢彩的河灯祈福,第二日天光初绽,薄雾未散,两人便又迫不及待地融入了这人间的烟火画卷。

他们穿梭在早集拥挤的人群里,蒸笼掀开的氤氲白气夹着包子的肉香扑面而来,炸油条的“滋啦”声清脆悦耳。

琉璃直接拿出铜板买了两个肉包子,与姜逸之一人一个,毕竟在外面琉璃的动作已经斯文了许多,但跟那些被礼法束缚的大家闺秀还是有很大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