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鹬蚌相争

 
无奈,是隆蔚现在惟一有的情绪。

他是真的没想到,河洛地区的殷商人,居然这么羸弱不堪。

在有城池的庇佑之下,居然还能被攻破了城池。

这已经不是废物能形容的了。

若是对方没有跑进城内,他或许还能应付,而一旦对方据大邑而守,单靠他带来的五百骑兵,根本不可能应付。

而且他的手中,也没多少粮草可以补充了。

就在他想着要不要继续追下去的时候,犀侯的使者来了。

“可是代方隆太守当面?”

犀侯的使者,见到了隆蔚,有点暗暗惊讶他的年轻,但还是很快的行礼,与之告言:“能见到您可真是太好了。正好,我家主人,希望与阁下商量一下,敌人的处置方法。”

“……”

隆蔚微微皱眉看着眼前这个自来熟的使者,不怎么想回应。

而这个使者,却没有在意他的皱眉,反而娓娓道来:“相信阁下也看到了,雒邑的丢失,其实并不是意外。而是有细作在其中配合。

不过,好在损失并不大,精锐与其他一些物资,都提前转运出来了。

唯一缺失的,是一批刚刚从河洛凑上来的奴隶。

想来,这批奴隶,会成为虞国的助臂。

而有了这批奴隶在,虞国不管是逃跑,还是抵抗,都能相对轻松的应付我们。”

听到这话,冷漠的隆蔚,也微微挑眉:“看来你们还是很喜欢给自己找补。不管如何,雒邑的防备力量,不该这么低才对。”

“是的。但这也与贵国有关。”使者呵呵两声,“若不是贵国挑起了山西的动荡,我们又何必将精锐安置在要阙之地?”

“行了,叨叨个半天,结果你还是没有说道点子上。”

隆蔚摆了摆手,“追捕溃兵这件事,其实与我无关。癸雪生的生死,也对山西的大局没什么影响。

我追杀他,只是为了扼杀风险。

而虞国,本身就是你们殷商捧出来的祸患。

他在反噬的是你们,而不是我。”

说到这里,隆蔚冷笑一声:“你们继续,我们先撤了。可记得将他覆灭,否则一旦被他逃走了,相信整个空虚的河南,将会掀起怎么样的血雨腥风。”

“这……”使者张了张嘴,还想阻拦。

结果隆蔚安排人请走了他。

只是他人一走,副将紧张的过来问:“放走癸雪生,真的不影响我们吗?”

“只要癸雪生脑袋清楚,就不会现在返回北方。短时间内,与我们影响不大。”隆蔚吐出一口浊气,“唯一影响就是我们没办法毕其功于一役。不过隆蔚攻占了雒邑,说不定还是意外之喜。

正好可以将大邑商的视线挪到河洛。

同时熄灭大邑商与我们之间的战争冲突。

所有人都有时间与空间,整理自己内部的问题,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隆蔚看着雒邑,不断推演着局势,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北伯那边是怎么想的。

终究不是尽善尽美。

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他未来有影响。

而他这样的话,传到犀侯子平与梁嚣耳朵里,子平倒是没有太多表情变化,反而是梁嚣气急败坏:“这还与他无关?他怎么有脸说的!

就刚刚我的人抓了几个虞国的伤残士兵,从他们口中得知,若不是隆蔚追击迫近,虞国又怎么跟疯了一样,疯狂的进攻呢?

不能让他就这么算了!”

梁嚣想要找人背锅了。

这一次丢了雒邑,事情可大可小。

雒邑算是他的封地,他丢了封国,打不回来丢脸的是他。

但要是让虞国在河洛重建,那乐子可就大了。

以现在虞国爆发的战斗力来看,整个河洛想要解决他,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甚至可能导致数年经略的发展,毁于一旦。

这么搞下来,他就穷途末路了。

河洛的核心城邑,必然不会在他手中。

而能取代他的。

梁嚣悄悄看了一眼子平。

他是河洛之中唯一能跟他分庭抗礼的。

要说现在最开心的人,必然是他了。

想到这里,梁嚣还想诋毁燕国,甚至想要口出狂言时,子平说:“以商盟的名义,要求燕国收拾他们造成的烂摊子。

至于其中的规矩,按照商盟的规矩来。”

“不行!”梁嚣脸色大变,当即否定,“商盟的影响我们好不容易清理了大半,你怎么又引进来了!”

