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 南极旅游

 
  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
  一位大妈皱着眉头,满脸不悦地指责道:“你这家长怎么回事啊?
  孩子都尽力了,你还这么骂他,有你这么当家长的吗?”
  另一位年轻爸爸也附和道:“就是啊!
  比赛本来就有输有赢,你这么指责孩子,会给他造成心理阴影的。”
  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更是气愤地说:“你看看张医生,一直都在为孩子们着想。
  而你呢,只想着赢,一点都不懂得尊重孩子。”
  了了家长被众人指责得满脸通红,却依旧嘴硬道:“我这是为他好,他输了比赛还有理了?”
  这时,人群中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缓缓开口:“了了家长,你这想法可不对。
  孩子们的成长不是一场比赛能决定的,而且张医生研发的疫苗,这段时间大家都看在眼里,对孩子们健康确实有帮助。
  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相信张医生的为人。”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位年轻妈妈说道:“是啊,我家孩子用了张医生的疫苗后,身体明显比以前强壮了,感冒都少了。”
  一位大爷也笑着说:“张医生这么坦诚,把疫苗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告诉我们,这样的医生值得我们信任。”
  然而,人群中还是有个瘦高个男子提出了质疑:
  “比赛跑步只能说明孩子的运动能力,这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综合素质。
  我觉得还得进行跳远和铅球比赛,这样才能对两个孩子的综合素质有个综合评判。”
  小小家长听了,眉头一皱,说道:“你这不是故意刁难吗?
  孩子们还小,这么频繁地比赛,身体能吃得消吗?”
  瘦高个男子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怎么是刁难呢?
  我们只是想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的身体状况,看看这疫苗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
  了了家长一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说道:
  “对,就得再比,我就不信我家了了在其他方面还比不过他。”
  张岳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大家先别激动。
  虽然频繁比赛对孩子们身体有些负担,但为了能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疫苗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影响,也为了让两位家长心服口服,那就再比跳远和铅球吧。
  不过一定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做好热身运动。”
  众人来到了医院的另一片空地,这里已经摆放好了跳远用的沙坑和铅球。
  首先进行的是跳远比赛。
  两个孩子站在起跳线前,小小活动了一下手脚,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
  了了则有些紧张,不停地搓着双手。
  “开始!”随着张岳一声令下,小小快速助跑,然后猛地一跃,稳稳地落在了沙坑里。
  众人纷纷鼓掌,有人喊道:“小小跳得真远啊!”
  了了也不甘示弱,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助跑。
  可是在起跳的时候,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最后只跳出了很短的距离。
  了了家长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大声嚷道:“这地面太滑了,不算,重新比。”
  瘦高个男子也在一旁附和:“对,地面有问题,这比赛不公平。”
  小小家长气得满脸通红,说道:“你们怎么能这样?
  明明是自己孩子没跳好,还怪地面。”
  张岳走上前,严肃地说:“大家先别吵。这地面是经过检查的,没有问题。
  了了在起跳的时候自己没把握好,不能怪地面。
  不过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可以让两个孩子再跳一次,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了了家长虽然不情愿,但也只好同意。
  第二次跳远,小小依旧发挥稳定,再次跳出了不错的成绩。
  了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小心翼翼地助跑、起跳,终于跳出了比第一次好一些的成绩,但还是远远比不上小小。
  接下来是铅球比赛。
  两个孩子站在投掷区,小小拿起铅球,感受了一下重量,然后调整好姿势。
  了了看着小小的样子,心里有些发怵,但还是硬着头皮拿起了铅球。
  “投!”张岳一声令下,小小用力将铅球投了出去,铅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在了较远的地方。
  了了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投出了铅球,可铅球只飞出了一小段距离就落在了地上。
  了了家长看到这个结果,气得直跺脚,他冲着了了吼道:“你怎么这么没用,平时白练了。”
  周围的人再次纷纷指责了了家长:“你怎么又骂孩子,孩子已经很努力了。”
  “就是啊,你这样的家长太不合格了。”
  瘦高个男子也无言以对,默默地低下了头。
  张岳走上前,对着两位家长和众人说道:
  “通过这几场比赛,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孩子们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通过几场比赛来评判。
  而我们的疫苗,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虽然它可能不是完美的,但我们会不断改进,确保它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质疑。”
  小小的家长走上前,对着张岳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张医生,谢谢您。
  通过这次比赛,我更相信您的疫苗了,也相信您是为了孩子们好。”
  了了家长也红着脸,走到张岳面前,低声说道:
  “张医生,对不起,我之前错怪您了,还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请您原谅我。”
  张岳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孩子们能健康成长,这些都不重要。”
  周围的人纷纷鼓掌,对张岳表示敬佩和感谢。
  从那以后,张岳研发的疫苗得到了更多人的信任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孩子受益于他的科研成果。
  詹苏苏朝张岳竖起大拇指:“你可真厉害,连这种疫苗都能研发出来。”
  张岳微微一笑:“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詹苏苏问:“接下来你还打算研究哪方面的医学课题?”
