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快进的局势2-拉扯攻势
小
大
在八路军联合空军成功突袭大连港、丹东东港,击毙两万多鬼子之后,之前激烈演化的东北态势反而慢慢稳定下来。
并非互相对峙后的平静,而是大局已定下的稳定。
鬼子之前两批次派来的20万援军部队,第一批被堵在盖州、营口一线,被冀中4旅部队以及独立支队坦克团1营盯得死死的难以动弹,第二批则遭遇精准空袭,直接损失了绝大部分装备和弹药。
虽然第二批援军中迟到的4万多鬼子趁着夜色从釜山成功登陆,并未受到什么损失,但也被挡在鸭绿江南侧,难有什么作为。
在目前宏观形势下,外围鬼子已经失去了干涉北满战局的能力。
甚至若非有陆、海军的舰艇依托,鬼子们还有可能会被直接赶出整个满洲。
实力不如人,鬼子们也无可奈何。
近20万部队只能驻守在营口、盖州、新义州、清津等地,等待着局势的转机。
这其中,狼狈从海中逃生到大连,以及后续从朝鲜釜山港登陆的鬼子还好,至少编制相对完整,尚且可以慢慢休整等待时机。
但之前登陆或者逃生到丹东东港的鬼子们,却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民国32年的东港,还不是后世的一个中型港口城市,而是一个新建设的小港口,并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城镇。
同时,该港口距离长白山脉不远,大部分港口区域以及周边村镇都在已经占领丹东地区的丁伟二纵重炮射程内。
眼见鬼子东港登陆,丁伟直接申请了炮团支持,在山上部署了60门m1型重型加农炮,日夜不停在高空侦查机引导下轰击鬼子驻防区域,打的鬼子们狼狈不堪,难以招架。
偏偏之前的运输舰艇已经近乎全部损失,鬼子一时间无法通过海路撤离。
而退往朝鲜的陆上通道也被鸭绿江江口阻隔,根本无法通行。
于是登陆东港的鬼子们,只能在炮火追击中不断逃离。
一个多师团的鬼子根本不敢集结,只能以中队、小队的规模四处游离,躲避着越来越精准的八路军炮击,亦或者八路军战士们的抵近袭扰。
最终,鬼子在坚持了四天,损失了近万人后,终于认清了现实,彻底放弃了从东港反攻的可能。
待后方船队到达后,灰溜溜的趁夜撤离。
……………………
鬼子们无力干扰,北满地区自然大局已定。
在打扫完通辽战场后,南路军35万部队多路并进,摧枯拉朽,向着黑、吉等鬼子占据区域发起了全面进攻。
借助着鬼子的完善铁路网络,仅仅两周时间,南路军便以极小代价收复了绝大部分北满地区,摧毁了鬼子花了十多年时间营造的统治体系。
随即,之前从华北抽调的地方干部和政工干部们开始发力,凭借着击败关东军的威名,轻松稳定了当前局势。
由于鬼子之前十多年的统治中,已经将黑、吉等地土匪全部剿灭,而满洲军也在要塞中向八路军整建制投降。
因此八路军接手东北时,并未出现原《亮剑》位面中刚刚解放东北时土匪遍地的情况,也不是之前已经被毛熊洗劫过满目苍夷的土地而是鬼子经营十多年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整片区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民生。
而在收复了大部分地区后,南路军数十万部队大军齐出,包围了鬼子关东军残部所在的哈城和新京。
其中,8万人包围哈城,围困住了不到2万鬼子残兵;
20万人包围新京、围困住了5万多关东军部队、万余满洲军残部。
此时关东军残部们也并未束手就擒,而是直接打开了各个仓库,从侨民、满洲遗老遗少中大肆编练民兵部队,在城市中负隅顽抗。
特别是新京地区,由于聚齐了大量鬼子侨民和满洲遗老遗少,加上之前有大量遗留装备,硬是临时编练了超过10万人,驻防在新京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整个新京到处都是鬼子临时搭建的火力点。
笠原幸雄更是叫嚣着要以30万侨民之“无畏牺牲”,保卫帝国荣耀和新建家园。
鬼子的动向并未瞒过八路军的侦察。
如今八路局已经不是之前刚刚进入东北的两眼一抹黑了。
凭借着连续的胜利、大量抛洒的传单以及先进的通讯设备,老家不仅成功唤醒了已经潜伏下去的情报员,恢复了之前的情报体系,还凭借着目前的优势,成功在两个城市中发展了不少下线。
