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协定背后的事,泰山航空俱乐部

方文离开总部大楼,街道的热浪扑面而来,却丝毫驱不散他心头的寒意。

那份来自东京的情报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胸口。

他打开车库,坐进汽车内,贴身警卫龚修能还不明所以。

“团长,怎么回事?”

“刚才收到情报,英国人在东京和鬼子签订了协议。”

当听方文说出协议内容,就连不太懂政治的龚修能都惊讶不已。

“这不是把我们卖了吗?英国人怎么能这么做,我记得之前报纸上都在说他们是我们的盟友。”

连龚修能都知道的事情,可见经过国民政府媒体宣传,国人对英国的看法变得不错起来。

方文无奈道:“盟友?不过是利益罢了。你忘了那些租界?”

龚修能无言以对,却还是不太明白。

为此,方文解释了一番。

日英协定——英国是要将华夏的命脉“滇缅公路”作为绥靖日本的筹码!

协定的三个内容“承认特殊利益”、“不干涉日军行动”、“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就是他们的筹码。

就像在欧洲做过的那些事情一样,英国人不过是将这些事情搬到了亚洲重新来过。

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一次次绥靖纳粹,让东欧被逐渐吞并,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放在谈判桌上讨论。

说完这些,方文发动汽车,开出车库向附近的总督府驶去。

汽车来到总督府外,大门守卫的英军士兵,过来盘查,看到方文拿出的总督亲笔颁发的通行证,直接放行让方文开车进入。

汽车停在总督府的停车坪,方文下车,和龚修能径直进入总督府内。

此时的总督府,很热闹,有好几个人在外面排队等待总督的接见。

总督助手看到了方文,过来热情迎接。

“方,好久不见,你这次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能不能让我和总督单独谈谈。”方文严肃道。

看方文的样子,总督助手意识到事情不小,便推门进入总督办公室禀报。

过了会,他出来。

“抱歉,今天总督的行程已经排满了,暂时无法见你。”

这话,方文听得出言外之意。

他帮总督卖了一大批军用物资,货款还没有给总督,按理说应该很受总督欢迎才对,怎么会没空见他呢。

显然,缅甸总督是知道英日协定的事情,所以才会主动避开自己。

方文并没有因此离去,而是坐在候客厅的沙发上等待机会。

时间一点点过去,候客厅里的人一个个进入总督府,又一个个满意离开。

从上午到了中午,该是吃饭的时候了,候客厅里只剩下方文没有走。

他不走,总督又如何能出来呢?

总督助手无奈过来道:“方先生,你应该知道,这事不是总督能改变的。找他也没有用。”

“我知道,但总督一定对此比我更了解,我想要和他谈谈。”方文平静回道。

“好吧,我把你的话转告给总督。”

助手进入办公室,过了一阵,门开了。

出来的却是总督,他满脸笑容。

“方!我亲爱的朋友,真是抱歉让你久等了。你知道的,琐事缠身。”

“总督工作繁忙我知道,所以我才等到你休息的时候,不知道总督是否愿意和我共进午餐?”

这次总督没有拒绝,他带着助手,方文带着龚修能一同离开大楼,开着两辆汽车,驶向泰山工业园那边。

工业园附近是华人聚集区,餐饮业发达,但主要是华侨少数本地人就餐,英国人很少会来。

方文下车,还带着两位英国人,引起了很多本地华侨的注意,他们纷纷热情和方文打招呼,顺道也礼貌招呼了两名英国人,却不知道这两人是缅甸最有权势的人。

随后,4人进入来凤酒楼,在二楼包厢坐下,点了些特色菜肴。

在菜还没有上之前,方文与总督交谈。

“这里不是总督府,也没有人偷听,可否给我说点关于那个协定的事情?”

总督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但那份热情明显收敛了几分。

他回道:“签署协定的是日本外相与我国驻日大使,我的级别是无法干涉的。”

“这个协定,是不是意味着,英国准备放弃在亚洲利益,全力应付欧洲变局?”方文问道。

“看来,你对欧洲局势很清楚,确实有这方面考虑。德国人即将进攻波兰,他们与苏联在秘密联络,一旦占领了波兰,有可能不会继续东进,转而进攻法国,我们必须谨慎应对此事。”

总督的话,表明英国高层并不是不知道欧洲局势恶化的危险性,所以才会这么做。

对此,方文正色反驳。

“就算这样,你们也不能这么做。德国与日本的关系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没有我们的牵制,上百万的日军就可以直接打到缅甸,甚至印度。那时候你们将会失去这里的所有控制权。”

总督无奈道:“我明白,可做决定的不是我。这事情,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出去,希望你们能在舆论和外交上多施加点压力,让国会插手此事,不然很难改变了。”

方文明白,总督说的是对的。

历史中,或许正是多方面的舆论和外交压力,才让英国改变了这个协定,让滇缅运输线一直持续下去。

特别是后来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英国也与日开战,这个协定自然就没法实施了。

但知道历史走向,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如果能让英国一开始就不履行协定,就可以通过滇缅线获得更多物资。

这时,菜也上来了。

方文露出笑容,让店家拿来上好的西凤酒。

总督连忙摆手:“我不喝中华的酒,你们的酒太容易醉人了,而且很烈。”

“这种酒不烈,你喝一点就知道了。”

方文给总督倒上一小杯,对方拿起酒杯呡了口,确实没有高度酒那种辣喉咙的感觉。

喝酒吃菜,不知不觉间,总督就喝了5杯,人也随意起来,话也多了。

方文和其碰杯,低声问道:“签订这种协定,你们国内就没有反对者吗?”