  谁知张岳摇摇头:“医学课题让医学团队的人管吧,我想好好休息休息。”
  詹苏苏一愣:“休息休息?也好,这段时间你的确累了。”
  张岳点点头:“所以我想去一趟南极,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去南极?我?”
  “对,你如果不愿意,我就找别人了。”
  詹苏苏忙道:“当然愿意,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张岳笑着拍了拍詹苏苏的肩膀:“咱们先准备准备,大概半个月后出发。
  不过去南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得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詹苏苏兴奋地点点头:“没问题,我都听你的安排。不过去南极要做些什么准备呀?”
  张岳思索片刻说道:“首先得准备专业的防寒装备,南极那地方冷得要命,普通的羽绒服可扛不住。
  还有防滑的雪地靴,在冰面上走路得小心,不然很容易摔倒。
  另外,还得带上高能量的食物,那边物资匮乏,得保证咱们有足够的体力。
  对了,还得办理相关的签证和手续,联系靠谱的科考船或者旅行团。”
  接下来的半个月,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跑遍了各大户外用品店,挑选最合适的防寒装备。
  张岳对装备要求极高,每一件都要仔细检查,确保质量过硬。
  詹苏苏则负责整理行李,把各种物品分类打包,还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品。
  在办理签证和联系旅行团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有一家旅行团原本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临近出发前突然说船只出了问题,无法按时出行。
  这可把两人急坏了,詹苏苏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呀,都准备得差不多了,难道去不成了?”
  张岳安慰道:“别急,咱们再找找其他旅行团。我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
  于是,两人又开始四处打听,终于在出发前一周联系上了一家靠谱的科考旅行团。
  团长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探险家,他拍着胸脯保证会带他们安全地游览南极。
  终于,出发的日子到了。
  两人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前往南极的科考船。
  船在海上航行了几天后,逐渐靠近了南极大陆。
  当那片洁白无瑕的世界出现在眼前时,詹苏苏兴奋得跳了起来:“哇,太美了,这就是南极啊!”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下船登陆时,突然遇到了暴风雪。
  狂风呼啸着,吹得人站不稳脚跟,雪花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
  船长紧急下令:“大家先回船舱,暴风雪太大了,现在登陆太危险。”
  詹苏苏有些失落地说:“好不容易到了,却不能下去,真可惜。”
  张岳笑着说:“安全第一,等暴风雪过了再说。这也是南极的魅力所在,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在船舱里等待了几个小时后,暴风雪终于停了。船长通知大家可以登陆了。
  两人穿上厚厚的装备,小心翼翼地走下了船。他们在冰面上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突然,詹苏苏指着远处喊道:“张岳,你看那是什么?”
  张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群企鹅正摇摇摆摆地朝他们走来。
  詹苏苏兴奋地跑过去,想和企鹅近距离接触。张岳连忙喊道:“小心点,别惊吓到它们。”
  就在这时,一只调皮的企鹅突然冲向詹苏苏,詹苏苏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张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看来这只企鹅很喜欢你呢。”
  詹苏苏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笑着说:“它太可爱了。”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科考站,和科考人员交流,了解了很多关于南极的知识。
  然而,好景不长,在返回船上的途中,詹苏苏不小心扭伤了脚。
  她疼得皱起了眉头:“哎呀,好疼啊。”
  张岳赶紧扶住她:“别着急,我先看看伤势。”
  他小心翼翼地脱下詹苏苏的雪地靴,发现脚踝已经肿了起来。
  张岳皱着眉头说:“这伤得不轻,得赶紧回船上处理。”
  可是,此时他们离船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冰面很滑,背着詹苏苏走很困难。
  张岳想了想,对詹苏苏说:“你抓着我的肩膀,我扶着你慢慢走。”
  詹苏苏有些担心地说:“这样你会很累的。”
  张岳坚定地说:“没关系,我能行。”
  就这样,张岳一步一步艰难地扶着詹苏苏往船上走。
  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张岳始终没有放弃。
  终于,他们回到了船上。船上的医生为詹苏苏处理了伤口,告诉她需要休息几天才能恢复。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岳一直细心地照顾着詹苏苏。
  他每天为詹苏苏送饭,陪她聊天解闷。
  詹苏苏感动地说:“张岳,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岳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你就安心养伤,等伤好了,咱们再好好玩。”
  几天后,詹苏苏的伤势在张岳的悉心照料下,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她兴奋地在船舱里蹦蹦跳跳:“张岳,我感觉我完全好啦,咱们可以继续去探险啦!”
