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杨东的公开课!

 2011年6月1日。

  东街镇事件彻底平息解决。

  今天是儿童节。

  上午九点,县委书记杨东等一行县领导,到访庆和县第一人民小学。

  不仅是过来查验新教学楼的建成,也是参加六一儿童节的相关活动。

  上午,观看学生们进行的六一儿童节演出。

  中午,杨东等人在学校食堂就餐。

  下午一点五十。

  校方为杨东准备了一堂公开课,杨东以‘临时教师’的身份,上台讲课。

  这并非是杨东临时起意,也不是学校溜须拍马,而是传统。

  这个传统,已经保持三十年了。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县委书记或者县长,都要来学校进行公开课讲演。

  到了今年,杨东自然也不例外。

  公开课自然不能用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难不成杨东要带他们学加减乘除吗?

  所以校方准备的是六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十三四岁了。

  现在的学生,上学比较晚,远不如后世三四岁就上学。

  这个时代的学生,七八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已经十三四岁了。

  十三四岁的小学生,已经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和是是非非,而且正是思想观念的塑造时期。

  他们会因为染黄毛酷帅,而去尝试。

  他们会因为校外混混有钱,而跟着效仿。

  他们也会因为获奖而有荣誉感。

  可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一块橡皮泥,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

  庆和县第一人民小学,简称“县一小”

  这个学校是全县重点小学,学生的成绩都比较优秀,从这个小学走出去的孩子,无论是上初中还是高中,学习成绩都是中前列,不管去哪里读书都是一样。

  而且这个小学的老师里面,还有十几个是刚大学毕业回来的青年教师,实习教师,特岗教师。

  他们都是十几年前从一小毕业的老学长了,大学之后,他们回到了母校,选择教书。

  去年的时候,杨东还是副县长的时候,批了五百万给一小,用于建新的教学楼和新的硬件设备,提升软件设施。

  崭新的六层楼,就坐落于老一小的对面,只等下半学期,也就是八月份开学,学生们就可以搬进去了。

  而且同样新的还是操场,有塑胶跑道,有草坪,还有篮球场和排球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受到面积的约束,没办法建足球场。

  六年一班,是全校最优秀的班级,没有之一。

  因此,今天杨东的这节公开课,就放在六年一班。

  六年一班,48个学生,21个男生,27个女生。

  大概只有东北地区,是男女最为均衡的比例,甚至女生比男生多一点。

  六年一班的教室内。

  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校方其他领导,包括班主任,全部在后面坐着。

  只不过他们此刻坐的有些不安心,有些紧张忐忑,毕竟前面讲台站着的是县委书记啊,可不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下午两点整,上课铃声响起。

  杨东穿着白衬衫黑裤子,踩着铃声,准时走了进来。

  重回校园,尤其是小学,杨东觉得陌生,又觉得很新奇。

  “起立!”

  班长喊了一嗓子,全班48个学生全部起立。

  “老师好~”

  杨东站在讲台前,望着台下的祖国花朵,脸上带着笑意。

  “同志…同学们好,请坐!”

  杨东摆了摆手,示意学生们坐下。

  学生们老老实实的坐下。

  以往坐在最后两排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敢拽女生头发了,也不敢趴着睡觉了。

  不仅仅是校方领导都在后面。

  更因为今天讲课的是县委书记。

  他们对县委书记,或许还没什么概念,只知道是整个县的大官,是可以把他们心中的英雄‘黄毛哥’关进监狱的存在。

  就连民警都要对人家毕恭毕敬,牛逼克拉斯的人物啊。

  而家里面是干部家庭的孩子,对县委书记的理解,就更到位了,知道这位是全县的大领导。

  一小既然是全县最好的小学,那么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孩子,肯定都是全县家庭背景最好的一批。

  也有贫困生,也有农村孩子,不过比例不高,48个里面,只有7个是农村背景。

  杨东拿起白色粉笔,在黑板上面写了两个大字,假如。

  今天他要讲的就是这个课题,假如。

  “同学们,发动一下你们的脑筋,发散一下你们的思维,好好想一想,假如什么?”

  杨东满脸笑意的望着大家伙,问道。

  坐在前面两排的多数为女生,女同学居多。

  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小学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往往是女孩子。

  但是到了初中甚至高中之后,男生的优势就逐渐体现出来了。

  杨东的问题一出,立马就有第一排的一个双马尾的女生举手。

  “这位同学!”

  杨东指了指她。

  双马尾的女生站起身来,声音清脆有力的回答:“假如我能考入清华大学,我一定是家里人的骄傲!”

  好志向…

  杨东点了点头,朝着女生摆手:“坐下吧,这是很好的理想,你一定能成功!”

  “还有谁能回答?”

  杨东继续问下去。

  有了第一个,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就可以飞到天上,俯瞰大地。”

  “假如我捡到一百万,我就可以给我妈妈治病。”

  “假如…”

  十几个学生都举手回答了。

  杨东的提问,也就到此结束。

  随即,杨东拿起红色粉笔,在黑板的假如后面,又写了两个字。

  世界!

  假如,世界。

  “这回谁有想法?”

  杨东继续问下去。

  第一个举手的,还是第一排双马尾女生。

  “假如世界是一幅画,我们就是这幅画里的一点色彩。”

  这个女生的答案,往往出其不意。

  “假如世界爆炸了,我就可以变成迪迦,把我家人带到太空生活。”

  “假如世界另一头有另一个我,我想对他说,不要上学。”

  哈哈哈…

  学生们都忍不住笑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也越发的轻松。

  但是坐在最后面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却眉头紧皱,不知道杨东要讲什么。

  假如,世界?

  这是一个哲学课?还是一个思想课?或者语文课?

  杨东见时候差不多了,他拿起蓝色粉笔,在假如世界后面,继续写了几个字。

  假如世界发生战争,而你二十岁了,你能做什么?

  最后一行字,比较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命题。

  这一排字,让学生们陷入沉默,好学生开始努力思考,坏学生也是一样。

  在杨东这里,其实没什么好坏学生之分,无非是在学习上面没有天赋与耐心而已,不代表今后成就就低人一等。

  思考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最后一排的校方领导和老师们,也都在思考杨东的这一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