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盒普洱茶,引来祸端

“你急什么急?”

傅奶奶听的不顺耳,也不惯着他,又没好气的怼了回去:“又不是你做的,用的着你在这儿指手画脚?”

“什么瓶装西红柿?”

顾彬哭笑不得,笑着打圆场:“奶奶什么时候有这手艺了,能把西红柿保存到冬天?”

“我跟隔壁黄奶奶学的”

傅奶奶转头看向孙子,立马变了一张脸,笑得甭提有多和蔼可亲了:“你掀起那个草苫子,底下盖着的就是瓶装的西红柿。”

“好嘞。”

顾彬笑着的答应了一声,掀开草苫子,果然看到一长溜排列整齐的瓶装西红柿。

瓶子是医疗用的盐水瓶,上面有橡胶的盖子,密封完好,里面装满了切成细碎小块的西红柿。

西红柿保存的很好,红彤彤的,鲜嫩多汁,一看就很有食欲。

——

“奶奶,你这是咋弄得?”

博学多才的省状元难得惊讶:“我还是第一次见西红柿装在瓶子里,保存到冬天的。”

“稀罕吧?没见过吧?”

傅奶奶从他手里接过瓶子,犹似返老还童的小孩子,举着自己的杰作献宝。

“稀罕。”

“没见过。”

顾彬和林熙雨异口同声,非常给力的捧场。

“哈哈哈”

傅奶奶看乐了,笑得合不拢嘴:“就知道你们没见过,奶奶才特意让你们来菜地,给你们看点新鲜玩意。”

“奶奶,您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们吧,这是怎么弄得?”

林熙雨让傅奶奶勾起了好奇心,撒娇似的摇晃着她的胳膊,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

“好好好,告诉你们。”

傅奶奶很享受其亲昵的举动,心里乐开了花。

“其实也不难,想要储存西红柿,必须得用这种带橡胶盖子的玻璃瓶,把熟透的西红柿装进去后,加点盐,把盖子盖紧,插上一个针头,放到锅里煮熟,趁热拔下针头就行了。”

“噢噢,我明白了”

顾彬不愧是省状元,智商高,一下子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抽真空,保存西红柿。”

“瓶子放到水里煮,不会炸吗?”

林熙雨和他的关注点不一样,想到自己用玻璃瓶盛热水,十回儿有九回儿会炸裂,一脸的不可思议。

傅奶奶尬笑:“盐水瓶结实,偶尔也会炸那么一两个”

“那动静,跟打雷似的,惊天动地的”

傅爷爷接住话茬,趁机又插了一嘴。

“又有你什么事?”

傅奶奶老脸一红:“用的着你多嘴?”

“奶奶辛苦了。”

顾彬果断送上马屁,缓释爷爷的尴尬:“为了让一家人能在大年三十喝到新鲜的西红柿鸡蛋汤,仅是这份心意,就很让人感动了。”

“还是我孙子会说话”

傅奶奶心里美滋滋的,顺便赏了自家老头子一个白眼:“哪像你,一开口就能把人噎个半死,大过年的也不消停。”

“爷爷这叫幽默。”

顾彬帮爷爷解围:“故意这么说,给姥姥捧场。”

“嗯。”

傅爷爷听的顺耳,煞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你甭替他说好话,我还不知道他”

傅奶奶气笑了,连着孙子一块儿数落:“他从年经的时候就是这样,见不得我一点好,成天和我杠”

“奶奶,您这可就是冤枉爷爷了。”

顾彬笑着劝:“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爷爷是不想你寂寞,才故意和你拌嘴,逗你开心。”

“嗯嗯。”

傅爷爷听的高兴,又用力点了点头。

“你少糊弄我”

傅奶奶嘴上说着嫌弃,实则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我可不敢糊弄您老人家”

顾彬苦着脸喊冤:“我是真心羡慕你们老两口,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一辈子也就这么过来了,老了反而享儿孙福,家庭和睦,安享晚年。”

“我们那个年代,不兴离婚。”

傅奶奶佯装嫌弃的白了老伴一眼:“要不然,我早就”

“咳咳。”

傅爷爷咳嗽了两声,打断了奶奶即将脱口而出的话。

“你咳嗽什么?”

傅奶奶一句话没说出来,憋得自己很难受。

“奶奶,您可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啊!”

顾彬看的好笑,又说:“我和熙雨还想向您和爷爷看齐呢”

“熙雨这么好脾气,只要你不犯浑,想吵架也吵不起来。”

傅奶奶现在是越看孙媳妇越顺眼。

“奶奶你咋就笃定,会是我犯浑呢?”