  张岳笑着点点头:“行,不过还是得小心点,别太剧烈运动。
  咱们这次去更深入的地方看看。”
  两人再次穿上厚重的防寒装备,踏上了南极的冰原。
  这一次,他们朝着一个之前从未探索过的山谷进发。
  一路上,詹苏苏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不停地拍照,还时不时捡起一些奇特的冰块研究。
  “张岳,你看这块冰,里面好像有气泡,就像一个水晶球。”
  詹苏苏举着冰块,眼睛亮晶晶地说道。
  张岳凑过去看了看:
  “这可能是水在结冰过程中包裹了空气形成的,在南极这种特殊环境下,就形成了这样独特的景象。”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片巨大的冰川前。
  冰川高耸入云,表面光滑而又神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幽蓝色的光芒。
  詹苏苏惊叹道:“哇,这冰川太壮观了,感觉就像一座巨大的蓝色城堡。”
  张岳也感慨道:“是啊,南极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不过咱们得小心点,冰川有时候会有崩塌的危险。”
  正当他们欣赏着冰川的美景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
  张岳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大声说道:
  “不好,可能是暴风雪要来了,咱们得赶紧找个地方躲避。”
  詹苏苏有些惊慌地问:“那咱们往哪儿躲啊?”
  张岳迅速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小型的冰洞,他拉着詹苏苏的手说:“快,往那个冰洞跑。”
  两人拼命地朝着冰洞跑去,狂风在他们身后呼啸着,吹得他们几乎站不稳脚跟。
  雪花像子弹一样打在他们的脸上,生疼生疼的。终于,他们跑进了冰洞。
  詹苏苏靠在冰壁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吓死我了,这暴风雪来得太突然了。”
  张岳一边拍着身上的雪,一边说:“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这就是它的厉害之处。
  不过好在咱们找到了这个冰洞,先在这里避一避。”
  然而,他们刚在冰洞里站稳脚跟,就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要糟糕得多。
  暴风雪越来越猛烈,狂风裹挟着巨大的冰块不断地撞击着冰洞的洞口,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冰洞里的温度也在急剧下降,詹苏苏冻得瑟瑟发抖,牙齿不停地打颤:
  “张岳,我好冷啊,这冰洞会不会被冰块撞塌啊?”
  张岳紧紧地抱住詹苏苏,试图用自己的体温给她一些温暖:“别害怕,咱们的装备能抵御一定的寒冷。
  这个冰洞看起来还挺坚固的,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危急。
  冰洞的洞口被越来越多的冰块堵住了,光线越来越暗,空气也变得稀薄起来。
  詹苏苏感到呼吸困难,她虚弱地说:“张岳,我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张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很可能会被困在这里,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张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对詹苏苏说:“苏苏,你在这儿别动,我去看看能不能把洞口清理一下,让空气流通起来。”
  詹苏苏紧紧抓住张岳的胳膊:“不要,外面太危险了,你别去。”
  张岳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放心,我会小心的。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想办法出去。”
  张岳拿起随身携带的冰镐,小心翼翼地朝着洞口走去。
  当他靠近洞口时,一股强大的气流扑面而来,差点把他吹倒。
  他紧紧地抓住冰壁,用冰镐一点点地清理着洞口堆积的冰块。
  可是,每清理一点,就有更多的冰块被狂风卷过来堵住洞口。
  张岳累得满头大汗,双手也被冰镐磨得鲜血淋漓,但洞口依然没有明显的扩大。
  詹苏苏在冰洞深处看到张岳艰难的样子,心急如焚。
  她突然想起自己背包里还有一些绳索和工具,也许能帮上忙。
  她不顾寒冷,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背包,拿出绳索和工具,朝着洞口走去。
  “张岳,我来帮你。”詹苏苏大声喊道。
  张岳看到詹苏苏过来,着急地说:“你过来干什么,这里太危险了,快回去。”
  詹苏苏坚定地说:“不,我要和你一起面对。
  咱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出去的。”
  詹苏苏把绳索的一端系在冰洞里的一个坚固的冰块上,另一端系在自己和张岳的身上,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狂风刮走。
  然后,她拿起另一把冰镐,和张岳一起清理洞口。
  两人齐心协力,一点点地扩大着洞口。
  然而,暴风雪似乎故意和他们作对,不断地加大威力,冰块像雨点一样砸在他们身上。
  突然,一块巨大的冰块从上方掉落下来,朝着詹苏苏砸去。
  张岳眼疾手快,一把将詹苏苏推开,自己却被冰块砸中了肩膀。
  詹苏苏惊恐地大喊:“张岳,你怎么样了?”
