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蜕变

钟跃民去当兵。

他和张海洋、袁军都是顽主,都不安分。

张海洋和袁军新兵训练期间闹事,是刺头。

钟跃民也不例外。没几天,就因为打架,被关禁闭。

新兵入伍要先训练三个月,之后下连队。

三个月中,钟跃民训练之余,给秦岭写信了。

只是,秦岭收到信后,大哭了一场,没有回信。

为什么?

因为秦岭知道,她跟钟跃民,基本没可能了。

两个人情况不一样,都有各自的路要走,但两条路基本没有交集。

如果,钟跃民不当兵。

如果,钟跃民当兵的同时,还找人带着秦岭一起当兵。

那么,钟跃民和秦岭还有在一起的可能。

但,没有这些如果。

两个人就这样分了。

秦岭不像周晓白那样执着,秦岭放弃了。

但钟跃民却不想放弃。

秦岭是钟跃民的第一个女人。

男人对第一个女人总是记忆犹新,总是忘不掉。

钟跃民能轻易对周晓白说:“我们分手。”

却无法对秦岭说分手。

也无法接受秦岭的‘沉默’。

钟跃民还希望跟秦岭保持男女朋友关系。

哪怕现在见不了,还希望有以后。

原因就是:两人打了一架,有了关系。

连续去了三封信,始终收不到秦岭的回信。钟跃民只能拜托郑桐,去白店村当面问问秦岭。

郑桐到了白店村。见到李奎勇,随意打个招呼。

钟跃民没给李奎勇写信。

钟跃民只惦记秦岭,李奎勇什么的,钟跃民还是忘了。

难道钟跃民不知道: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吗?

“跃民托我问你,为什么不给他回信?”郑桐问秦岭。

“我不想回信。”秦岭冷冷的说。

她不是不想回信,是她觉得和钟跃民没有未来。

在郑桐的追问下,秦岭解释:“我承认我喜欢钟跃民。

但我们两个人不会有结果的。

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谁也帮不了谁,你明白吗?”

秦岭这句话,有点意思。

也许在钟跃民刚离开时,秦岭还有点奢望。

奢望什么呢?

奢望钟跃民能找人拉她一把,也让她去当兵,离开这个穷山沟。

但钟跃民只顾自己。

钟跃民屁颠颠跑了,奔前程去了。扔下秦岭不管不顾。

秦岭的奢望,也随着钟跃民的信,彻底落空。

秦岭是个理智的女人,没有吵,没有闹,她选择跟钟跃民分手。

这样,也算给了钟跃民体面。

毕竟,秦岭的第一次给了钟跃民。

秦岭没举报钟跃民,算是很善良了。

“报应!跃民,你真是报应啊!”郑桐离开后,还自言自语,说这是钟跃民的报应。

郑桐觉得,秦岭拒绝钟跃民,是钟跃民拒绝周晓白的报应。

郑桐这句话,隐含的意思,钟跃民是受害者。

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郑桐肯定是站在钟跃民的角度想问题。

其实,钟跃民和秦岭之间,秦岭才是受害者。

...

宁强没有去当兵。

他选择留在贺家庄。

除了种药材,给人看病,宁强还领任务猪了。

宁强养猪,办法不要太多。

别人生怕猪饿瘦了,或者生病死了。

宁强不怕,他有的是办法。

没有搞地龙养猪。

而是弄来不少骨头。

把骨头弄成粉末,混合到猪食里,当饲料。

猪吃了,长得快。

另外,还买了不少麦糠,用来喂猪。

宁强养的猪,又肥又大。

所以,等到交任务的时候,宁强养的猪,被评为一等猪,卖了个好价钱,赚了不少钱。

其他人不赔钱就算好的。

宁强却靠养猪赚钱了。

一年下来。

种药材赚钱,养猪赚钱,还有点其他收获。

宁强结余两三百。

这还只是第一年。

宁强有信心,在第二年,只靠卖药材,就能收入上千元。

有些药材种植周期长。

收获的话,有的要等到第二年,有的要等到第三年。

时间越长,宁强的收入会越多。

忙碌之余。

宁强肯定给家里写信:“...在这边挺好的。

种药材,收入三百九十八...

养猪收入也不少...

用钱买工分,分的粮食足够吃...

每天喝醋。

我租的窑洞是贺耀宗的。

贺耀宗是这里有名的酿醋好手,给你们邮寄醋了,一定要尝尝。

贺耀宗的女儿贺秀莲,是个热心肠的女孩,经常帮我...”

宁强说了他的近况,还把贺耀宗和贺秀莲说了一下。

宁强要让宁卫国和张玲对贺秀莲有印象。

等到二十岁,也就是1971年时,宁强要娶贺秀莲。跟宁卫国和张玲介绍贺秀莲时,也有个铺垫。

宁强娶贺秀莲,宁卫国和张玲会同意吗?

