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悟途
第2267章 局势变化
小
大
世家人出来反对,早在李世民的预料之中,所以当世家几个人站出来要求严查此事的时候。
李世民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他只是看了一眼其他人,等候其他人的反应。
在场的除了世家,还有其他的势力。
他需要知道其他势力的态度。
派刑部大理寺去调查这件事,很有可能会调查出一些蛛丝马迹,这两个部门里面有世家士族的人。
李慎做事虽然严谨,但也不能保证天衣无缝,所以世家才一直想要请求派人调查。
他们其实也可以自己派人去调查,但这属于个人行为,没有法律效应。
李慎完全可以一口咬定是栽赃陷害。
只有官方的调查结果才有说服力,才能够作为指控李慎的有力证据。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也以为应该调查清楚才是。”
琅琊王氏的代表站起身。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不断有人起身行礼,表示赞同。
关拢八大家,除了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外,琅琊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等都发表了态度。
关中六姓柳,山东士族,江南士族,一下子站起来百十来人。
李世民眉头皱起,看的出来,这些人已经达成了联盟。
这对于上位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没有想到,经过李慎十年的折腾,这些人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能力。
可想而知若是太子继位以后,会遇到什么困难。
此刻李世民更加坚信心中的想法,必须要保下李慎,只有李慎才能够有胆量和实力来抗衡这些人。
李世民跟李慎多年来已经有了默契,李慎在外面祸害世家,李世民则是在内部扮演白脸,进行各种的安抚。
两人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怎么说也是父子连心,大家心知肚明。
李世民眉宇展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卿们言之有理,此事朕已经安排太子派人去调查,不过不久前纪王倒是派人送回来一份奏疏。
其中就有关于叛军袭击工坊的事情,还附上了他的猜测。
今天正好大家都在,不妨就说给你们听。”
说到这,李世民对着王德一摆手,王德立刻会意,拿出李慎写的书信开始大声的读了起来。
众人听的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些细节。
信中除了阐述那天的事情之外,还有李慎的判断,李慎在信中说,他到了西州以后便开始对叛军进行大肆围剿。
数月时间杀死叛军无数,捣毁西州内所有叛军的老巢,解救无数黎民百姓。
使得很多叛军被迫逃离,狼狈不堪。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所以叛军才会联合起来发起报复行动。
李慎还对此事深表内疚和悲痛,还说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使得叛军殃及池鱼,
还特别提到,本来这次的报复本应该是叛军对他的袭击,不过应该他身边有太多护卫,
所以叛军才会转移了目标。
整个内容充满了李慎的愧疚和自责,最后还是愿意帮助所有人重建工坊。
当王德读完信,全场 一片寂静。
不少家族有回来人,他们讲述的其实基本跟李慎说的一样。
这就包括李慎到了西州之后,大张旗鼓的开始对叛军进行围剿,而且成效显著。
很多人也有这个怀疑,是因为纪王对叛军的围剿,导致叛军的报复。
“唉~~~纪王果然仁义,此事说来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但纪王却因此而自责,
还要帮助我等重建工坊,如此仁义之心,我等还如此怀义,真是让我等汗颜。”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叹息一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大家望去,只见说话的人乃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这个就有些出乎所有人所料。
赵国公不是应该跟纪王不睦么?而且这次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长孙家。
怎么这个时候竟然站出来替纪王说话了。
“赵国公所言甚是,纪王剿灭叛军本就是职责所在,此举确保了安西都护府的安定。
叛军报复谁都所料未及,不能怪纪王殿下。”李孝恭跟着附和。
“就是,老夫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可调查的,就是叛军的一次报复罢了。
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别说是安西,就是关内,哪年还没有个作乱邪教什么的。
这有什么奇怪的。
要怪也只能怪我们掉以轻心了,总以为相安无事,疏于防范。”
程咬金站起来,环顾四周,还特意看了一眼那些世家士族的人。
“对,安西叛军猖獗,我等其实都知道,只是一直以来叛军都不敢来骚扰我们,
所以我们疏忽了。
这次纪王殿下派兵围剿叛军,让他们狗急跳墙。
要我说这次他们的目标其实是纪王,只是纪王身边护卫太多,他们想要以此来调虎离山。
这件事也让纪王身陷险境。
事实很清楚有什么可调查的。”张亮起身跟着附和。
其他人也表示赞同,频频点头,他们刚刚已经妥协,跟李世民达成了协议。
王文成的事情是他们的错,纪王这次是为了找回场子,李世民已经保证恩怨以了,不会再有下次。
其实他们也是怕追究起来,纪王在对他们下手。
陛下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要保纪王,就算是治罪也不会太重。
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明白,追究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多说是削去爵位,这已经是罪重了。
死罪肯定是不可能。
削爵也是为了安抚各大势力,等过一段时间,顺便找个借口爵位又回来了。
可这样一来,纪王随后的报复他们可不一定承受得住。
纪王阴狠毒辣,没准找上谁家,长孙无忌家的二郎就是一个例子。
这玩意太卑鄙,从不正面与人交锋,就喜欢玩阴谋诡计。
各家的二代弟子里,哪个是这个货的对手?闹不好是要断子绝孙的。
数十位大唐的顶级贵族站出来给李慎站台,让世家士族的人有些发懵。
纪王什么时候人缘这么好了?