  张岳咬着牙说:“我没事,别管我,继续清理洞口。”
  詹苏苏看着张岳受伤的肩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但她知道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她强忍着泪水,继续和张岳一起与暴风雪抗争。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洞口终于被清理出了一条小小的缝隙。
  新鲜的空气涌了进来,詹苏苏和张岳都感到一阵舒畅。
  但他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彻底打通洞口,才能安全离开。
  此时,他们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手脚也冻得麻木了,但他们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用冰镐清理洞口。
  又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最后一块顽固冰块的掉落,洞口终于被彻底打通。
  狂风依旧呼啸,但两人已经能够勉强站稳身子。
  张岳和詹苏苏相互搀扶着,艰难地从冰洞中爬了出来。
  然而,当他们望向四周。
  原本熟悉的科考船和旅游团的旗帜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白茫茫一片的冰雪世界,狂风卷着雪粒,模糊了所有视线。
  “张岳,咱们和旅游团失联了,这可怎么办啊?”
  詹苏苏的声音带着哭腔,身体止不住地颤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恐惧。
  张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拍了拍詹苏苏的肩膀,说道:
  “苏苏,别慌。咱们先找个地方避避风,然后慢慢想办法。
  在南极,慌乱只会让情况更糟。”
  两人拖着疲惫且伤痕累累的身躯,在冰原上艰难地寻找着可以躲避的地方。
  幸运的是,在不远处他们发现了一个被冰雪半掩的小型冰屋,看起来像是之前科考人员留下的临时住所。
  两人赶紧钻了进去,冰屋虽然简陋,但至少能阻挡一部分狂风,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安全。
  “张岳,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啊?没有旅游团,咱们怎么回去啊?”
  詹苏苏蜷缩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无助。
  张岳坐在她旁边,思考了片刻后说道:“苏苏,咱们现在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生存。
  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咱们得先解决食物、水和保暖的问题。
  然后,再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看能不能联系上外界。”
  詹苏苏点点头,但脸上的担忧依旧没有消散:
  “可是咱们带的食物和水都不多了,而且这南极上哪儿去找更多的食物和水啊?”
  张岳看了看背包里仅剩的一些高能量压缩饼干和一小瓶水,说道:
  “食物方面,咱们得节省着吃。
  这些压缩饼干能提供不少能量,咱们每天少吃一点,应该能撑一段时间。
  至于水,南极到处都是冰,咱们可以想办法把冰融化成水。”
  “可是怎么融化冰啊?咱们又没有加热的工具。”詹苏苏皱着眉头问道。
  张岳四处看了看,发现冰屋里有一些之前留下的金属容器和一块太阳能板碎片。
  他眼睛一亮,说道:“有了,咱们可以用这个金属容器装冰。
  然后把太阳能板碎片利用起来,虽然效率不高,但在白天有阳光的时候,应该能慢慢把冰融化成水。”
  说干就干,张岳和詹苏苏一起把金属容器找了出来,装满冰块,然后将太阳能板碎片放在容器旁边,调整好角度,尽可能多地接收阳光。
  在等待冰融化的过程中,两人开始检查身上的装备。
  张岳的肩膀被冰块砸伤,伤口还在流血,詹苏苏的脚踝虽然已经恢复了一些,但走起路来还是有些疼痛。
  他们用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简单处理了伤口,然后靠在冰屋的墙壁上休息。
  “张岳,你说咱们能等到救援吗?”詹苏苏轻声问道,声音有些微弱。
  张岳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苏苏,一定能。
  咱们要保持信心,只要咱们积极想办法,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而且,旅游团发现咱们失联后,肯定会派人四处寻找咱们的。”
  不知过了多久,金属容器里的冰终于融化成了一小半容器水。
  两人小心翼翼地把水分着喝了,虽然水量不多,但却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生机。
  “接下来,咱们得想办法解决食物的问题了。”
  张岳看着背包里所剩无几的压缩饼干,眉头紧锁。
  詹苏苏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些企鹅,说道:
  “张岳,咱们能不能抓企鹅来吃啊?这南极上企鹅好像挺多的。”
  张岳摇了摇头,说道:“苏苏,企鹅是南极的保护动物,咱们不能伤害它们。
  而且,在南极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的行为,咱们不能这么做。”
  “那怎么办啊?没有食物,咱们迟早会饿死的。”詹苏苏着急地说道。
  张岳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苏苏,你还记得咱们之前看到的一些海藻吗?
