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宋:开万世之太平(26)

“臣等绝无此意,还望官家明鉴。”</p>

赵祯眉眼冷峻的笑了笑,“既然如此 你们觉得,则天皇帝算得上是皇帝吗?”</p>

听到赵祯的问题。群臣面面相觑。</p>

官家这个问题是个陷阱。</p>

若他们说则天皇帝得位不正,不算皇帝,那祖上有人黄袍加身的官家,自然不会放过他们。</p>

若他们说则天皇帝算皇帝,那官家岂不就有立公主为储君的借口了。</p>

“官家,社稷大业何其重要,如何能交于女子之手。”</p>

“官家想立公主为储君 就不怕历代先皇生气吗?”</p>

赵祯冷笑,“历代先皇生气?”</p>

“我看生气的是你们吧?”</p>

说着,赵祯把目光落到了一直魏晨发言的丞相吕夷简身上。</p>

“吕相,立公主为储君之事,你如何看?”</p>

被赵祯点名了的吕夷简缓缓站出,他先是对赵祯恭敬的拱手行了一礼,这才不急不缓的道:</p>

“官家, 女子天性柔弱,缺乏果断和刚毅,难以担当国家大任。”</p>

“再者,若立公主为储君,四邦之国 ,定会轻视我大宋。”</p>

“臣在此,恳请官家收回成命。”</p>

“臣附议。”</p>

“臣附议。”</p>

随着吕夷简声音落下,不少大臣连忙出声附和他,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p>

眼看下面的一众人,没一个是同意的,赵祯眼神暗了暗。</p>

“立公主为储君,是吾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p>

“无论众位爱卿如何反对,吾的决定都不会改变。”</p>

“这天下,不是没出现过女帝,既然有女帝的出现,我儿为何就不能成为第二个?”</p>

“则天皇帝以太后之身,都能稳坐皇位,我儿乃大宋的公主,如何做不得储君?”</p>

“还请官家三思。”</p>

赵祯没有理会匍匐在地上的众臣,只对旁边站着的张公公道:“公主学习的时间到了,你带她先下去吧。”</p>

“是,官家。”</p>

张公公把之玉带走后,赵祯的眼神逐渐冷了下来。</p>

“立储之事,吾不是在和你们商量,是在通知你们。”</p>

“皇位是吾的,传与谁,都与众爱卿无关。”</p>

—</p>

之玉到学堂时,儒雅随和的晏殊早已等候在此。</p>

见之玉姗姗来迟,他也没问其原因,而是淡然的笑道:“公主,我们接着昨天的课讲。”</p>

看晏殊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之玉扬眉看向他:“夫子,你知我今日为何迟到吗?”</p>

晏殊没有回之玉的话,只安心研磨。</p>

见晏殊半天不语,之玉也不介意,只目光定定的盯着他。</p>

被之玉盯久了,晏殊想不理她都难,只得无奈摇头道:“公主今日为何迟到?”</p>

“今日爹爹在朝中说,要立我为储君。”</p>

“朝中大臣都在反对,所以我就来迟了一些。”</p>

闻言晏殊并没有任何的意外,研墨的手都没有顿一下。</p>

“官家到底太年轻,沉不住气。”</p>

说着,他随手扔了一本佛经给之玉,淡淡道:“把这书带去给你爹爹,让他没事的时候多看看。”</p>

“三十几岁的人了,怎能想一出是一出。”</p>

之玉眨了眨眼,“夫子,你不说爹爹荒唐吗?”</p>

闻言晏殊停下手上的动作,似笑非笑的看着之玉道:“你觉得,你爹爹荒唐吗?”</p>

之玉摇头,“那肯定不啊。 ”</p>

“爹爹最是英明神武。”</p>

晏殊淡淡摇头,一派淡然的道:“既然如此,公主又何必问我。”</p>

之玉淡淡一笑,“想看看夫子的态度。”</p>

晏殊摇头,“立你为皇储,是你爹爹的决定。”</p>

“你能不能被立为皇储,看的是你爹爹和百官的博弈。”</p>

“我如今是你夫子,名义上我是站你这边的,所以......,我不用表态。”</p>

“名义上?”</p>

“夫子,你只是名义上站我这边吗?”</p>

“我还以为你名义上和实质上都站我这边呢。”</p>

晏殊淡然摇头,“我站哪边不重要。”</p>

“官家若有破釜沉舟的决心,那你被立为皇储,就只是时间的问题。”</p>

“若官家和以往一样耳根子软,那此事,只能不了了之。”</p>

“那夫子你支持我做储君吗?”</p>

听到之玉这么问,晏殊淡淡抬眼,目光平静随和。</p>

“公主,你此时该考虑的,不是我支不支持你做储君,而是快速成长起来。”</p>

“官家有心立你为皇储,自然有人看你不顺眼。”</p>

“你若没有自保的本事,能不能活着被立储都不一定。”</p>

听到晏殊的话,之玉莞尔一笑,“夫子,你不用担忧我的安危。”</p>

“这天底下,谁都动不了我。”</p>

见之玉这么自信,晏殊笑而不语,“既然如此,我们接着上课吧。”</p>

“昨日我们讲到哪了?”</p>

闻言之玉边翻书边道:“汉武帝治理大汉的手段。”</p>

闻言晏殊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点点头道,“那今日我们就来说说则天女帝的登基之路吧。”</p>

闻言之玉眼神奇怪的看了晏殊一眼,“夫子,你说的这个,书上没有。”</p>

晏殊目视前方,语气淡然的道:“没有就没有。”</p>

“咱们讲课,不一定非要按书上的来。”</p>

说着,他历尽千帆的目光落到了之玉身上,</p>

“公主,你可知,想要成为皇帝,要有哪些品质?”</p>

之玉稍加思索,认真的回道,“人要狠,心要硬,嘴要甜,要能忍,要豁的出去,要脸皮厚...........”</p>

随着之玉嘴里蹦出的词越来越离谱,晏殊脸上的笑容有一瞬间的僵硬。</p>

官家,到底是怎么教的公主?</p>

他记得,他当年也没有教过官家这些啊!</p>

把自己身上的所有品质都数了一遍后,之玉看向晏殊。</p>

“夫子,我说的可对?”</p>

看着双眼亮晶晶的只要有,晏殊嘴角忍不住抽了抽。</p>

“嗯.........”</p>

“看来公主对历史上的帝王,颇有研究。”</p>

之玉扬眉一笑,“这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