“不然,对方可能会撤离。”子平叹了一口气看向梁嚣,“你觉得你能拖多久?雒邑是大城,虞国的兵马是精锐,想要拿下,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

到时候商王得知此事……”

“那也不行!”梁嚣否定。

反正就是不准。

最终,两人相争,吵了一晚。

隔天,看着雒邑城头,隆蔚尝试派人抓捕了奴隶,强行攻打了一下。

结果损失惨重。

看着损失的奴隶与人口,隆蔚暗道不妙,便决定不管了,准备连夜就撤离。

而他的操作,自然是落在了梁嚣与子平眼底,当他们得知了燕国的损失巨大,子平越发坚定想要让燕国来收拾烂摊子。

但梁嚣否定。

结果当晚,子平的使者再一次来到涧河的营寨,想要找隆蔚再谈一谈。

入眼,一片漆黑,看不到篝火。

他紧张的吞咽了一些口水,总觉得阴森。

“人……人呢?可在?”

他靠近了一些,出声询问,结果没人回应他。

接着他入了营寨,只有风声与一些牲畜排泄的臭味传来。

“人……不见了!燕国的人,跑了!”

隆蔚撤了。

果断的后撤。

等到子平得到消息,派人来追查,最终一路追查到了孟津北岸,才发现了隆蔚的身影。

他正在河内地区清理虞国的人手与兵马,然后趁着河内现在势力空缺,将殷商的一切痕迹与孑遗,付之一炬。

哪怕到了现在,他还是在趁火打劫,顺手瓦解殷商在河内发展的成果。

绝对合格的将军。

但也是极端冷酷。

他抵达垣曲,并把在垣曲升起了燕国的国旗,在这里替燕国缔造了一块飞地,然后写信发去北方。

十日之后,北京府,辛屈召开了临时朝会。

“癸雪生跑了。”见到众人,辛屈将西边的消息全部告知,然后抬头看向大门外,飞雪已然降临。

冬月来了。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

他收回视线,然后看着群臣:“你们的认为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众臣神色各异。

“隆蔚处置不当,应当罚。”有人站出来了。

是个司马府的一个郎中,叫做象奚,金溪氏,任姓。

他是冀州中部的东夷氏族出身。

也就是燕国中枢朝官中的外姓人。

隆蔚是有辛氏出身的嫡系,如今手握重兵,却没有打出漂亮成绩,正是他们亮相攻讦的时候。

“放屁!就癸雪生那半年的操弄,别说是隆蔚这个知之甚少的,就算是殷商的王公,癸雪生在他们眼皮底下操弄了这么多,居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隆蔚已经做的够好了。

易地而处,难道你们这些人敢打包票能比得上隆蔚?

他能当机立断的追杀六百里,能从容后撤河内,顺手将殷商河内数年的积累清空大半,还能将垣曲与绛地控制在手中。

这做的还不够好?

尽人事,听天命。

难道殷商废物们丢了雒邑的锅,能扣在隆蔚头上?”

又有几个小辈站出来,语气很冲。

辛屈依旧没有说话,朝堂中间的大佬们也都静静看着他们争吵。

无他。

第二代,第三代勋贵、官员们,已经开始在朝中争夺话语权,同时代表他们背后的派系,进行利益再分配。

隆蔚的事情,不算太大。

但他丢了癸雪生,没有完成司马府、尚书省的既定目标,这就有疏漏。

哪怕他有补救,还是不够完美。

既然不够完美,那就是有错。

因为隆蔚吃了太多本该分给下边将官的资源。

也证明了辛屈的重视嫡系政策,不对。

外姓人,要趁此机会,登上舞台。

这才是眼前的朝会争吵的事情。

但这种事情,又何尝不是辛屈想要看到的呢?

嫡系僵化、腐化,早就已经开始了。

不给他们一点危机感,是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置。

“陛下,臣请战。”又有一个大臣上前,他一身戾气,左脸有大量伤疤,手臂更是伤痕累累,只是伸手作揖,就能看到大片疮疤,“隆蔚收拾不了的烂摊子,交给臣,一年内,定取癸雪生项上人头!”

“呵呵!好大的口气!树黑肩,你才刚回来述职,怎么就敢说这样的话!”

戴冰甲站了起来,眼神不悦的看着树黑肩:“再者,你现在还在疗养,好好的休息去,别再给朝廷添乱了。

山西的局面还未稳定下来,你再横插一脚,好不容易稍微平衡的鲜虞氏与上危氏,立刻就得乱。

到时候你抱病上战场,要是死了,可不知道外边要怎么传陛下如何不仁。”

“戴冰甲。我是说不过你。但隆蔚小子终究年轻了,这件事但凡换我们这些老家伙上,癸雪生还能活到现在?”

另一道略显戏谑的声音传来。

黑熊一样的男人站了起来,他走了两步,也作揖稽首:“陛下,树安西身体抱养,让他养着便好。我亲自带安北将军府多出来的丁余走一趟,定叫南方开辟出合适我们的土地!

至于癸雪生的脑袋,我有九种办法,取下来祭旗!”

“哼!连你熊大手也要来凑热闹吗?你有什么资格?”戴冰甲冷笑,“就凭你这些年被黑衣肃慎欺负的成果?有本事,你向北开拓啊!”

