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缺德事

回到家,自己几个放牛娃还没影儿。

余坤安怕他一个人跑出去再摔着,把他抱到靠椅里窝好,又拿下墙上的挂历本塞给他翻着玩。自己则去院子里翻晒那些草药、金银花和羊肚菌。

快到晌午饭点,余大哥、余二哥几个扛着锄头进了院子,个个脸黑得像锅底,嘴里骂骂咧咧。

“我日他先人板板!要是让老子晓得是哪个挨千刀的干的,老子非打断他的狗腿不可!狗日的烂心肺!”余二哥的火气最大,还在骂。

“咋个了?”余坤安看他们脸色不对,忙问。

“咱家地里的油菜叫人嚯嚯了一大片!”余大哥沉着脸,“看那样子,像是拿棍子硬抽断的!”

“问过旁边人没?有谁瞧见是哪个干的没?”余坤安皱眉。庄稼被偷不稀奇,但这种纯糟蹋、浪费粮食的缺德事,真不多见,是要遭雷劈的。

“哪个瞧见嘛!要问出来,老子早他娘的打上门去咯!”余二哥恨恨地跺了下锄头把。

“行了!当着孩子的面,少他娘他娘的……”余父抽着旱烟,脸色也沉得能拧出水。

“问题是,咱家也没得罪哪个啊?到底哪个干的?旁边几家地里都好好的!”余二哥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现在连个鬼影子都抓不着,”余父吐出一口烟,“等吃了饭,我去场坝那边再转转,问问看。”

看余父他们脸色还是难看,这种事找不到正主儿也确实憋气。

余坤安对靠椅上的余文洲说:“乖儿子,去给你阿爷他们端酸梅汤过来,消消火!”

“好嘞!阿爹,抱我下去!”小家伙立刻响应。

“行了,莫折腾他,膝盖还青着呢!”余大哥摆摆手,自己起身去堂屋倒酸梅汤。

余坤安脑子里把村里人过了一遍,连带着那些来卖草药的都想了一遍,实在想不出谁会专门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缺德事。或者……不是专门针对他家也说不定?

余文洲扒拉着他的胳膊,伸着小脑袋够他手里的碗:“啊,酸梅汤,我也要喝!”

“我也要!我也要!”正说着,余文波几个牵着牛羊也进了院子,看见大人在喝酸梅汤,立刻嚷嚷起来。

“先去后院把牛羊拴好,洗了手再来喝!”余坤安吩咐道。

“要得!”几个大点的孩子麻利地去了后院。

吃了晌午饭,余父就去了场坝那边转悠打探消息。余坤安则跟着余大哥、余二哥他们下地,给那已经窜出一大截的玉米苗培土护根。

路上碰到其他村民,大家都会停下来,关切地问问他们家油菜地的事,只是都摇头说没瞧见是谁干的,也只能跟着骂几句“造孽”、“缺德”。

找不到人,余坤安反而不急了,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

余母和余大嫂她们在家收拾好蚕房,也扛着锄头赶到了玉米地。

日头正毒,连吹过来的风都是热的。余坤安挥着锄头埋头干了一阵,汗水就顺着额角淌下来,浸湿了后背。

他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汗,杵着锄头歇了口气,又低头接着干。

家里现在人人都有活计,地里的活儿大部分都是大家抽空抢着干完的。

一块地连着一块地,这块玉米地刚弄完,下一块接着来。干到最后,余坤安只觉得锄头越来越沉,胳膊发酸,一下一下挥得有气无力。

累啊……他打心眼里不喜欢种地,这种日复一日、仿佛没有尽头的重复劳作,总让他觉得又累又无力。

可没法子,家里地多,等忙完这茬玉米培土,紧跟着就是收油菜、翻水田、育秧插秧、割麦子……老天爷,这活儿根本干不完呐!

“安子,咋个啦?这才多大会儿就不行了?”余二哥看他动作慢下来,打趣道。

“哪个说不行了!这不干着呢嘛!”余坤安嘴硬。

“呵呵,瞧你这一锄头下去,土才翻起来一小点~”余二哥笑道。

“他这是懒筋又犯了!”余父头也不抬地说了他一句,继续翻着土。

“我是想着,还是上山挖草药自在些!”余坤安叹气。

“山上哪有那么多草药等着你挖!”余父说道。

“怎么就没有了?清明才烧那么多元宝纸钱,咱家老祖宗保佑着我的!”余坤安半开玩笑。

“你想进山了?”余二哥问。

“嗯,等地里这阵子忙完,咱们就进趟山吧?”余坤安提议。

“要得!”余二哥积极响应,“现在收草药也没开头几天那么忙了。过几天阿娘她们养的蚕也该上山结茧了,能歇口气,刚好进山!”

余坤安点点头:“是到时候了。这回进山多转转。清丽还提醒我,要去买些驱蛇虫的药粉带上。”

山里蛇虫多,尤其这个时节,马虎不得。

下午快到家里定好的收货时间,余母她们几个女人就先回家忙活去了。余坤安他们几个男人继续在地里挥锄头翻土。反正现在收货量稳定了,她们几个也忙得过来。

余坤安他们顶着大日头,从晌午一直干到日头西沉才收工回家。进院子时,来卖货的人早散尽了,只有家里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老叔!老叔!告诉你个大好事!”余坤安刚踏进院门,就被余文波几个兴奋地拉住。

“啥好事?”余坤安累得有气无力,浑身像散了架。

“咱家要来好运气咯!”

“嗯?”余坤安挑眉。

“咱家后院屋檐上有小燕子来筑窝了!好大一个!阿祖说了,这是好福气要来咱家了!不信我带你去看,还是我先发现的!”余文波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要往后院走。

在当地,燕子来家里筑巢是吉兆,主人家不仅不会赶,更不许小孩去捣毁燕窝。

余坤安这会儿累得懒得跟孩子们拉扯,由着他们把自己拽到后院。

果然,一只小燕子灵巧地从电线上飞过,稳稳落进屋檐下那个用一颗颗泥丸精心垒起的、看着颇为别致的小窝里。

“瞧见没,老叔?咱家要有大福气了,是不是?”余文波仰着小脸,一脸期待。

“是了是了,”余坤安看着那新筑的燕窝,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你说得对,咱家有大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