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敌后骑行军,军事技术合作 诺门坎军

运输机队没有按计划起飞,而是等待空投物资装运。

方文驾驶的那架飞机,原有物资取出,装进了其他同行的运输机内,空出的机舱改为装载空投物资。

为了保证空投物资安全落地,方文还组织飞行员和随行机组成员将运输机中备用空投降落伞拿出来,给物资箱安上,

当所有装上空投降落伞的物资装载完毕后,方文带领运输机编队起飞。

首先,当然是把运输机编队安全送到根据地去。

因此,方文带队飞的是偏北,过了黄河就沿着吕梁山脉往上飞,一直到祁州一带,才向东飞过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之间的盆地,进入太行北麓的根据地控制区。

中午一时,运输机队安全安全降落在阜平水上机场的水面上。

水上运输机陆续靠岸,码头上的士兵们忙碌着,有的忙着固定飞机锚绳,有的已经架起跳板准备卸货。

方文刚从驾驶舱下来,踩着湿漉漉的舷梯跳到岸边,就见一个穿着灰布军装的身影快步迎上来——正是负责根据地空中物资接收的白云飞。

“方总经理,可把你们盼来了!”白云飞握着方文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这批空投物资太及时了,前线的战士们正缺弹药和药品,你这一来,可是解了燃眉之急!”

方文面露微笑与其交谈,“最近怎样?”

“上次漫石道伏击战,日军吃了大亏,再加上西线扫荡也失利,这段时间日军没有再向根据地发动围剿。但派过来的特务却越来越多,我们已经抓了好几个,都是在打探我军情报的。为了保密,飞行团和泰山风暴火箭弹车队驻地周围都加强了戒备。另外我们也在主动向平汉线发动进攻.”

在白云飞的描述中,根据地强势出击,在平汉线附近区域多方出兵,与日军展开了拉锯作战。

依托步话机的便捷3公里远程通话能力,游击作战的配合越发娴熟,让鬼子头痛不已。

现在的日军,为了保证平汉线通行,调回了1个师团,与原有防御力量一起在沿途县城、车站、据点驻扎。

但现在日军的炮楼战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有用了。

拥有单兵火箭弹攻坚能力的游击队分队,连续打掉了好几个据点,让日军不得不把兵力紧缩,放弃了很多小型炮楼据点。

听到这里,方文为之高兴,带着白云飞到旁边卸下的货箱旁,拆开一个货箱,取出载重军用自行车。现场给白云飞演示自行车组装。

这款军用载重自行车,分成了车头、车轮、车架几个部分,只要拼装起来,再用铆钉件固定好就能使用。

白云飞和战士们看着方文用不到半小时时间就麻利装好了自行车,很是惊讶。

方文跨上自行车,说明道:“这玩意,载重200公斤,自重26公斤。适合平地骑行,但需要较大的力气踩踏,更适合战士们使用。”

说着,他蹬踩踏板,骑着载重自行车转了一圈。

白云飞如同看宝贝一样看着自行车。

“这个好啊。平原地区,日军利用机械化装备行军,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速度差距很被动。如果有了它,我们可以组建出骑行军,在敌后穿插作战。”

“骑行作战?”方文惊讶,他知道的历史中,可没有大规模骑自行车打仗的。

但想一想,这也是可以因地制宜的。

军用载重自行车可以满足士兵的机动性要求,又不需要油料和复杂的保养。

华北平原又特别适合这种骑行机动方式。

它的成本也不高,相对于造一辆坦克的资源,就可以造1000架载重军用自行车了。

更别说,它的便携和有利于运输的特性,是坦克做不到的。

想要空运一辆接近30吨的坦克到北边,泰山航空目前做不到。

但要运1000架自行车,就简单多了。

这一刻,方文清楚的认识到,军备的技术先进性虽然重要,但实际需求也不能忽视。

他郑重出声道:“这100辆载重自行车你们先拿去试下,如果效果好,我可以短时间生产出更多,供应给你们。”

“好。”白云分回道。

随后,白云分组织几名头脑灵活的战士,学习如何组装自行车,准备学会后,将配件用牛车分批运出山,在曲阳那边分发给敌后作战部队。

学自行车组装的事情,不用方文亲自去教,那些运输机飞行员和机组成员乐呵呵过来,和战士们打成一片,组装起自行车来。

方文则和白云飞讨论空投的事情。

“空投的事情你知道吗?”

