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记忆拼图的最后一块

女人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风衣口袋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件,递给林悦:“这是母亲留给你们的。”

林悦颤抖着接过信封,封口处赫然写着——

“选择权在你。”

她的指尖无意识收紧,纸张边缘被捏出细小的褶皱。

女人继续说道:“我叫林悦B,是‘Ly计划’的一部分。而你,是原版。”

林悦的脸色瞬间苍白,嘴唇微微颤动:“你说什么?”

沈逸迅速扫了一眼对方的面部轮廓、身高比例,心中已有猜测。

这不是简单的相似,而是基因层面的高度复制。

他的理智告诉自己必须冷静,但看到林悦此刻的模样,胸口仿佛被人狠狠攥住。

“跟我来。”林悦B转身走向白色建筑,“有些事,你们该知道了。”

两人跟随她走进屋内,昏暗的灯光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水味。

墙壁上挂着几张老照片,画面里是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们,背景正是这间屋子。

林悦的目光落在一张照片上——

一个女人,抱着年幼的女孩站在实验室门口,笑容温柔。

那是她的母亲,而她就是那个女孩。

“你还记得吗?”林悦B轻声问,“母亲曾说,共情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诅咒。而她选择了后者,让这种能力成为实验的一部分。”

林悦摇头,声音沙哑:“不可能……我妈她是失踪的,她是受害者!”

“不。”林悦B平静地说,“她不是受害者,而是参与者。当年,她自愿将你送入‘Ly计划’,作为主样本进行人格移植与心理干预研究,目的是验证:人类的暴力本能是否能通过高度共情者的影响被治愈。”

林悦的身体晃了一下,沈逸立刻扶住她。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是她的女儿……”

“因为她相信爱能改变一切。”林悦B看着她,她想让你成为一个桥梁,而不是囚徒。”

林悦的眼泪无声滑落,情绪几近崩溃。

“那你呢?”她突然抬起头,声音哽咽又愤怒,“那你是什么?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失败的实验品?”

林悦B沉默片刻,轻轻摇头:“我不是你的替代品,也不是你的影子。我只是另一个可能的结果。你可以选择恨她,也可以选择原谅她,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决定自己的人生,不再被过去定义。”

林悦紧紧攥住那封信,指节泛白。

她低头撕开信封,展开泛黄的信纸,母亲的字迹跃然纸上:

> “亲爱的悦悦:

> 如果你能看到这封信,说明你已经走到了这条道路的尽头。

妈妈知道你会恨我,也许还会怀疑自己的存在意义。

但请你记住,我爱你,从未后悔做出这个决定。

> 人类的共情力是唯一的希望。

如果你愿意,就请完成我们未竟的使命。

如果你不愿,那就去爱你想爱的人,过你想过的生活。

> 选择权在你。

> 永远爱你的,妈妈。”

泪水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了最后一行字。

沈逸默默站在她身后,没有打扰她的情绪起伏。

他知道这一刻对林悦而言意味着什么——不是终结,而是真正的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对林悦B道:“我要检查这里的设施,有没有其他线索。”

林悦B点头:“办公室抽屉里有份文件,我想你会感兴趣。”

沈逸进入办公室,在老旧木桌的抽屉中翻找,果然找到一份尘封已久的纸质档案。

他小心翻开,瞳孔骤然收缩。

《心理人格移植项目协议》

签署人:

林建国(林悦父亲)

埃琳娜·哈特曼博士(外籍研究员)

资助方:

国际心理学基金会(ipf)

沈逸的心跳猛然加快。

这份协议不仅证实了林悦母女的身份与项目的关联,更揭示了一个更大的网络——这个项目并非孤立的地下实验,而是由某个跨国组织资助,甚至可能仍在秘密运作。

他抬头看向窗外,林悦还站在那里,望着信纸流泪,身影单薄得令人心疼。

他合上文件,轻轻将它收进外套内侧口袋,转身回到林悦身边,握住她的手。

“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支持你。”他说。

林悦抬起湿润的眼睛,望着他,嘴角浮现出一抹苦涩却坚定的笑。

远处,海风吹起夜潮,星辰渐隐,天边泛起鱼肚白。

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而风暴,才刚刚开始。

宁州,刑侦支队办公室内。

李锐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资金流向图,眉头紧蹙。

一笔笔汇款从退休老刑警的账户中流出,最终竟指向一个早已注销的银行账号——户主:周明远,已故精神科医生。

他迅速调取旧档案,指尖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输入关键词:“周明远”“林建国”“儿童心理实验”。