  在南极的海边,可能会有一些可食用的海藻。
  虽然味道可能不太好,但至少能补充一些营养。
  咱们可以去海边找找看。”
  詹苏苏有些犹豫:“可是去海边会不会很危险啊?
  这南极的天气这么恶劣,而且咱们对周围的环境也不熟悉。”
  张岳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道:“苏苏,咱们没有别的选择了。
  待在这里等死不如出去拼一拼。
  咱们小心一点,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两人穿上厚厚的防寒装备,小心翼翼地走出了冰屋。
  外面的狂风依旧猛烈,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他们沿着之前走过的路线,朝着海边艰难地前行。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隐藏在冰雪下的裂缝和冰洞,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
  终于,他们来到了海边。
  海边的景象让他们有些震惊,巨大的冰块漂浮在海面上,海浪不断地拍打着岸边,溅起高高的水花。
  张岳和詹苏苏在海边仔细地寻找着可食用的海藻。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些绿色的海藻。
  “张岳,你看,这些海藻能吃吗?”詹苏苏兴奋地举起手中的海藻问道。
  张岳接过海藻,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说道:“这些海藻看起来应该是可食用的。
  不过咱们还是先少吃一点,看看有没有不良反应。”
  两人小心翼翼地吃了一些海藻,刚开始觉得味道有些怪,但为了生存,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咽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这才放心地多吃了一些。
  “张岳,虽然这些海藻能吃,但也不能一直靠它们啊。
  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詹苏苏说道。
  张岳点点头,说道:“你说得对。
  咱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制作一个简易的求救信号装置。
  我记得咱们背包里有一些反光镜和彩色布料,可以用它们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两人回到冰屋,开始动手制作求救信号装置。
  他们把彩色布料剪成一些醒目的形状,然后用绳子绑在冰屋的周围。
  接着,他们拿着反光镜,在有阳光的时候,不断地朝着不同的方向反射光线,希望能被远处经过的飞机或船只发现。
  然而,几天过去了,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救援的回应。
  食物和水越来越少,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詹苏苏开始有些绝望了,她整天坐在冰屋里,一言不发,眼神呆滞。
  “苏苏,别这样。咱们不能放弃希望。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咱们就要坚持下去。”张岳坐在她旁边,安慰道。
  詹苏苏抬起头,看着张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张岳,我感觉我快撑不下去了。咱们是不是真的要死在这南极了啊?”
  张岳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道:“苏苏,不会的。
  咱们一定要相信,救援很快就会来的。
  你想想,咱们经历了那么多困难都挺过来了,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咱们再坚持一下,好吗?”
  在张岳的鼓励下,詹苏苏重新振作了起来。他们继续节省着食物和水,每天坚持用反光镜反射光线发出求救信号。
  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有一次,张岳在冰原上发现了一些被冻死的磷虾。
  他兴奋地把磷虾捡了回来,和詹苏苏一起分享。
  “张岳,这些磷虾能吃吗?”詹苏苏有些担心地问道。
  张岳笑着说:“苏苏,磷虾是南极常见的生物,而且营养丰富。
  这些磷虾虽然被冻死了,但应该是可以吃的。咱们先尝尝看。”
  两人小心翼翼地吃了一些磷虾,发现味道还不错。从那以后,磷虾成了他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求生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
  有一天,当张岳像往常一样拿着反光镜反射光线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在移动。
  他兴奋地大喊起来:“苏苏,你快看,那边好像有东西在动,会不会是救援人员来了?”
  詹苏苏赶紧跑到张岳身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远处有一个小黑点正在慢慢地靠近。
  两人激动得跳了起来,他们拼命地挥舞着手中的彩色布料,大声呼喊着:
  “救命啊!我们在这里!”
  随着小黑点越来越近,他们终于看清了,那是一架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