虽然无法成功策反鬼子和伪军部队,但也让八路军可以较为清晰的确认鬼子的动向。
面对这两个大城市,老家、总部和大旅长在仔细研究后,确认了一打一围的战略部署。
哈城鬼子兵力少,侨民少,且心中倾向鬼子的中国百姓数量也少,武器装备也不太充足,整体防御并不严谨。
于是大旅长亲自部署了14万人,对哈城发起了连同政治攻势在内的全面进攻。
经过五天血战,以伤亡九千余的代价,成功歼灭鬼子关东军残部1.7万人、临时编练部队7000人,俘虏鬼子残兵及临时编练民兵2万余人。
而面对关东军残部人数更多,且民兵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更强的新京,老家在慎重考虑后选择了围困。
如今可不是后面的民国38年,居住在新京的百姓以鬼子侨民和满洲政府家眷居多,数量达近50万人。
已经习惯投降了的满洲家眷们也就算了。
但这些已经定居东北十多年的鬼子侨民们,为了保护妻儿和“自己的土地”,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还是很可观的。
深入了解过毛熊的几次残酷巷战后,老家决定不去触这个霉头。
反正如今新京刚刚经历了一个冬天,城内存粮必然不多,坚持不了多久。
既然如此,干脆就在新京周边驻军围困,顺带着推动黑吉根据地练兵整军。
在南路军一路驰骋的时候,北路军同样没有闲着。
张云直接安排麾下各个部队,在目前控制区域基础上,与鬼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拉扯攻势”。
所谓拉扯攻势,其实就是之前八路军在山西与鬼子们围绕山区边缘来回拉扯的战术。
其中丁伟指挥着独立支队2纵、冀南4个旅的部队,围绕盖州、营口等地,持续向鬼子发起袭扰,短暂控制部分工业区后却又很快撤离;
李云龙则是指挥着独立支队3纵,沿着鸭绿江的漫长河道,持续安排部队向朝鲜境内渗透,袭扰消灭鬼子部队,同时短暂占领后撤离;
而孔捷同样指挥着1纵,跨过更狭窄的图们江向朝鲜渗透,伺机袭扰鬼子控制区域,临时占领鬼子控制下的铁矿等。
在不断袭扰消耗鬼子,锻炼整军队伍的同时,为张云源源不断缴获加成着越来越多的物资。
并非互相对峙后的平静,而是大局已定下的稳定。
鬼子之前两批次派来的20万援军部队,第一批被堵在盖州、营口一线,被冀中4旅部队以及独立支队坦克团1营盯得死死的难以动弹,第二批则遭遇精准空袭,直接损失了绝大部分装备和弹药。
虽然第二批援军中迟到的4万多鬼子趁着夜色从釜山成功登陆,并未受到什么损失,但也被挡在鸭绿江南侧,难有什么作为。
在目前宏观形势下,外围鬼子已经失去了干涉北满战局的能力。
甚至若非有陆、海军的舰艇依托,鬼子们还有可能会被直接赶出整个满洲。
实力不如人,鬼子们也无可奈何。
近20万部队只能驻守在营口、盖州、新义州、清津等地,等待着局势的转机。
这其中,狼狈从海中逃生到大连,以及后续从朝鲜釜山港登陆的鬼子还好,至少编制相对完整,尚且可以慢慢休整等待时机。
但之前登陆或者逃生到丹东东港的鬼子们,却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民国32年的东港,还不是后世的一个中型港口城市,而是一个新建设的小港口,并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城镇。
同时,该港口距离长白山脉不远,大部分港口区域以及周边村镇都在已经占领丹东地区的丁伟二纵重炮射程内。
眼见鬼子东港登陆,丁伟直接申请了炮团支持,在山上部署了60门m1型重型加农炮,日夜不停在高空侦查机引导下轰击鬼子驻防区域,打的鬼子们狼狈不堪,难以招架。
偏偏之前的运输舰艇已经近乎全部损失,鬼子一时间无法通过海路撤离。
而退往朝鲜的陆上通道也被鸭绿江江口阻隔,根本无法通行。
于是登陆东港的鬼子们,只能在炮火追击中不断逃离。
一个多师团的鬼子根本不敢集结,只能以中队、小队的规模四处游离,躲避着越来越精准的八路军炮击,亦或者八路军战士们的抵近袭扰。
最终,鬼子在坚持了四天,损失了近万人后,终于认清了现实,彻底放弃了从东港反攻的可能。
待后方船队到达后,灰溜溜的趁夜撤离。
……………………
鬼子们无力干扰,北满地区自然大局已定。
