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冬日踏青

正当杨焯齿在脑中慷慨激昂的想着战争胜利,列国瓜分土地的画面时,云深已经来到他身后,轻轻拍打他的手腕:“杨老弟,别傻笑了,都要死了,那还笑啥了?”

杨焯齿微微一愣,心神俱震,只见此时的四人已经不在赵、篆边境,而是在一片桃花盛开的之地。

这就是云深飞剑的本命神通,随着自己心中所想,营造出想要的天地。只要境界足够高,道力足够身后,别说小天地,就是营造出当年登天之战的战场也是不可能。

杨焯齿松开掐诀之手,默默倒退一步,却撞在陈姬身上,转过头,这位仙君正冷笑着拔出腰间长剑。

“君上,有话好好说,咱们都是龙腰洲修士,都是一家人啊!你…你小时候,你小时候…”杨焯齿说到这里,已经有些说不下去了。小时候怎么样?

你小时候,我在翻阅各地进贡上来的“贡品”上还见到过你的名字,觉得“陈姬”二字过于污秽,便给划掉了?

说了怕是会死得更快。

陈姬看向青玉案,冷笑着将手中逐鹿递过去:“杀了他。”

云深使劲点头,拍手叫好:“青姐姐,组织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到底是搭进去一座青花山,和一条人命,上了十万大山这条贼船;”

“还是搭进去一座青花山,再搭进去一条人命,还上不去这条贼船,可全在这一剑上咯!”

那一条人命,既可以是杨焯齿的命,也可以是青玉案的命。所以陈姬来说,无所谓。

他只是想看看“人心”的选择,是日后的利益,还是同舟共济的盟友。

青玉案眼神在短暂的迷茫之后,瞬间变得坚毅起来,一个睡过的“床伴”,如何能跟自己的大道攀登相提并论?

换句话说,青花山中的修道之人,和自己的大道相比,一样可以舍弃!

这天下,除了性命,就没有什么是比大道更重要的。

当青玉案接过那柄剑的瞬间,手中仿佛有千钧重担,压的她根本提不起这把剑,只能茫然的看着陈姬。

云深看的直摇头,陈老弟是时候好好擦擦“剑”咯。

杨焯齿闭上眼睛,自己逃不掉的,云深这方天地,同境之中没人能逃掉。既然逃不掉,那还不如引颈就戮,不然惹恼了陈姬,将自己的魂魄炼杀,可就真的没有一丁点的机会了。

正当青玉案举起剑的瞬间,陈姬一把握住剑刃,将其收回剑鞘,回头看了眼杨焯齿:“不管你做这些事是为了什么。但换个角度来看,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在为自己的主子,和自己国家的黎明百姓做事。”

“反抗我,串联龙腰其余几国合纵连横,我理解,在我眼中,你并非贪生怕死之徒,国破家何在?家毁人何存?”

“大丈夫为国而亡,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在所不惜。”

“所以,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我陈姬还是很敬重你的。”

在陈姬眼中那个水云间的少年起兵为母报仇,没错。龙腰将领反抗起兵,用任何办法来阻止陈姬,也没错。只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没必要去评价一个人的对错。

杨焯齿睁开眼睛,长呼出一口气,心境前所未有的轻松,沉声说道;“今日陈道友放我走,杨某就算把这条命赔上,也绝不会让你踏入太安城一步!”

陈姬会心一笑:“撩狠话谁都会,还是来点实际的吧。”

小天地被云深撤去,一行人回到原先的边境线上,皮肤黝黑满头银发的男子看着中年道士离开的背影,轻声问道:

“为何要给自己留下一个祸患?”

陈姬双手拢袖,穿文武袍习惯了,这龙袍还是有些不适应的。他笑眯起眼,看着杨焯齿离开的方向:

“如果他不留在龙腰洲,就不是祸患。”

————————

仙君六年腊月,自仙君和那位远道而来的中土神洲真仙修士大战已过去将近六百个日日夜夜。

大篆护国真人先后三次南下,前往大隋劝说隋帝,望五国合纵连横,救大篆万民于水火之中,斩灾星陈姬于世间。事成之后,十万大山北方疆土,大篆分毫不取,尽归大隋。

大隋皇帝不为所动,执意不掺和这场闹剧,只求自保。大赵少年皇帝震怒,命大将李定率大军六万,号称十万大军,屯兵隋赵边境。

同时,赵、燕、蜀、南蛮十六部,四国合纵,分兵进攻大隋、十万大山两地。

同年同月,大隋骑军副都统张辅,进京面圣,率军两万一路向东,欲与赵、篆两国,刀兵言欢。

自从仙君一剑斩开天池之后,龙腰洲就好像那中土神洲的江南一样,多雨,水草丰满,水运不知比当初的“贫瘠龙腰”多了几成。

大隋皇城,郊外。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有一队人马,撑黄罗伞,摆日月扇;跟着大批禁军、宫女、太监。

那辆豪华马车一旁,跟着一位身穿大红色官袍的男子,腰间悬长刀,威风凛凛,神气非凡。

马车在一处陵寝停下,从中走出一位身穿明黄色龙袍的老者,看上去已经是花甲之年,老态龙钟。

随着老者的下车,那跨刀男子也翻身下马,双手负后走到他身边,完全不顾及在大隋皇帝面前的所谓“君臣礼仪”。

此人,正是此时此刻应该在隋、赵边境上的骑军副都统,张辅。

而在队伍后,这陵寝的草地上,有两位身穿红衣的一男一女,正撑着红纸伞,手拉着手“踏青”。

寒冬腊月的,踏青?

真是一副“相濡以沫”的模样,这幅模样,大隋皇帝不管怎么看,都觉得刺眼,扎心。

眼见着皇帝在陵墓前插上三柱香,张辅也装模作样的插上一柱香,故作虔诚的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大皇子保佑大隋能度过此次危机,陛下洪福齐天,一定能化险为夷。”

陵墓里埋葬的,正是那位大隋王朝在外统兵多年的大皇子殿下,他也是张辅上位后,被悄无声息“锤杀”的第一位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