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泄密与嫡长为将军

 
改革,历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但有些时候,你不改革,你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衰弱、亡灭。

子旬开始了郡县制的改革。

他决定效法燕国,将地方上的封君,全部设为郡县官员。

他们原来的封地保持不变,但把一堆臣服的藩属、多子族、方伯,全部划拉到他们名下充作管理。

很类似唐代的世袭州官。

说到底,这些郡国方案的最终目的,还是保证大邑商能够用最少的层级,调集最多的资源。

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任由地方自行发展了。

只是这么做,利益符合分配,太守、县令的权责又有多少,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尤其是编户齐民。

这个就是在刨根问底。

又不是所有人都跟辛屈一样,一手搭建了框架。

甚至可以说,燕国这边的地方戍封隐瞒奴隶人口,辛屈都必须安排御史下去巡查,才能弄清楚情况,大邑商这边靠谁来监督这些封君呢?

想了半天,终于在始元三年的开春,大邑商颁布了一条命令——凡多子、庶出,举其郡内私藏隶臣妾、土地,查实之后,可得其财半。

这条消息发出来不久,辛屈就知道了。

他靠在龙椅上,看了一阵,下边的群臣也都面面相觑。

“告缗令。”辛屈吐出了这三个字。

瞬间,群臣脑袋更低了。

“我说,你们是谁将这个政策,往南边传递了?”辛屈声音渐渐冷了下来。

告缗令,是今年辛屈准备拿出来的政策。

因为辛屈要趁着北伐黑衣肃慎的档口,完成对内部的整顿,虽然这一次主力是安北将军府与镇东将军府,但事实上很多将官,都在想方设法走关系,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前线去。

为此,私底下送的东西太多了。

看得辛屈都眼红了。

但同时也告诉了辛屈,他们私藏了多少财货,燕国的封君们究竟有多富庶。

所以,他年初开朝会的时候,与在场的重臣,商量了一些御史下地方加强巡查的工作方案。

其中就有告缗令的方案。

结果他还没用上呢,殷商就用上了。

这个方案,不算好,但两个敌对国家之间,只能有一个先用。

一旦对方用了,自己再用,就很容易导致南方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殷商贵族,被迫放弃燕国的拉拢。

著名的贾队长这样说过:“皇军来之前我挨欺负,皇军来之后我还挨欺负,这皇军不就白来了吗?”

一样的道理。

殷商先用了。

辛屈这边就不能现在用,不然影响大局。

但就算如此,辛屈一样要做出行动。

“查。”辛屈看向身后,“成立安全将军府,专司间客审查。”

群臣应下,不敢跟辛屈反驳。

因为这些内容,只在重臣之间传播,现在不管是谁跳出来,都很有嫌疑。

辛屈声音稍稍缓了一些:“不过,自首的话,可以留个全尸。若是查出来是谁泄漏的消息,株连。”

株连二字一出来。

一个中年男人腿肚子一软,就跪在了地上。

执金吾们一看,立刻上前将这人架起来,丢在众人前。

辛屈看了一眼他:“是你吗?嬴滑。”

嬴滑连连叩头:“臣有罪!臣那日家中来了本族的好友,与我饮宴,我在酒宴上提了一嘴!我真的……只是提了一嘴。”

辛屈面色如常:“既然如此,那就让安全将军府好好查查。往后安全将军,下设五校尉:国安、反间、谍报、钞关、总务。

国安负责朝中与国都的安全。

反间负责全国范围的间谍侦查。

谍报负责国外与各个地方的安排。

钞关负责查走私与侦缉税赋偷漏,抓到查到,严惩重罚,所收获的缴获,交齐了正常该给的赋税,剩下的就是安全将军府的经费。

总务负责后勤等内容,每个校尉都是军职,由孤直辖。

并且在每个县设置一个安全署,跟县衙挨着。

人数不会太多,一个县在编五十人就行。”

辛屈说完:“敌人也渗透过来了,安全将军府就是用来应对他们的。不要存有太多侥幸心理,最近一段时间,能少接触外来之人,就少接触。

尤其是北方,黑衣肃慎的战况,南方的殷商一定会很感兴趣。”