在打扫完通辽战场后,南路军35万部队多路并进,摧枯拉朽,向着黑、吉等鬼子占据区域发起了全面进攻。
借助着鬼子的完善铁路网络,仅仅两周时间,南路军便以极小代价收复了绝大部分北满地区,摧毁了鬼子花了十多年时间营造的统治体系。
随即,之前从华北抽调的地方干部和政工干部们开始发力,凭借着击败关东军的威名,轻松稳定了当前局势。
由于鬼子之前十多年的统治中,已经将黑、吉等地土匪全部剿灭,而满洲军也在要塞中向八路军整建制投降。
因此八路军接手东北时,并未出现原《亮剑》位面中刚刚解放东北时土匪遍地的情况,也不是之前已经被毛熊洗劫过满目苍夷的土地而是鬼子经营十多年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整片区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民生。
而在收复了大部分地区后,南路军数十万部队大军齐出,包围了鬼子关东军残部所在的哈城和新京。
其中,8万人包围哈城,围困住了不到2万鬼子残兵;
20万人包围新京、围困住了5万多关东军部队、万余满洲军残部。
此时关东军残部们也并未束手就擒,而是直接打开了各个仓库,从侨民、满洲遗老遗少中大肆编练民兵部队,在城市中负隅顽抗。
特别是新京地区,由于聚齐了大量鬼子侨民和满洲遗老遗少,加上之前有大量遗留装备,硬是临时编练了超过10万人,驻防在新京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整个新京到处都是鬼子临时搭建的火力点。
笠原幸雄更是叫嚣着要以30万侨民之“无畏牺牲”,保卫帝国荣耀和新建家园。
鬼子的动向并未瞒过八路军的侦察。
如今八路局已经不是之前刚刚进入东北的两眼一抹黑了。
凭借着连续的胜利、大量抛洒的传单以及先进的通讯设备,老家不仅成功唤醒了已经潜伏下去的情报员,恢复了之前的情报体系,还凭借着目前的优势,成功在两个城市中发展了不少下线。
虽然无法成功策反鬼子和伪军部队,但也让八路军可以较为清晰的确认鬼子的动向。
面对这两个大城市,老家、总部和大旅长在仔细研究后,确认了一打一围的战略部署。
哈城鬼子兵力少,侨民少,且心中倾向鬼子的中国百姓数量也少,武器装备也不太充足,整体防御并不严谨。
于是大旅长亲自部署了14万人,对哈城发起了连同政治攻势在内的全面进攻。
经过五天血战,以伤亡九千余的代价,成功歼灭鬼子关东军残部1.7万人、临时编练部队7000人,俘虏鬼子残兵及临时编练民兵2万余人。
而面对关东军残部人数更多,且民兵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更强的新京,老家在慎重考虑后选择了围困。
如今可不是后面的民国38年,居住在新京的百姓以鬼子侨民和满洲政府家眷居多,数量达近50万人。
已经习惯投降了的满洲家眷们也就算了。
但这些已经定居东北十多年的鬼子侨民们,为了保护妻儿和“自己的土地”,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还是很可观的。
深入了解过毛熊的几次残酷巷战后,老家决定不去触这个霉头。
反正如今新京刚刚经历了一个冬天,城内存粮必然不多,坚持不了多久。
既然如此,干脆就在新京周边驻军围困,顺带着推动黑吉根据地练兵整军。
在南路军一路驰骋的时候,北路军同样没有闲着。
张云直接安排麾下各个部队,在目前控制区域基础上,与鬼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拉扯攻势”。
所谓拉扯攻势,其实就是之前八路军在山西与鬼子们围绕山区边缘来回拉扯的战术。
其中丁伟指挥着独立支队2纵、冀南4个旅的部队,围绕盖州、营口等地,持续向鬼子发起袭扰,短暂控制部分工业区后却又很快撤离;
李云龙则是指挥着独立支队3纵,沿着鸭绿江的漫长河道,持续安排部队向朝鲜境内渗透,袭扰消灭鬼子部队,同时短暂占领后撤离;
而孔捷同样指挥着1纵,跨过更狭窄的图们江向朝鲜渗透,伺机袭扰鬼子控制区域,临时占领鬼子控制下的铁矿等。
在不断袭扰消耗鬼子,锻炼整军队伍的同时,为张云源源不断缴获加成着越来越多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