“你!”熊大手脸色难看,刚想发作。

辛屈终于收回了视线:“够了。”

不算太大的声音突兀响起,所有人都是一凛。

辛屈撑着脸,吐出一口浊气:“既然南方告一段落,那就专注北方。

熊卿。”

辛屈声音落下,熊大手立刻躬身:“臣在。”

“耶律卿。”

耶律大股从角落站起来:“臣在。”

“你们立刻遣人回去,组织兵马,明年开春,北伐黑衣肃慎,一年内,犁庭扫穴,绝其种类,鸡犬不留。”

辛屈冷漠的声音响起。

两人同时应是。

然后辛屈看向树黑肩,语气温和了几分:“树卿身体不适,便好生在国中优养。这仗,还有得打,不急于一时。”

“臣谢陛下关怀。”树黑肩也很恭敬。

“左相。”辛屈点名戴冰甲,他也行礼,“从幽州两卫点选屯兵,发绛、垣曲、并于西阳河营缮关隘,充作将来入雒的西北门户。

他就不用担任代方太守了。

改任定南将军,以这三地为核心,组建定南将军府,并逐步开始在河内地区的经营。”

戴冰甲暗暗松了一口气。

辛屈果然没有将他一棒子打死的打算,

而且还给了定南将军的官职。

这可是可以开霸府的将军啊!

辛屈稍微静了静,似乎在思考。

但众人没有异动。

都在等待他的后续安排。

大体过了几分钟,辛屈又说:“新一轮的扩编可以开始了。定南将军府既然已经发出来了。

那么定北、定东、定西这三个将军府,就用明年的军功来兑吧。

除了镇东与安北两军对黑衣肃慎的战争外。

平南、平西的优秀勋爵,也会优先遴选。”

众人心底更是一沉。

辛屈居然踩油门加速了。

要让各家竞争激烈起来了。

“此外,就是老臣们的致仕书。”辛屈看向大司农阿启,“阿启你想致仕的告书已经上了三次,看得出来你是真的累了。

既然如此,那就赐你京中府邸一座。

封集宁郡侯,封地三百里,食邑两千户。

回头让你家小子收拾一下,去集宁郡集训,并组织郡兵,明年随军安北军出征讨伐黑衣肃慎。”

辛屈说完,阿启连忙起身应下。

“新任大司农,点司农府侍郎马璇担任。”

马璇?!

现场所有人脸色微变,没想到辛屈会直接点人,更重要的是,这个马璇似乎……不是他们的人!

而辛屈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变了的脸色变化。

马璇,赤石部落出身。

作为第一个被辛屈坑死的部族,马璇年少的时候经历很不堪,但没事,他活下来了,并且因为个人出众的能力与脑袋,终于爬了上来。

去年他只是育种司的苑马,也就是专门培育战马的项目组长。

今年年初升侍郎,就是因为他完成了辛屈从西域、蒙古、河东、东北带来的各种马群谱系迭代。

并且繁育出了第一匹汗血宝马。

没错,汗血宝马不是西域那边过来的了,而是燕国自己繁育出来的了。

以此功,直升侍郎。

现在顶头上司离职,按道理应该由少司农接任才对,但辛屈直接点侍郎接任,就让他们有点麻爪。

而辛屈则是继续说:“接下来,司农府加大对于汗血宝马的培育,务必五年内,完成一千种群的筛选。

此外,用来给北方草原使用的重型挽马、河东地区的驽马、乃至西南方向需求的矮型山地马,都需要开始梳理。

最后就是关注一下牛的种群分化。

耕牛也很重要。”

“臣谢陛下隆恩。”马璇站出来,脸上抑制不住的激动。

他发达了!

而在场所有人都闭嘴了。

没人敢反对马璇担任这个大司农。

至于原因,无他。

畜力很重要。

育种司的苑马忙了几年,梳理了大量谱系,这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辛屈这是在奖励司农府的技术官僚。

哪怕是奴隶出身,哪怕没有派系。

只要有能力,一样能上位。

这就是技术官僚的优势。

也是他们无可辩驳的方向。

“那行,尚书省开始拟定后续的章程,明年我们的任务也不轻。”

辛屈说完,也不久留,起身离开。

“退朝!”寺人甩动拂尘,跟着辛屈离开。

“恭送陛下。”

等辛屈走了,一些官员来到马璇身边,跟他道喜。

马璇也很开心,当然更重要的是,左右丞相与几个将军也都来了,与他攀谈,也希望他能优先提供最新的战马给他们使用。

汗血宝马。

现在就辛屈在用,其他人也都眼馋呢!

“好说!都好说!今年钱粮到位,一定扩大繁育!”马璇保证到,但思维快的都能想到,要钱要粮。

养马,也很费钱的!

于是压力,落在了尚书省的左右丞相身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