顾彬佯装抱怨:“你这心偏的,也太离谱了吧,我才是您的亲孙子”

“我就是看熙雨好”

傅奶奶嫌弃的挥了挥手,指使他干活:“甭废话了,赶紧的,去厨房拿个塑料袋,装一些西红柿给熙雨带回家,让亲家也尝尝。”

“好嘞。”

顾彬爽快答应了,转身就要走。

林熙雨一把拉住他:“把我送给奶奶的礼物顺道一块儿拿过来。”

“嗯。”

顾彬心领神会,笑着答应了一声,迈着大长腿,几步走出了菜棚。

——

他人高腿长,步子大走的也快,没一会儿去而复返,手里果然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林熙雨精心包装的礼盒。

“奶奶,是我考虑不周”

林熙雨打开礼盒,讪讪的笑:“没想到来了那么多婶子,只给您一个人带来了礼物,刚才在客厅,看着人多,没好意思拿出来”

“你能来奶奶就很高兴了,买啥礼物啊?”

傅奶奶说着推辞的话,眼睛却是黏在衣服上,不舍得移开。

林熙雨给傅奶奶挑的是一款大红色的开襟羊毛衫,绣着盛开的牡丹花,花团锦簇,很是靓眼。

“人老了,就是喜欢穿红的,喜庆”

傅奶奶越看越喜欢,自己拿出羊毛衫,往身上比划。

“好看。”

林熙雨刻意哄奶奶开心:“奶奶用大红的一衬,显得格外有精神,打眼一瞧,真跟老艺术家似的,特别有明星范儿”

“哈哈哈。”

傅奶奶听的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奶奶”

顾彬趁机忽悠奶奶:“这件羊毛衫是今年的新款,熙雨特意从上海给你买回来的,就冲这份孝心,你也不能没点表示不是?”

“就你心眼多。”

傅奶奶笑着嗔怪:“你看人家熙雨多实诚,不和你一样,送件衣服也得从你奶奶手里抠出点好处来”

“奶奶,你别听他的”

林熙雨忙不迭的表态:“他开玩笑的,就是想逗你开心,没有别的的意思。”

“你们就只给奶奶送礼,没有爷爷的份啊?”

傅爷爷看的眼热,用力戳了几下拐杖,彰显自己的存在。

“爷爷必须有啊”

顾彬从口袋里摸出一个zippo的防风翻盖式打火机,变戏法似的用手甩了几下。

打火机的盖子随着他的动作翻起又落下,火苗也随之点燃又熄灭,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看着很是赏心悦目。

“你小子,别耍酷了,赶紧的,拿过来给爷爷瞧瞧”

傅爷爷眼睛一亮,也来了兴致,抢过打火机,自己甩了几下。

打火机的盖子纹丝不动,连半个火星都没有。

“呃。”

傅爷爷囧了,老脸可见的涨红。

“哈哈哈。”

傅奶奶看的好笑,笑得前仰后合。

“哼。”

傅爷爷不服气:“我就不信我玩不好。”

“爷爷,我教你,这样玩”

顾彬亲自示范,教傅爷爷玩打火机。

傅爷爷渐渐摸清了门道,像个老顽童似的,吧嗒吧嗒,不知疲倦的一遍遍的甩个不停。

“得,可算是让他玩上瘾了。”

傅奶奶不笑了,被打火机的杂音吵的头疼。

“奶奶,快到饭点了,咱们回去吧。”

林熙雨憋着笑,搀扶着傅奶奶走出菜棚。

一老一小在前面走,打火机啪嗒啪嗒的声音跟在后面。

傅奶奶头疼的揉了揉眉心,看在孙媳妇的份上,放弃了和老伴拌嘴的心思。

——

宴席开始之前,二堂哥带头,在院子里放鞭炮。

四叔的两个儿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兄弟俩可劲的撒欢,放了几挂小鞭不过瘾,取出一挂又粗又长的二踢脚,挂在了院子外的树枝上。

“嘭,嘭,嘭”

鞭炮点燃了,犹如响雷一般,一个个从树上掉下来,连着两声巨响,震得人耳膜生疼。

“好家伙,这鞭炮真够响的”

大堂哥站在门口看热闹,揉搓着耳朵往后退了几步。

“哎呦。”

林熙雨站在他身后不远,被他撞了个正着,身子一歪向后仰倒。

顾彬眼疾手快扶住她,往怀里一带,帮她捂住了耳朵。

“啧啧。”

大堂哥看的牙酸,一声对不起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雷哥”

顾彬笑着刺挠他:“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该娶个媳妇了。”

“什么?你说什么?”