总督醉眼迷离地回道:“怎么没有。议会有很多党派的席位代表议员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种协定有损英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不利于维护亚洲的利益。就像我们不得不放弃在华租界利益一样,一次次后退并不会带来好处,反而是让我们在慢性死亡。”

方文心中一动,问道:“所以,哪些政党反对?”

总督眼中闪过一丝清醒,却又做出醉态,低声告诉方文一些名字。

方文将这些记在心里,接下来的时间不再谈论协定的事情。

一个小时后,方文将总督送回了总督府。

他知道自己可以在这事情上怎么出力了。

既然英国国内有很多反对的声音,那就让这些声音更大一些,那样的效果远比自己奔走好。

随即,他开车回总部,给欧洲分公司发去电报。

泰山航空欧洲分公司。

虽然局势不稳定,但泰山的各项业务却在蒸蒸日上。

泰山牌香烟,因为价廉物美,在法国大受欢迎,甚至已经卖到了西班牙。

民航业务也稳定发展。

而增长最快速的是半导体收音机。

随着伦敦、巴黎、柏林三地的专卖店开张,越来越多的人早早就在专卖店外排队等待购买。

‘饥饿营销’,再加上口碑和宣传多种因素的叠加下,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已经成了欧洲的流行潮流。

人们可以将这种便携式收音机放在大衣口袋和手提包中,在任何可以接收到广播信号的场所,拿出便携式收音机接受广播,听取资讯和音乐。

如果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没有这种新时尚收音机,就是落伍的表现。

因此,中产阶层以上的英法德三国人士都在大量购买众星牌便携式收音机,每天都有人在抱怨就算排队都买不到。

而这种独占式的产品销售,将泰山航空从一家国际航空企业,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消费级电子设备生产商。

为此,巴黎分公司,不断扩招,部门也在增加,经理林保罗的压力越来越大。

他的头,就像法国人一样,开始秃顶了。

这或许是那一半法国血统的遗传。

“经理,总部发来电报,用的是2级密码。”

电报室的职员,将正在梳理不多头发的的林保罗停下。

他接过电报纸,等电报员走后,从保险柜中拿出一本中文书籍。

从书籍中找出对应页码文字,林保罗将二级密码转换成正文。

看着转译过来的密电文,林保罗脸色严肃。

这些年来,他对中华的认同感在逐渐增加,心里老是想着等战争结束,就请长假带着母亲回国旅游,顺便找一下自己那个不知音讯的父亲。

正是这种身份认同感,他更能理解电报内容的重要性。

英国人这是在断华夏的后路啊!

鬼子封锁了海岸线,滇缅那条运输线和西北苏联那边就成了唯二的战略物资获取渠道。

绝对不能让这个协定履行下去。

随即,他拿着电报,召集了分公司的几名负责人。

这些人都是总部派来的,当得知此事后,纷纷愿意前往英国。

林保罗从中选了2人跟自己过去,其他人在公司维持正常运营。

随即乘坐飞机飞往伦敦。

他们到了伦敦,通过专卖店的一些关系,与反对党接触。

目的还只有一个,通过资金和产品赞助的方式,给与一定支撑,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让他们不要停止对于亚洲协定的反对声音。

这本来就是那些政党愿意做的事情,有了赞助后,更加卖力了。

接下来时间的议会中,关于那个协定的争论一直持续着,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安排了欧洲分公司行事后,方文继续在仰光休息。

顶层住所空荡荡的房间,让他总是想起妻子和未见面的孩子。

随即给美国发去电报。

回电在两个小时后发来。

是妻子的写的电文,文中描述着两个孩子的近况,让方文放心。

而后却是更强烈的空虚感。

索性做起事来。

他只要想做,就有做不完的事情。

比如肉品的国际贸易。

关于派人前往新西兰和澳洲的肉类贸易采购人员。

选择了总部财务部和行政部的三名工作人员。

他们都是懂英语,又擅长沟通谈判的人。

当然,光是有能力,没有当地人脉是不行的。

为此,必须先有当地的人脉关系,才能派人过去。

但泰山航空和他自己,在新西兰和澳洲都没有关系,该如何入手呢?

难道是找那位精明的总督?

方文正想去找缅甸总督时,想起来一件事。

自己几年前在曼德勒成立了泰山航空俱乐部,这些年一直都通过总公司拨款,经营的还不错。

但自己因为战争和其他事情的原因,很久没有关心过那边。

现在航空俱乐部有多少会员了?会员中有没有在新西兰和澳洲有人脉关系的呢?

想到这里,方文立即让航空俱乐部的上级管理部门行政部部长方守信过来。

楼下办公的方守信很快就乘坐电梯上来了。

他手里还拿着一本装裱精美的册子。

“总经理,这是今年俱乐部年会时,所有会员的合影。”

方文接过册子翻看。

方守信则说明情况。

“自创办到现在,会员共128人,有南洋各地的华侨富商、英法籍商人,土邦家主,以及一些军政强人的家属。另外,还有你介绍来的法国艺术品商人皮埃尔,他一个月前来仰光找你,结果你不在,我就安排他加入飞行俱乐部,学习驾驶水上飞机。”

“皮埃尔?”方文想起来了,和他去苏联寻找拿破仑宝藏的那位,当时他看上了方文驾驶的舒适型私人飞机,说过想要买一架。方文当时就让他来仰光学习驾驶,再谈购买飞机的事情,没想到皮埃尔竟然已经不声不响的过来了。

挥去思绪,方文继续道:“这128名会员里,有没有在新西兰和澳洲有人脉关系,或者在当地有产业势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