“延安那边已经电报给我,第四集团军那边回信,定在今晚11时。届时,他们会在运城东北的中条山内点燃指引火把。”

确定了夜间空投的事情,方文检修飞机,给飞机补充油料,然后便是等待。

几个小时后,到了深夜9点20分,他驾驶飞机,在漆黑的夜晚起飞升空。

茫茫夜空,月亮隐没在黑云后面,只有点点星辰给黑暗带来些许光亮。

黑夜不光让人失去视觉,也模糊了空间感知。

如今时代,在这种环境下飞行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这种山区地形,一不小就会出现撞山或者迷航的情况。

所以,方文的夜间飞行和空投,才是无人可以模仿的绝技。

飞机在开启机械感知状态的方文控制下,直接沿着太行山脉往南飞行,

4000米高空,地面完全不可见的飞机掠过天空。

机械感知正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机身周围百米内的气流、下方山脉的轮廓,甚至远处零星的气流乱流,都清晰地反馈给了方文。

大地是黑白的。

虽然有点模糊,却可以看到各种地面情况。

淡黑色的山,惨白色的云。

还有螺旋桨的轰鸣声。

时间在悄然流逝。

飞行持续中。

下方的太行山脉,地势逐渐降低。

可在一个半小时后,飞机进入中条山区后,下方山势又变得险峻起来。

虽然山势险峻,但整个山区面积和太行比起来小很多,周围还有低山丘陵。

方文降低高度,减慢航速,用机械感知寻找着下方第四集团军的指引空投信号。

在哪呢?

机械感知中,险峻的山,还有白色的迷雾。

人类如果在山中,是非常渺小的,需要非常仔细才能看到那些指引。

飞机在方文控制下在山区上空盘旋,寻找着。

在飞了第三圈的时候,方文看到了。

在西北方向的一座高山之上,有光亮出现。

方文立即驾驶飞机降低高度,向那里靠近。

随着距离的接近,下方情况越发清晰。

百名军士高举火把形成了夜间指引。

方文再次降低高度,飞机距离山顶只有数百米高。

螺旋桨的轰鸣声,从高空传出。

下方的士兵们纷纷抬头看去。

正好,月亮摆脱了黑云遮盖。

飞机的阴影透过皎洁的月光显现出来。

看到了,士兵们举起火把大声呼喊。

方文保持这个高度,在山头上盘旋,同时下令:“龚修能,准备空投。”

“是团长。”

龚修能和其他机组成员开始空投前准备。

打开底舱盖板,转动转杆将空投滑轨升起。

随后,在方文命令下,一个个挂上降落伞的物资箱放在空投滑轨上,滑了出去。

一朵朵小白花在空中绽放,缓慢落了下来。

绝大部分都落在山顶和山腰处,只有少数飘开,落到了更远的地方。

下面的第四集团军战士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开始收集空投物资,而在他们忙碌的时候,方文驾驶飞机返航。

夜间空投顺利完成,方文回到了阜平。

休息一夜后,运输队便又起飞,飞往延川机场。

在那里,一箱箱半导体收音机,还有泰山牌香烟装上飞机,将会运出国,在欧洲销售。

当这批货装完后,方文想起一件事。

诺门坎空战。

这是苏联与日本进行的最大规模空战,也是首次采用了航空火箭弹集群进攻的空战,方文很想亲身经历下,好从中获得一些宝贵的大机群作战经验。

为此,方文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用飞机上的大功率发报机给苏联空气动力研究所发去了一份电报。