听到这话,群臣都不敢反对。

等辛屈走后,各自去衙门干活。

“这个安全将军府,应该就是给辛屈身边的鸮组织准备的吧。”

听到这话,众人的目光落在了走在中间的戴冰甲身上。

“不用这么看着我,鸮们的踪迹不难查。只是没想到,辛屈会将他们设为将军。”

“说是将军,其实更多还是负责情报收集。我想不用多久,各个将军府境内的参军都会被安全将军府吸纳。”

“说的是。”

众人也谈论起来了最近的将军府的变化。

燕国的将军府,从最开始充满各个将军气息的姿态,逐渐变得规范起来。

比如军司马、参军之流,现在已经不能由将军直接任命了。

必须走大司马的印戳,相当于这个权利已经成了中央与地方博弈的对象。

只不过,因为参军被中央大司马府掌握任命权利之后,各个地方将军,都不约而同的将情报收集工作,与上峰沟通等内容,全部交给了参军。

这就让参军这个职位的权责,从原来的军队二把手,变成了后勤、谍报负责人,算是没了进入台前的机会。

而现在,安全将军府若是成立,必然与参军对接。

相当于参军大概率就是下一个御史。

也就是从后勤、谍报负责人,增加了监军功能。

这可是监军啊!

代表了国君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强了。

而他们还没话说。

告缗令的泄漏,代表了燕国的国家财源会少一截,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那么就必须换个方向拿回丢失的权力。

安全将军府的设立,就是这么一个方向。

“罢了,他的理由正大光明,我们反对不得。”

宁石戊叹了一口气:“对了,新的镇中将军选出来了吗?”

“提名已经发了。但辛屈还没给。”戴冰甲微微摇头。

这一次讨伐黑衣肃慎是春天出兵,目的自然是针对黑衣肃慎半农半牧的经济进行严厉打击。

虽然黑衣肃慎完成了宗教神权国度的建构,但这个体系仍然需要有资源可以运转。

他们主力藏在通辽。

哪怕在这里筑城了,也需要等春天到来,才能放牧耕种。

燕国打进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破坏他们的放牧与春耕。

只要将他们的组织框架敲碎,他们立刻就会恢复游牧本性。

如此一来,神权国度就会崩溃,他们顶多提前几百年,完成游牧化而已。

况且,辛屈这一次要的是犁庭扫穴。

用绝对的武力敲碎他们塑造的神灵,信仰崩溃之后,其他智者就会跳出来宣称与夺权。

罗马死了,所以蛮子也可以是罗马。

因此作为本次的后勤中心,镇中将军府,需要支应两地的粮食供给,这里必须要留下擅长后勤与运输的人材。

大家伙才会考虑,辛屈会选谁上。

宁石戊卸职镇中将军好几年了,辛屈一直没有安排合适的人,如今的镇中将军军务,都是军中的将官商量着来。

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头脑。

这才是现在镇中将军被人盯着的最大问题。

众人讨论得差不多了,就回到了衙门,结果尚书省椅子还没坐热乎,门下省递来了最新的命令。

新任镇中将军,由公子莼担任。

“有点早了吧!”拿到这封命令的时候,尚书省内传来了喧哗。

戴冰甲看向说话的姚册,表情平静:“不算太早。”

“可是……”姚册有点紧张。

作为自己的外甥孙,辛莼也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

结果人现在不过十五六,辛屈就把他丢出来担任一地将军,还是镇中将军,哪怕不用上前线,后勤多难处理,他还能不知道?

当初有辛氏北迁的时候,若是他们能解决后勤问题,还用得着分裂成长辛与有辛?