这些顶级全怪,各个位高权重,占据了朝堂上各部门的重要位置。
完全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
李世民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他只是看了一眼其他人,等候其他人的反应。
在场的除了世家,还有其他的势力。
他需要知道其他势力的态度。
派刑部大理寺去调查这件事,很有可能会调查出一些蛛丝马迹,这两个部门里面有世家士族的人。
李慎做事虽然严谨,但也不能保证天衣无缝,所以世家才一直想要请求派人调查。
他们其实也可以自己派人去调查,但这属于个人行为,没有法律效应。
李慎完全可以一口咬定是栽赃陷害。
只有官方的调查结果才有说服力,才能够作为指控李慎的有力证据。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也以为应该调查清楚才是。”
琅琊王氏的代表站起身。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不断有人起身行礼,表示赞同。
关拢八大家,除了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外,琅琊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等都发表了态度。
关中六姓柳,山东士族,江南士族,一下子站起来百十来人。
李世民眉头皱起,看的出来,这些人已经达成了联盟。
这对于上位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没有想到,经过李慎十年的折腾,这些人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能力。
可想而知若是太子继位以后,会遇到什么困难。
此刻李世民更加坚信心中的想法,必须要保下李慎,只有李慎才能够有胆量和实力来抗衡这些人。
李世民跟李慎多年来已经有了默契,李慎在外面祸害世家,李世民则是在内部扮演白脸,进行各种的安抚。
两人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怎么说也是父子连心,大家心知肚明。
李世民眉宇展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卿们言之有理,此事朕已经安排太子派人去调查,不过不久前纪王倒是派人送回来一份奏疏。
其中就有关于叛军袭击工坊的事情,还附上了他的猜测。
今天正好大家都在,不妨就说给你们听。”
说到这,李世民对着王德一摆手,王德立刻会意,拿出李慎写的书信开始大声的读了起来。
众人听的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些细节。
信中除了阐述那天的事情之外,还有李慎的判断,李慎在信中说,他到了西州以后便开始对叛军进行大肆围剿。
数月时间杀死叛军无数,捣毁西州内所有叛军的老巢,解救无数黎民百姓。
使得很多叛军被迫逃离,狼狈不堪。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所以叛军才会联合起来发起报复行动。
李慎还对此事深表内疚和悲痛,还说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使得叛军殃及池鱼,
还特别提到,本来这次的报复本应该是叛军对他的袭击,不过应该他身边有太多护卫,
所以叛军才会转移了目标。
整个内容充满了李慎的愧疚和自责,最后还是愿意帮助所有人重建工坊。
当王德读完信,全场 一片寂静。
不少家族有回来人,他们讲述的其实基本跟李慎说的一样。
这就包括李慎到了西州之后,大张旗鼓的开始对叛军进行围剿,而且成效显著。
很多人也有这个怀疑,是因为纪王对叛军的围剿,导致叛军的报复。
“唉~~~纪王果然仁义,此事说来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但纪王却因此而自责,
还要帮助我等重建工坊,如此仁义之心,我等还如此怀义,真是让我等汗颜。”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叹息一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大家望去,只见说话的人乃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这个就有些出乎所有人所料。
赵国公不是应该跟纪王不睦么?而且这次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长孙家。
怎么这个时候竟然站出来替纪王说话了。
“赵国公所言甚是,纪王剿灭叛军本就是职责所在,此举确保了安西都护府的安定。
叛军报复谁都所料未及,不能怪纪王殿下。”李孝恭跟着附和。
“就是,老夫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可调查的,就是叛军的一次报复罢了。
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别说是安西,就是关内,哪年还没有个作乱邪教什么的。
这有什么奇怪的。
要怪也只能怪我们掉以轻心了,总以为相安无事,疏于防范。”
程咬金站起来,环顾四周,还特意看了一眼那些世家士族的人。
“对,安西叛军猖獗,我等其实都知道,只是一直以来叛军都不敢来骚扰我们,
所以我们疏忽了。
这次纪王殿下派兵围剿叛军,让他们狗急跳墙。
要我说这次他们的目标其实是纪王,只是纪王身边护卫太多,他们想要以此来调虎离山。
这件事也让纪王身陷险境。
事实很清楚有什么可调查的。”张亮起身跟着附和。
其他人也表示赞同,频频点头,他们刚刚已经妥协,跟李世民达成了协议。
王文成的事情是他们的错,纪王这次是为了找回场子,李世民已经保证恩怨以了,不会再有下次。
其实他们也是怕追究起来,纪王在对他们下手。
陛下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要保纪王,就算是治罪也不会太重。
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明白,追究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多说是削去爵位,这已经是罪重了。
死罪肯定是不可能。
削爵也是为了安抚各大势力,等过一段时间,顺便找个借口爵位又回来了。
可这样一来,纪王随后的报复他们可不一定承受得住。
纪王阴狠毒辣,没准找上谁家,长孙无忌家的二郎就是一个例子。
这玩意太卑鄙,从不正面与人交锋,就喜欢玩阴谋诡计。
各家的二代弟子里,哪个是这个货的对手?闹不好是要断子绝孙的。
数十位大唐的顶级贵族站出来给李慎站台,让世家士族的人有些发懵。
纪王什么时候人缘这么好了?
这些顶级全怪,各个位高权重,占据了朝堂上各部门的重要位置。
完全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