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阴神少年

白登桥上,包围陈姬的众多修士中,其中一人微微愣住,尝试着往前跨出一步,想要距离陈姬更近些,好看的真切。

“怎么了?”身边道侣轻声问道,抬手握住丈夫的胳膊,不让他再往前跨出半步。

他们这些人所包围的,毕竟是个名声在外的屠夫,是个杀人魔。

“他好像…死了?”那身材高大的男子轻声对道侣说道:“我能感受到,他的气,在逐渐消失。”

这对道侣自小生出生于大赵王朝【巨鹿州】中部的一座中等门派,名为“战神堂”,据说在三千年以前的岁月,门派内有十二战神,各个都是元婴金丹的强者。

只是妖族入侵,倒是门内长老皆战死,这才从龙腰洲的顶级宗门,沦落为不大不小的门派。

门内一种望气术,是开山祖师在中土神洲那座道家圣地的白玉京听讲,偶有心得,自创而成的产物。

可观人气象、命理、前程、道行深浅,和性格心境。是出门远游必备的术法。

可惜不外传。

那位长相平常的男子刚想开口提醒身边众人,却被道侣一把掐住那脐下三寸的肉,疼的他闷哼一声,就好像自己的命脉被人紧紧攥着,无法呼吸。

“娘子,此地人多,快快松手!”男子低声呵斥。

那长相算得上不错的女子眼神坚毅的摇摇头,就这么拽着那块肉往桥下走去。

直到下桥,那女子才送来,看着满脸疑惑的丈夫,轻声说道:“那人,不是陈姬。”

“我就知道!那阴险小人怎会有胆孤身赴宴!娘子,这可是大功一件,你我二人现在就去禀告陛下!”男子抓着道侣的手就要走,却被那平日里温婉的女子一把甩开。

“你怎么就是不明白我的意思呢!”女子皱着眉,撅嘴走向一边。

那战神堂男子有些不知所措的追上道侣,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但他知道,天下女子都难哄,自己也懒得去哄,但自家娘子绝对是好哄的,自己也只愿意哄她。

“娘子,你听我解释…”

“哎呀!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你真的好烦啊!”眼见丈夫跟来,那女子露出一副奸计得逞的表情,神色也放松下来,心中重重呼了一口气。

小命保住了。

早在三天前,陈姬第一次现身桥头的时候,女子便用望气术对其进行窥探,一眼便看出此人不是人!乃是一张符箓。

躲在幕后的陈姬也发现了此人的窥探,但奇怪的是,他并未出手,而是任由其窥探,不做任何举动。

女子得出的唯一结论:那陈姬,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很记仇。

今天做掉他一张符箓,明天就有可能是整个战神堂覆灭。

战神堂就只剩下那寥寥几缕香火,绝不能断!这是身为弟子的职责。

女子转过头,发现已经走远了,这个距离非常安全,那位陈仙君也不会费劲赶来杀人,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斜瞥一眼丈夫,见他还在哄,他心里一定疑惑,今日的娘子怎这般难哄?

“好了,闭嘴,你很烦!”

“我饿了,吃饭去。”

战神堂的男子重重呼出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是是是,全听娘子的!”

在远处的一座高台上,这里是大赵皇帝专门为大赵第一女子宗师——青玉案,所搭建的法坛。

凭借这位女子大宗师的法宝道术,大军一路上过关斩将,将大篆的随军修士杀的片甲不留,毫不费力。

但此时此刻的高台上,却又两人坐着对饮,一是青玉案,一名则是从未见过的人,据说是青老神仙请来的一位山上前辈。

是个看上去六七岁的少年,穿着极不合身的青山,头发简单挽成一个发髻,用根玉簪固定,一丝不苟。

“李先生,如今真身所在何处?”青玉案斜瞥一眼少年,语气厌恶。

虽说自己常被山上神仙和山下皇帝成为“两脚香炉”,但对于这个“犹好人妻”的李书,是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的。

还是陈公子更俊俏,若是再拿个鞭子,鞭策奴家…

李书阴神狠狠刮了眼这婆娘的曼妙身材,心里一阵啧啧啧,这小腰,这屁股,这层峦叠嶂!

真是神人呐!

这不比红离身材好?不比山下王寡妇会的多?

“再看!再看眼珠子给你挖出来!”青玉案娇嗔一声,裹了裹身上的宽大道袍。

死鬼,为了见这个色胚,自己还穿了身宽大袍子,真是麻烦。

这一裹不要紧,胸口处的层峦叠嶂轻轻摇晃起来,看得李书目眩神摇,他使劲舔了舔嘴唇,结束脑海中的想法,故作正经的看向白登桥。

“身为臣子,要为君主分忧,我自然也是如此。”

“张辅性子急躁,我真身怕他误事,更怕他收尾无法接应,酿成大错。便率一万铁骑在大赵巨鹿州绕行一圈,为的是掩大赵皇帝以及文臣武将的耳目。”

“真身奔袭万里,开辟出一条道路,意在绕过圣都和大赵的几座重镇,直接赶来此地,赶来四国联军的大后方。”

青玉案摇摇头:“距离太远,何止万里?这根本就不合理。”

“况且,退一万步说,你怎么知道陈姬能不能打退四国联军?”

“三千重甲冲八十万大军,一个人就要应付两百六十多人,这根本不可能!”

李书阴神摇摇头:“你可以相信十万大山在主公游历妖族大地的这十年间,做出的准备和推演。”

“更可以相信陈姬带兵打仗的能力,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剑修,一个莽夫。”

“还有,谁说要打退?冲散即可。”

李书看着远处那滔滔流淌的江水,两山对峙,石劈削立,望之宛若龙门一般。

据说鱼跃龙门,便是真龙,是天庭那些神灵行云布雨的工具。

阴神少年深呼出一口气,这一战,要花钱,要花很多很多钱,多到无法用数量计算。

但这一仗能不能打起来,还是要看那位少年皇帝。张辅围困都城,李唐王朝占据鸳鸯渡。

皇帝陛下是撤兵,还是死马当活马医,继续强渡白登桥?

亦或者更狠一些,分兵两处,一处强渡白登桥,一处回师救援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