肯定不会。

宁卫国和张玲肯定希望,宁强娶个京城的女孩,而且家庭情况跟宁强家差不多。

所以,宁强想娶贺秀莲,还需要另外想办法。

...

宁卫国收到信后,跟张玲尝了尝醋,“这醋不错。”

他们喝中药调养身体有段时间,身体调养的也差不多了。

工作上没什么事。

就是宁强在农村,他们有些担心。

现在知道宁强过的还不错,也就放心了。

小宁伟在学校上学,但没学到什么东西。

小宁伟听说钟跃民当兵后,就想去当兵。

但他年纪不够,还需要等。

“我能不能去找我哥?”当不了兵,小宁伟就想去找宁强。

小宁伟觉得,跟宁强在贺家庄也挺有意思的。

反正比在学校有意思。

“不行!”宁卫国和张玲肯定不同意小宁伟下乡。

小宁伟因此又被揍了一顿。

...

宁强和小宁伟的日子,平淡无奇。

其他人。

钟跃民分到了五班。

去五班宿舍时,钟跃民竟然碰见了张海洋。

张海洋跟钟跃民在一个宿舍。

张海洋之前闹事被处理,从其他地方调到五班。

两人老朋友,在营地相见,竟然还可以在一个宿舍,这算是很大的缘分了。

跟钟跃民、张海洋一起的,还有个吴满囤。

吴满囤是山区子弟。

个子很矮,吴满囤家里很穷,从小就营养不良,发育的不好。

他刚来的时候,他奶奶叮嘱:一定要多杀小鬼子。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吴满囤的家乡有多么落后。

吴满囤从没吃过包子,第一次吃包子还闹出笑话。他把包子藏起来,想给他奶奶吃。

上厕所也闹出笑话,吴满囤找土疙瘩当厕纸,被很多人嘲笑。

吴满囤在钟跃民和张海洋眼里,就是土老帽。

钟跃民和张海洋看不起吴满囤。

不仅看不起,他们还欺负吴满囤。

衣服、床铺等等杂事,都让吴满囤做。

似乎把吴满囤当保姆了。

这个时候的钟跃民和张海洋,还是顽主习气,他们还没蜕变。

(这里插句话:《血色浪漫》的吴满囤,《凡人歌》那隽的顶头上司鲁总,他们是一个人演的。

《血色浪漫》是2004年的,《凡人歌》是2024年的。差了二十年!)

钟跃民和张海洋的第一次蜕变是什么?

钟跃民和张海洋偷了别人家的下蛋母鸡。

他们偷偷烤着吃。

没有调料,还让吴满囤去厨房拿盐。

之所以让吴满囤去,是因为吴满囤几乎每天都去厨房。

吴满囤为了有出息,一直积极表现。他忙完自己的事,还去厨房帮厨。

吴满囤把盐拿过来。

他也想尝一口鸡肉。

但被钟跃民和张海洋忽悠走了。这俩小子,办事不地道。

吴满囤一口没吃上。

之后,偷鸡的事被发现。

钟跃民和张海洋以为查不到他们。

其实,他们偷鸡的事,已经被查清楚了。

但需要有人指征一下。

因为在厨房拿盐,吴满囤被叫过去问话。

吴满囤讲义气,不说。

“你不说,你就回老家。”

就这一句话,吴满囤就招了。

这是吴满囤的软肋。

吴满囤不能回老家。

他是家人的希望,全村乡亲的希望。

他要是被撵回去,家里就没啥指望了,村里人就没指望了。

所以,吴满囤不得不把钟跃民和张海洋招出来。

于是,钟跃民和张海洋被处分了。

“肯定是吴满囤出卖了我们!”钟跃民和张海洋怀恨在心,“一辈子玩鹰,竟然被小家雀给啄了!”

就连吴满囤主动找他们,想解释一下,“跃民,海洋,两个兄弟,你们听俺解释...”

吴满囤满脸愧疚的想道歉,想求兄弟原谅。

但,“满囤,满囤,你别说了。”钟跃民直接打断,“你揭发的对,我们应该好好感谢你...”

钟跃民根本不给机会。

钟跃民一肚子坏水。

他已经想好办法,狠狠的搞吴满囤。

一次散打训练时,张海洋非要跟吴满囤切磋。

张海洋突然下毒手,把吴满囤的鼻梁打折了。

这是钟跃民出的主意。

医院里,钟跃民和张海洋看到吴满囤的惨样。

这个时候,钟跃民和张海洋才有了一丝悔意。

没人的地方。

“跃民,我是不是太过分了?”张海洋问,“我这心里特别别扭。”

“海洋,别自责,都是我的错,是我出的主意。”钟跃民心情也不好,“我怎么变成这样了?”

