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邺城之议
可楚军种种布置,却根本没有继续前来攻城。
一连僵持四五天之后,张合终于按耐不住,增派斥候出城打探!
楚军骑兵在城外巡防,根本就不分白天黑夜。
可白天时候,一旦城内有人出城,立马就被直接看到。
所以曹军斥候,也只能趁着夜色掩护悄悄摸向楚军大营!
但是在楚军斥候全力反击追之下,张合调派的一众人手,只有两名斥候最终成功退回城内!
建安十七年,四月初五,邺城。
太守府议事大厅之中,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两名斥候正在汇报军情。
张合沉声道:“敌军大营之中,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几天以来,张合就看到楚军士卒一直在城外操练。
偶有闲暇时候,就调动斥候顺着四周仔细查探。
看起来好像是在寻找城池防御破绽,可实际上根本没有派兵攻城!
最开始的时候,张合以为高顺上回夺门失败。
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寻到破绽之后再动手。
可一连数日下来,敌军好像对于攻城之战根本不着急!
这一下,张合这边反而有些坐不住了!
兵临城下而不攻,高顺这是什么手段?
斥候抱拳道:“敌军大营之内,也无甚变故。”
“灯火通明,营寨稳固。”
“我们刚刚摸到外围,就已经被守营卫士发现了!”
“一番激战之下,咱们折了好几个兄弟。”
“我们俩,我们俩是冲在后面,没有直面敌军。”
“所以这才趁着夜色掩护,悄悄逃了回来!”
张合治军严谨,一旦发现斥候所言不对,必然重重责罚!
所以他们俩倒也不敢瞎说,只能坦白交代!
反正摸到敌营附近的时候就被人家发现了,继续向前又能如何?
拢共七八个斥候,根本不够楚军守卫塞牙缝的!
行踪暴露之后火速撤离,这也是正常操作。
张合沉声道:“难道敌军大营,就没有任何蹊跷之处?”
旁边一名斥候抱拳道:“属下无能,并未靠近楚军大营。”
“不过敌军大营之中,好像确实有些不同。”
张合立马精神一振:“有何不同?”
斥候略显迟疑道:“好像,好像敌军大营之中人数变少了!”
“敌军南下之时,高顺亲自领兵十万人直奔邺城。”
“按说敌军大营之中,肯定也是人声鼎沸。”
“可远远看过去,好像只有火光照耀,并没有太多人声!”
斥候这么一说,吕常立即接口道。
“将军,末将其实也有这个感觉!”
“咱们从城头之上看过去,敌军营寨不减,旗号不变。”
“可实际上敌军出城操练,好像最多只有一两万人。”
“其余那些士卒,都去了何处?”
两人这么一说,曹凌顿时神色大变!
“该不会是高顺眼看着邺城难攻,所以干脆放弃攻打城池,直接带上主力大军准备渡河南下了?”
“至于城外兵马,不过是减兵不减灶,故意迷惑我军?”
曹凌这么一说,场中其余诸将也是立马神色各异!
冀州九郡,本来就已经被楚军拿下大半!
区区一座邺城而已,只要想办法绕过去,自然就能从别处渡河!
如果楚军主力已经转移,曹凌这个猜测还真有可能!
但是张合立即摇头道:“局势未明,曹府君不可随意论断!”
曹凌颇为激动道:“这还有何不明?敌军主力如果尚在,为何不继续前来攻城?”
“就算他们不敢投入重兵,至少也能利用投石机慢慢轰击城墙。”
“或者日夜袭扰,想办法扰乱我军再趁机突袭!”
“可现在敌军在城外引而不发,这就说明他们兵力不足,根本没办对邺城发起强攻!”
“如此一来,敌军主力除了准备渡河又能去往何处?”
以天下局势而言,用屁股想都知道楚军接下来会肯定会南渡黄河!
冀州楚军几十万人云集,不打邺城,只有渡河南下这一种可能了!
张合沉声道:“在我军斥候探明情况之前,任何胡乱揣测,都有可能会中了敌军诡计!”
“本将也知道曹府君心急,可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自乱方寸!”
吕常叹息道:“可我军斥候,已经被楚军骑兵全力封锁!”
“咱们连近在咫尺的楚军大营情况如何,都摸不清楚。”
“黄河北岸是什么情况,就更不清楚了!”
吕常也知道,想要查明敌军主力何在,肯定要派人出城直奔黄河。
但城外骑兵早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本部斥候根本冲不出去。
就算舍命向前冲出去了,如何突破敌军封锁重新杀回来?
楚军骑兵围城断绝内外这一招,根本破不了!
曹凌颇为激动道:“不行!如果楚军主力舍了邺城不打。”
“咱们继续困守城中,岂不是毫无作用?”
“眼下之局,咱们必须想办法牵制敌军渡河!”
身为曹家之人,曹凌当然知道楚军渡河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此时此刻,他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但是张合冷声道:“城中守军满打满算,不过万人左右!”
“可楚军主力一旦渡河,冀州兵力相加,至少二十万人以上!”
“就凭咱们这么点人手,如何牵制敌军渡河?”
“而且话说回来,曹府君难道就不觉得,这有可能是敌军诡计?”
张合这么一说,曹凌也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盯着他开口道:“张将军此言何意?”
曹凌确实不希望楚军主力南下渡河,但是张合说的一样有道理。
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大了!
正面抗衡,这一万守军就算全杀出去,也不够人家一个冲锋!
张合沉声道:“高顺带兵赶到之后,立即发起试探性进攻。”
“但是一连试探好几天,根本没发现邺城防御破绽。”
“所以本将假装投降,立马就能吸引高顺亲自带兵前来!”
“城门一战过后,敌军很清楚邺城不好强攻。”
“所以此时局面,有没有可能,是高顺想要故意虚张声势以退为进,将我军给引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