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土豆
第二日,宫中有旨意传来,凡是重病或者是身怀有孕的命妇都免去哭灵。凡是年长的命妇也免去哭灵。
外命妇只需哭灵三日即可。
一下子,京城中所有的命妇们都直呼万岁。
听说这是上皇的临终遗旨,京城中人更是传说上皇仁慈,乃是回归上界做神仙去了。
圣上纯孝,秉承上皇意愿,乃是至纯至孝之人。
能得这样的人为皇,乃是天下人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圣上听到这个流言的时候,没有说话。
他是真的伤心,他的爹临终的时候想到也不是他这个得到了皇位的儿子,而是他那个造反自杀的好哥哥。
当时上皇拉着承佑说的话,他是听的明白的。想不到,这么多年,爹心中的好儿子依然不是他。
是那个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的大哥,是他当初偷偷仰望的兄长。
如今他爹也走了,他要不把他爹心心念念的好大哥和他葬到一起吧。
当初父皇生气,太子哥哥的后事很是简薄。
如今看父皇临终的样子,不像是继续生太子哥哥气的样子,不如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把他那个好太子哥哥重新挖出来,再埋一次。
想必他爹一定很开心。
圣上想好以后,就开始发出一道道旨意。
大行皇帝的丧事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
七七四十九天,王信觉得朝中的官员都瘦了一圈。
还好上皇临终有言,免了年老和孕妇的哭灵,否则,还不知道要有多少的生命随着上皇一起走。
也不知道上皇怎么就会有这样的言语留下,难道就因为他说皇帝都是天上的星君下凡,难道上皇只是为了给自己积点福分。
不管是为何,总之上皇这确实是一个善举。有他开这条先河,以后皇家再有什么丧葬之事,估计都会比照着这一点来。
这倒是意外之喜。
王信想,这也算是上皇的功德吧,希望他真的能去一个能够修炼的位面,实现自己的愿望。
王信他们在京中这个年也过的不顺畅,没有一丝丝喜气,上皇刚去世没多久,谁敢大张旗鼓的张灯结彩的过大年。
王信觉得他们这些京官真是可怜,连喜怒哀乐都得看上位者的心情。
此时的王成也在归来的路上。
他年前就从西域府出发,这一路天寒地冻,他也没有急着赶路,毕竟身体要紧,都是一路悠闲的走着。
走到雍州地界的时候,赶上了风雪,为了安全,就近找了一户农户过夜。
王成这次办差带来的人不少,身边伺候的和护卫至少有二十多人。
他儿子王信说了,花钱多雇佣点人那是小事,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只要是命保住了,花钱那就是小事。
那户庄户人家也是第一次接待这样的贵人,还是官员,一时间都小心翼翼。
王成也算是接触过不少人,以前也是穷过的,虽然没有到达这家人的地步,可是他爹当初是这样的人家出来的。
因此他态度很是和蔼,和那户人家的当家人也说的颇为投契。
他们聊的都是庄稼的种植法子。
那农户也没有想到,这个大人竟然这么了解农事,后来还是王成身边的小厮笑着说:“我家大人是圣上亲封的农官。”
那人更加的钦佩,和王成说话也亲近了不少。
晚上做饭的时候,王信看他们家蒸了几个石头蛋蛋一样的东西。
他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些是什么,倒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农户笑着说道:“好叫大人知道,这东西叫土蛋子,是路过我们这里商人给的。这东西产量高,我们这边,不少人家都会种上一点。”
王成立马就感兴趣的问:“一亩地能收多少?”
农户想了会才说:“大约有四石左右。只是这东西发芽了就不能吃,倒是他的叶子可以吃,也是不错的小菜。”
王成的心更加的火热,他仔细的询问了这土蛋子要怎么种,旁边有人拿来纸笔,他边听边记录,还会时不时问几个专业性的问题。
那农户心中不住的想:这大人不愧是农官,这问得问题都比他们村子里种了几十年田的老人都多。
王成笑着问道:“这样子的土蛋子你们村子里有多少,我想要收购一点带到京城给圣上看看。”
农户顿时激动的无措起来,这样子的埋汰的吃食东西也能够入得圣上的眼?
最终王成又耽搁了一天,他把这个村子里的土豆收购了不少,给了不少的钱财布帛。
甚至他还给了那农户家留了一套三百千的书。这还是他来的时候他孙子让他带着的,说是看到这书就想着他。
农户如同得到了宝贝一般,他家的孩儿也到了念书的年纪,有了贵人这次给的银两,他也可以送孩子去读两年,认识几个字,以后也好找事情做。
他家孩儿却满眼都是星星的看着王成。
在王成离开的时候,他跑到王成面前问道:“大人,种地好也能够当官吗?”
王成看着这个比自己孙子大不了几岁的孩童,笑着说道:“种田好,也要识字,你好好读书,将来也许能够考到京城中去。”
小小的孩童懵懵懂懂,他只知道,要好好读书,就能够走到京城,也能当上一个会种田的官。
后来朝堂上多了一个会种田的官员,这都是后话。
王成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见面,他改变了一个农家子的出路。
他此时满心火热,这东西一定是好东西,他要回去让他儿子好好认一认,看看他知道不知道这东西?
他是不是捡到了宝贝?
这些东西都被村民们用草好好的包裹着放在筐子里。
王成估摸着,这样包裹能防冻,也能避免磕碰,估计到京城能够少很多的损耗。
就这样,产量巨大的土豆就被王成当成宝贝运到了京城。
从此,登上了大盛人民的餐桌,千年来都不曾被挤下去。
王成更是因为发现了土豆的缘故,成为了农官中最亮眼的存在。
甚至还被后世之人封为了农神。比他儿子王信也不差什么。
王信也不知道,他梦寐以求的青史留名,他爹毫不费力的就做到了。
王成一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正月十五进了京城。一行好几辆马车,这装了好几个大筐,也不知道带回来的什么。
有认识王成的就窃窃私语:这不是王大人吗,他不是去西域种棉花了吗,这是回来了。看车上的那些土筐,难道是带回来的土特产。
这些人不知道他们真相了,可不是土特产,土的不能再土的土特产。
以后他们就会为这个土特产大呼王大人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