系统跳出一页泛黄的纸质扫描件——

《宁州儿童心理健康跟踪研究项目(1998-2003)》参与者名单。

林悦父母的名字赫然列于最上方,而沈逸妹妹的名字“沈婉”,也出现在其中。

更令人震惊的是,照片下方还有一行手写备注:“长期观察样本组。”

李锐心头一震,连忙翻找相关资料,在周明远的遗物清单里找到一张老旧照片。

画面中,一群孩子围坐在草地上,林悦父母站在他们身旁,神情温和。

而在最边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笑得灿烂——正是年幼的沈婉。

他凝视着那张笑脸,心跳莫名加快。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心理学研究,而是某种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青屿岛深处的地窖内,空气潮湿阴冷,微弱的灯光映照着墙上斑驳的水渍。

林悦B带领林悦和沈逸穿过一道铁门,门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昏暗中,数十个玻璃罐悬浮在架子上,每个罐体内都漂浮着大脑组织,标注着编号与日期。

林悦的脚步顿住,目光落在其中一个玻璃罐上。

“Ly-01。”她轻声念出。

林悦B缓缓点头:“真正的‘Ly计划’第一号样本。你们……只是后续的替代品。”

沈逸瞳孔骤缩,喉咙干涩:“什么意思?”

“母亲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你们。”林悦B声音平静,“而是他——那个被选中的男孩。他是最早接受共情移植的孩子,也是唯一一个成功融合了‘纯粹共情因子’的人。可惜……他在实验过程中死亡了。”

林悦只觉一阵寒意顺着脊背蔓延上来。

“所以……我只是替代者?”她的声音颤抖。

“不。”林悦B转向她,“你是原版,是起点。但你不是终点。”

沈逸沉默片刻,忽然开口:“是谁策划这一切?ipf背后的真正控制者是谁?”

林悦B没有回答,而是示意他们继续向前。

在地窖尽头,是一间密闭房间,墙壁贴满了纸张、图表、录音转录稿。

每一张纸上都写着同一个名字:

林悦缓步走进去,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泛黄的记录。

她看到自己五岁时的心理评估报告,七岁时的梦境分析,九岁时的社交行为日志……

每一项数据,都被详细记录,仿佛她的一生从未逃过某双隐形的眼睛。

她走到房间中央的桌子前,上面放着一本皮质日记。

翻开扉页,熟悉的字迹浮现眼前:

> “如果我能制造出理解痛苦的人,也许就能阻止那些悲剧的发生。”

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但她没有再哭。

她合上本子,轻轻放进背包中,抬头看向沈逸,眼神坚定如初:

“我不是谁的工具,我是我自己。”

沈逸望着她

然而当他回头时,却发现林悦B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盏忽明忽暗的灯。

夜色渐深,三人登船离开青屿岛。

海风吹拂下,林悦站在甲板边缘,手中紧握着那本日记。

朝阳还未升起,天边泛起一抹淡蓝,像极了童年时母亲为她披上的围巾颜色。

“我们得回去。”她低声说,“还有太多人等着被救赎。”

沈逸点头,站在她身边,望向远方的海岸线。

而就在两人沉浸在各自思绪中时,李锐发来的加密信息悄然抵达沈逸手机。

【发现重大线索,需紧急面谈】

沈逸扫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收起手机。

风浪渐起,归途漫漫。

命运的齿轮仍在转动,而更大的风暴,才刚刚酝酿。

海风裹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宁州港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

林悦站在码头边缘,手中紧握着那本皮质日记,仿佛它不只是纸页与墨迹,而是她所有过往与疑问的凝结。

沈逸站她身旁,神情冷峻却多了几分柔和。

他没说话,只是将外套轻轻披在她肩上。

“我要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林悦轻声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不是为了曝光谁,也不是为了复仇。是为那些还活在黑暗里的人,找到一束光。”

沈逸看了她一眼,目光深沉如海。“你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