大堂哥借着鞭炮声装听不见。

“你再不娶媳妇”

顾彬腹黑的笑了笑,继续刺激他:“以后生了孩子,就要叫我的儿子哥了。”

“你小子,少在这儿胡咧咧”

大堂哥瞥了眼他捂着林熙雨耳朵的手,反将了他一军:“刚上大学你就想生儿子,有本事把手拿开,当着弟妹的面说。”

“她胆小”

顾彬腹黑继续:“鞭炮太响了,我怕吓着她。”

大堂哥气笑了:“你是怕鞭炮吓着她?还是怕自己的厚脸皮吓着她?”

“自然是鞭炮了。”

顾彬以过来人的姿态言传身教:“追女朋友要什么脸皮,脸皮不厚,你是追不到女朋友的。”

“你行。”

大堂哥被他的厚脸皮打败了,无奈的败下阵来。

——

顾悦兰有大儿子陪着,难得没有再拿乔,一顿团圆饭算是吃的气氛融洽。

宴席结束,她给了顾彬一个礼盒,说是别人托她送给姥爷的,让他替自己带回家去。

顾彬上手觉得有点沉,见外包装上写着普尔茶,想着是送给姥爷的,便没有多问,笑着答应了,和大哥一起送她出门,看着轿车扬长而去,方才转身回返。

没了未来婆婆的威压,林熙雨更加开心,陪着傅奶奶和几位婶子打了一下午麻将,直到傍晚时分,天快黑了,才和顾彬告辞离开。

傅奶奶不舍得乖巧懂事的孙媳妇,对姥爷又是好大一通怨念。

要不是他从中作梗,她的宝贝孙子和孙媳妇,合该是在家里吃了年夜饭再走的。

顾彬又替姥爷背锅,哄了奶奶很久,才哄的她老人家开心,成功脱身,在年夜饭开始之前,顺利回到姥爷家。

——

王府池子西街。

大年三十,顾彬的大舅舅也带着三位表姐从广东回来,陪二老过年。

三朵金花都比顾彬年龄大,最大的顾晓华芳龄28,已经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儿子。

二闺女顾晓燕25岁,今年新婚,特意带了老公回来,和二老见面。

三闺女顾晓慧21岁,比顾彬大两岁,在英国留学,一口的纯正的英伦腔,烫着大波浪,穿着毛呢短裙,皮靴,露着半截雪白粉嫩的大腿,看着很是前卫时髦。

大舅舅的三个闺女,老大心思重,爱算计。

老二内向,脾气好,不爱说话。

老三在国外呆久了,难免有些小资情调,喜欢弹吉他,喝咖啡,说话的时候也时不时的会冒出几个英语单词,自以为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感觉。

姥爷是老革命,不喜欢那些洋玩意,本来就重男轻女,看老三更是越看越不顺眼。

顾彬和林熙雨进门的时候,姥爷正在因三孙女无意之间的一句话发脾气。

起因是顾晓慧和姥姥开玩笑,模仿着和她一块儿出国留学的一位上海的女同学,笑话山东人。

“我们上海人,身上飘得是咖啡味,你们山东人,身上飘得是玉米棒子味”

“玉米棒子味咋啦,老子就是喜欢吃玉米棒子!”

姥爷还没等三孙女说完就不乐意了,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惊得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你小声点”

姥姥没好气的嗔怪:“大过年的吼什么吼?”

“现在的年轻人,去了外国,有几个还是真心爱国的?都让洋鬼子同化了,瞧不起自己的同胞”

姥爷心气不顺,开始了声色俱厉的说教。

客厅里鸦雀无声,没了之前的热闹。

——

“怎么了这是?大过年的这么冷清,连个放鞭炮的都没有”

顾彬和林熙雨回到家,刚进门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别人家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鞭炮烟花震天响。

唯有姥爷家,冷清的跟发丧似的,充斥着一股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小彬回来了?”

顾姥姥听到外孙的声音,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亲自迎了出来。

“我妈让我带回来的茶叶,说是别人托她送给姥爷的”

顾彬举起手里的礼盒,特意在我妈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茶叶先搁一边,你赶紧进屋去,帮你三表姐说句好话”

姥姥没心情理会茶叶,紧赶着催促他,把他推进了屋。

顾彬进门后,随手把礼盒往墙角一放,就把这茬忘在了脑后。

年后姥姥见茶叶没开封,随手放进橱子里,也没再管它。

此时此刻,一家人谁都料想不到,偏偏就是这盒茶叶,在不久的将来,引来了弥天大祸,以至于变故横生,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