一样的道理。

要是镇中将军没有处理好本次的粮草后勤,那可就要得罪好几个将军了。

毕竟与黑衣肃慎防区临近的,可不止安北、镇东,还有一个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虽然没有参与本次的围剿,但辛屈有单独安排他任务,让他在大兴安岭等地布置好防线,防止黑衣肃慎冲入大草原。

必须将他们逼着进入北滨之地,最好是将他们驱逐,朝着白令海峡方向走。

辛屈需要有人替他们开路,最好是能弄到前往美洲大陆的路线。

而黑衣肃慎的逃民,就是最好的耗材。

当然,辛屈没有明说,大家只是认为辛屈要把他们赶到北方,不让他们在大草原上随意移动。

因此镇中将军要负责后勤,压力可不小。

“现在公子苍已经是凉侯了。公子蕨只怕不日也会封侯,作为嫡长子,下一个燕国的国君,他若是一点兵事都不知,那才是大事。”

戴冰甲语气稍微严厉了几分。

他见过辛莼,一个养得很好的给贵公子。

但他仅仅是一个贵公子。

若是不能立下战功,天知道下边会怎么蛐蛐他。

越是这样,他越是要开始提前力量。

事实上辛屈已经很晚给辛莼安排历练了。

寻常贵族家的小子,十二三岁,就已经开始军训与杀敌了。

辛莼都十五六了。

“那也不能一上来就给将军吧!”

“好了,你若是真的担心,不妨给他安排一些能干手下。”

戴冰甲提醒了一句,姚册思索片刻,也觉得有道理。

既然历练已经开始了,那么给下一个燕国继承人安排得力干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辛屈把一整个镇中将军府交给长子,那么镇中将军府内的官职,多少他也有题名权利,也能用来培养信得过的臣子。

姚册便不多言,开始琢磨起来,如何将本家小子,送到辛莼身边。

而辛莼担任镇中将军的消息,如一阵风传开,立马让各方人士,目光都投了过来。

辛屈终于将第二代继承人放出来历练了。

那么在这个继承人身边安排家族少年,为以后的荣华富贵保驾护航,也就是他们要做的事情了。

……

宫城内。

辛莼看着母亲巫小叶给他丈量身体,准备甲具,不免有些紧张的说:“阿父他……真的没有任何的交代吗?”

“他……去看你十九弟了。”巫小叶轻哼一声。

辛屈第十九子,展西荷所出,取名为蓟。

乃是辛屈最近最喜欢的孩子。

不过将将一岁,就已经能说话跑步,身体也健壮得像个小牛犊。

辛屈昨儿个,册封他为长春县伯,将展西荷的封地给了他。

长春的国相,由展西荷表兄,洪田的亲二哥洪保担任。

辛屈还额外从南方抽到了一千奴隶,外加送去了数百大型农具开垦长春邦。

这种待遇,几乎和辛苍这个凉侯一个待遇了。

要知道,辛苍可是辛屈的嫡次子,就连他也才这样的待遇,长春伯如今才年满一岁,就能得到这么多。

谁知道以后辛屈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辛莼一听,也不免微微皱眉。

这些年,辛屈一门心思造娃,给他们弄了一堆的弟弟妹妹,而且数量还没完,后续还会有。

宫内不时能听到,某某秀女怀了,又或者某个秀女生了公子,公主。

当然,辛屈基本不管她们。

反而要求这些孩子过来,对巫小叶喊阿母,对自己的母亲却只能喊阿姨。

按照宗法来看,辛屈这么干,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替这些孩子拿到一个证明。

既然喊了巫小叶这个嫡母一声阿母,未来若是辛莼他们不堪继承国家,这些孩子之中,大概率会被辛屈过继一个给巫小叶。

然后成为嫡子。

哪怕是个二手嫡出,只要能力过关,就拥有继承权。

巫小叶虽然不满,也反对过,可辛屈依旧我行我素,目的自然就是为了他心中的计划。

“好了,反正以后你有一堆的弟弟妹妹替你抵御外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守好国家,当好一个守成君主。

镇中将军的事情,你阿父跟我谈过,这一代只给你用。

等将来你册封太子之后,镇中将军就会撤销,转为东宫卫率。

你要用这段时间,替自己整理好一个班底。

你阿父他……心底还是疼你的。”

巫小叶虽然埋怨辛屈风流浪荡,不过少年时就一起生活,她很清楚辛屈是个有自己理想的人。

哪怕到了现在,他在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前进。

这样的男人,哪能轻易被一时欢喜左右?

一颦一笑,都有自己的意味在里头。

只希望辛莼,能尽快成长吧。

或许等到了成熟的时候,他能明白辛屈的苦心吧。

“阿母放心,我会做好这个镇中将军的。”辛莼如是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