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刘据与刘裕
建康城外,连绵数十里的明军大营如同蛰伏的巨兽。
戚继光端坐中军大帐,接连传来的捷报并未让他冷峻的面容有丝毫松动。
“报——!周瑜、陆逊二位将军已焚尽玄武湖水网,水寨防线彻底瓦解。”
“报——!张角将军携黄金力士攻破新亭,桓温自焚于城楼。”
“报——!冉闵将军生擒萧摩柯,刘关张趁势破城,萧道成死于刘备雌雄双股剑之下。”
“报——!俞大猷将军率虎骑已攻破朱雀门,陈霸先遁走。”
最后一道防线告破的消息传来,帐内诸将脸上难掩振奋。
数月血战,连破强敌,终于将这禁区第一雄城的外壳彻底敲碎。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喧嚣即将沸腾之际,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响起,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躁动:
“诸位将军,且慢。”
众人目光汇聚,只见诸葛亮羽扇轻摇,深邃的目光越过沙盘上那已被赤红旗帜完全覆盖的建康城模型,投向那深邃的未知之处,眉头微蹙:
“建康城虽破,然其内里,恐非坦途。”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司马懿也缓缓点头,声音低沉如铁:
“孔明兄所言极是。”
“东厂、锦衣卫最后传出的零星密报,皆言城中……尸臭冲天,异于寻常战场腐气。刘裕经营多年,岂能无后手?”
“刘裕退守孤城,困兽犹斗,焉知这敞开的城门,不是引我入瓮的毒饵?”
“孔明与仲达之言,正合我意。”
戚继光霍然起身,甲叶铿锵,目光如电扫过帐内诸将。
“刘裕与戾太子,绝非束手待毙之辈。”
“破城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凶险,恐怕就在这看似唾手可得的城内。”
“若大军贸然涌入,一旦陷入其布置的绝地,或遭不死人毒疫暗算,后果不堪设想。”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按在建康城中心:
“故此,当以精锐为先锋,先行入城,探明虚实,扫清障碍,确认无虞后,主力再行进驻。”
“此先锋之责,非勇猛善战、洞察敏锐者不可担之。”
“本帅当亲率精锐,为大军前驱。”
“不可!”
秦良玉的声音带着一丝虚弱却异常坚定。
她被亲卫搀扶着,脸色依旧苍白,嘴角的血迹已干涸,但眼神却亮得惊人,正挣扎着要站起。
“戚帅身为主帅,岂可轻涉险地?末将愿……
“秦将军!”
戚继光断然打断她,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他快步走到秦良玉面前,解下腰间佩剑,双手郑重地捧到她面前:
“汝力挽狂澜,破敌江防,已立不世奇功,更因此重伤未愈。此刻,非汝逞强之时。”
他的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最终落在秦良玉苍白的脸上,沉声道:
“大军调度,全局掌控,此乃帅责。”
“城外大军,需一沉稳之将统领,稳守战果,随时接应。此重任,非你秦良玉莫属!”
秦良玉看着那柄沉甸甸的帅剑,又望向戚继光决然的眼神,胸口起伏,最终咬牙接过佩剑:
“末将秦良玉,谨遵帅令!必守好大营,静待戚帅凯旋!”
诸葛亮上前一步,羽扇轻点沙盘上建康城中心:
“戚帅入城,万万小心。若遇诡谲难辨之处,或见……非人力可及之邪祟,当以保全精锐、探明情报为先。”
“亮与仲达会密切关注城中气机变化,随时策应。”
闻言,戚继光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走出营帐。
建康城内,死寂得令人窒息。
戚继光率领亲卫精锐,策马踏入这座刚刚被战火蹂躏的都城。
街道两旁,屋舍残破,烟火未熄,无数的景观遍布建康城。
不多时。
建康皇宫那巍峨却残破的宫墙出现在眼前。
宫门早已破碎不堪,俞大猷的虎骑、冉闵的悍卒、刘关张的义从、黄巾的精锐,已如数支利箭,汇聚于宫门广场。
这几支兵马都不多,显然都和戚继光的想法是一样的。
“元敬。”
俞大猷一身浴血,战甲上布满刀痕箭孔,策马迎来,声音依旧洪亮,却难掩疲惫。
“皇宫外围零星抵抗已肃清,陈霸先那厮遁走不知去向。”
戚继光点点头,目光越过众人,投向那洞开的、幽深如巨兽之口的皇宫正殿大门。
无需言语,所有将领的目光都凝聚于此,最后的决战之地。
无需号令,各支精锐默契地组成锋矢阵型,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混合着甲叶摩擦的铿锵,一步步踏入那弥漫着浓郁死气与不祥的宫殿。
穿过幽深的前殿回廊,越过一片狼藉的广场,终于抵达了皇宫的大殿。
殿门大开。
殿内光线昏暗,仅凭几支摇曳的残烛勉强照亮。
曾经金碧辉煌的大殿,如今蛛网遍布,梁柱倾颓,处处是刀劈斧砍、火烧烟熏的痕迹。
然而,就在这片破败景象的中心,在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御座之前,两道身影静静地矗立着。
左侧一人,身着战甲,身形高大魁梧,威武不凡,正是刘裕!
而右侧那人身形略显单薄,穿着一身早已褪色、式样古旧的大汉皇袍,面容苍白得不见一丝血色,五官轮廓依稀能辨出几分曾经的清秀,但如今只剩下一种非人的冰冷与僵硬。
他的皮肤如同覆盖了一层薄薄的蜡,毫无生机。
最为可怖的是他的眼睛——深陷的眼窝中,两点幽绿色的光芒如同鬼火般跳跃燃烧。
没有任何人类的情感波动,唯有俯视蝼蚁般的漠然,以及一种沉淀了数百年的、深入骨髓的怨毒与戾气。
戾太子——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