“仔细想想,满囤这人平时挺不错的。真不应该下黑手。”张海洋已经后悔了。

这个时候,钟跃民和张海洋才知道,他们错了。

他们找吴满囤道歉。

张海洋拉住吴满囤胳膊,“满囤,对不起,我下了黑手...”

“满囤,是我出的主意,我向你道歉,你能原谅兄弟吗?”钟跃民跟着道歉。

他们俩个,这个时候,没说虚话套话,直接道歉。算是有点诚心诚意。

“跃民,海洋,俺不怪你们。

是俺不好,俺不该出卖兄弟。

但是,俺不说,就得回老家。

俺不能回去啊!”说到这里,吴满囤情绪激动,“俺家六个兄弟姐妹,都还指望俺呢。

全村的人,也都指望俺!

俺们村太穷了。

棒子面,大家都没有大口吃过。

大家吃野菜糊糊,饿的两眼冒绿光,双腿直打摆子。

兄弟们,俺永远忘不了离村的那一天。

乡亲们都来了,都到村口送俺。

他们给俺窝头、鸡蛋。

他们舍不得吃,给俺了。

他们希望俺能走出去,能有出息。

俺走十几步,就转身磕三个头。

再走再磕。

俺要是混不出个样,俺对不起家人,对不起村里的乡亲啊。”

吴满囤的一番肺腑之言,让钟跃民和张海洋醒悟、蜕变了。

于是。

钟跃民和张海洋打了一架。

他们要把身上的顽主气息,打没。

经过这次的事,他们成长了。

吴满囤是钟跃民和张海洋成长中的良师益友。

不仅如此,以后,一次任务时,吴满囤用命,帮了钟跃民和张海洋。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

也许,这就是吴满囤的命。

...

钟跃民、张海洋成长了。

那袁军有变化吗?

袁军跟张海洋一起参军。

张海洋因为惹事,被退回去,回炉再造。

袁军呢,他算是老兵,有了新任务,挖坑道。

挖坑道就涉及到炸石头。

一次炸石头中,袁军负责安放炸药。

炸药引爆后,有几个炸药没响,需要有人去查看情况。

这事很危险。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炸。

袁军第一时间站出来,“我安放的炸药,我了解情况,我去。”

袁军这个顽主,突然有了担当。

或者说,袁军从来都没缺少担当。

只是以前没有机会显现出来。

关键时刻,袁军站出来,不惧危险,“我去!”

这一瞬间,袁军长大了。

袁军进去后...轰...里面又炸了。

袁军被炸成重伤。

就这一下,经历生死,袁军也蜕变了。

...

罗芸和周晓白呢?

她们有什么变化?

周晓白被钟跃民抛弃了。

周晓白还对钟跃民念念不忘。

周晓白没什么长进,还是小白。

罗芸呢。

她是个聪明的女孩。

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跟周晓白是闺蜜,是因为跟周晓白在一起有好处。

跟袁军搞对象,也是因为袁军有前途。

现在,袁军被炸伤。

罗芸和周晓白在医院。

罗芸是不是应该照顾一下袁军?

“罗芸,袁军出事了!”周晓白第一时间告诉罗芸,“受了重伤,现在正在抢救!”

“他会死吗?他会残废吗?”罗芸第一反应是这个。

第二反应是,“我不能去看袁军。

不能让人发现我跟他的事。”

罗芸的反应,是先保护好自己。

不想因为袁军,被牵连。

罗芸的解释:我家情况一般,我的机会很少,错过就没有了。

罗芸很清楚,她的人生,不能‘失误’。

周晓白、张海洋、袁军、钟跃民他们做事可以肆无忌惮,因为他们的人生不管怎么折腾,都有人兜底。

错过一次机会,还有其他机会。他们总能‘上岸’。

罗芸就不行了。

如果她的人生‘失误’一次,那她就掉下去了,没机会上岸。

罗芸的话,听上去不好听,但很现实。因为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

郑桐、李奎勇、蒋碧云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一直待在山沟里。

一年、两年、三年...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

钟跃民走后,郑桐很无聊,他用读书打发时间。

读《二十四史》,读各种书。

蒋碧云跟着一起读书。

两人读书,也算辛苦付出吧。

靠着读书,十年后,郑桐和蒋碧云成功上岸。

但也仅仅是上岸,他们的苦日子,才只是改变了第一步。

跟周晓白、张海洋、钟跃民、袁军他们,没法比。

李奎勇呢?

他不喜欢读书,一直熬...熬到死,也没熬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