列宁格勒,空气动力研究所。

所长彼得罗夫正在组织一场科学实践活动。

为了让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接触航空实践,这位所长要求所有技术人员都要去学习飞行。

他认为不会飞行的研究人员,不了解飞机如何驾驶,就不能研制出新型飞机。

可并不是所有的技术人员都适合开飞机的,这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引来了所里的一片非议。

对此,他也很头痛。

“所长,有一份泰山军工发来的电报。”所里电讯科的科长拿着一份电报纸进来。

“泰山军工?”彼得罗夫知道这个名字,不久前就是靠着泰山军工提供的技术改良方案,完善了掉弹率高的问题。

拿着电报纸,彼得罗夫脸色露出惊讶表情。

电报中说明,泰山军工想要申请一次军事技术交流,如果同意他们往诺门坎地区排除军事观察员的话,泰山军工愿意进一步分享航空火箭弹的技术。

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

因为德军在东线陈兵百万,让苏联感觉到了莫大压力,对提高现有军备威力有着迫切要求。

火箭弹方面,正是空气动力研究所今年的重要任务。

目前,泰山军工这个后起之秀,好像在技术上已经超过了己方,如果可以进行技术合作的话,对于空气动力研究所完成今年研发任务,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这事,所长是做不了主的,便将此事向上级汇报。

发送完电报后,方文便驾驶飞机带领运输机队飞往南边。

长途飞行之后,运输机队安全抵达缅北基地。

没有收到苏联的回电,方文有点失望,但很快心思就放在其他事情上。

随着苏联的货轮即将抵达,新的发电厂,坦克厂都要开始筹建。

为此,缅北基地又要扩大面积。

在付出一笔钱后,附近的寨子开心的卖出了土地,随即便展开厂址建设。

三天后,苏联的三艘货轮抵达仰光港,从船上卸下了大量的物资。

可以用重油发电的汽轮发电机,坦克铸造件,特种钢,全都是重量大体积也大的物件。

这些物资想要运往缅北基地,光用飞机是不可行的,为此,再度从水路进行大部分运输。

设备物资在2天后运抵了缅北基地,第一件事,便是安装汽轮发电机。

从苏联来的的煤电专家和泰山的电力技术人员一起,将ВГ-1型汽轮发电机假设起来,这种单机1250千瓦的发电机,一共购买了10台,发电机组可以提供1.2万千瓦电力,足够缅北基地目前扩产需要的电力了。

但这种发电机需要的重油和煤炭消耗量非常大,必须得保证发电物资才行。

泰山化工厂的重油储备,并足以支撑新发电机组的消耗,还需要更多的重油和煤炭来补足。

这两种资源,煤矿在如今的缅甸并不多,倒是英国缅甸石油公司的炼化厂可以提供一些重油资源。

缅甸无法保证资源供给,就从国内寻找。

为此,方文让总部那边派人去云南,自己则去仰光找英国人牵线,与石油公司的高层谈谈重油采购的事情。

事情进展还算顺利,英国缅甸石油公司在去年因为缅甸工人罢工,损失严重,对于方文这个大客户并没有刁难,直接谈下了重油供应合同。

而云南那边,也在不久后发回消息。

如今的云南,有3个煤矿:一平浪煤矿、明良煤矿、宣明煤矿。

其中距离最近的是位于楚雄的一平浪煤矿,从那里发煤可以直接通过滇缅公路运到缅北地区,倒是运输便利了。

六月二十九日。

刚从石油公司回来的方文,将飞机停在缅北机场水面上,准备去办公室继续主持工作。

他来到基地办公楼,小助理赵君平一见到他,就拿着一份电报道:“总经理,苏联来的电报。”

苏联那边终于回电了,方文惊喜接过电报纸查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