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一个鼎峰,压服全港英资

一千三百六十七亿!

这个如同核爆般的数字,在港岛的清晨炸响,其冲击波迅速扩散,穿透了不同阶层的壁垒,激荡起截然不同的回响。

对于站在金字塔尖的高层精英们,这串天文数字如同最精准的坐标,瞬间锁定了港岛购物节所蕴含的、足以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恐怖潜力。

它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的、令人窒息的财富洪流,昭示着一个全新的、由邵维鼎主导的商业时代已然降临。

然而,对于撑伞走在蒙蒙细雨中的普通港岛市民而言,“一千三百六十七亿”这个数字过于遥远,如同云端的神祇俯瞰人间。

真正让他们嘴角上扬、脚步轻快的,是切切实实攥在手里的实惠。

是鼎峰系公司工作的员工,兜里揣着购物补贴和优惠券。

是店铺的小老板们,账本上远超预期的进账。

是打工伙计们多出来的奖金。

是每个家庭,在减少的日常开支。

这种影响力,如同春雨般无声浸润,在港岛市民真真切切获得好处后,悄然发酵、扎根。

它不再是报纸上的宏大叙事,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常,化作对邵维鼎和鼎峰系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支持。

而这种认同感,正以港岛为中心,向外围强劲地扩散、辐射。

澳洲,悉尼。

施约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陌生的悉尼港,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刚刚收到的、印有“1,367亿”数字的电报。

窗外阳光明媚,但他的心却如同被浸入了冰水之中。

三天!

仅仅是三天!

那个他曾经以为会因英国人撤离而陷入衰退的港岛,竟然爆发出了如此骇人的经济能量!

这能量,甚至远超太古集团鼎盛时期对整个港岛经济的拉动!

“我们的退出……真的是正确的吗?”

“当初将总部注册地从港岛转移到澳洲,这是对的吗?”

他猛地摇头,试图驱散这些动摇的念头,用早已准备好的理由安慰自已:“不!如果不这样做,邵维鼎的鼎峰迟早会对太古下手!我们这是为了自保!壮士断腕,保存实力!”

然而,这个理由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刻意不去想:如果当初,在邵维鼎尚未完全崛起之时,太古就低下英资那高傲的头颅,主动寻求与在港华资合作,甚至像怡和那样,早早布局内地投资……

今天的局面,是否会是另一番光景?

他想起怡和。

那个曾经同样不可一世的对手,在失去九龙仓这么一大块基本盘后,长了教训。

痛定思痛,如今正积极转向内地投资,试图在新的棋局中寻找生机。

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他又想起汇丰。这家与港岛深度绑定的金融巨鳄,它比谁都清楚,一旦彻底剥离在港资产,回到英国的汇丰连三流银行都算不上。

它的价值,就在于立足港岛,将其打造成连接伦敦与亚洲的金融枢纽。

如何在港岛回归后,依然能保有地位和权力?

这是汇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以前,汇丰是有选择的。因为港岛的金融命脉,几乎系于汇丰和渣打之手。

尤其是发钞权,几乎等同于掌控了港岛经济的阀门。

然而,谁能想到,港岛会横空出世邵维鼎这样一个“怪物”?

他一手打造的鼎峰银行、鼎峰资本、鼎峰金融系,如同一柄利剑,硬生生劈开了汇丰的垄断壁垒!鼎峰银行的储户数量早已超越汇丰,其业务网络更是通过海外分行,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球华人的金融之网。

而两次购物节,由邵维鼎一手打造出来的“购物天堂”“旅游之都”。

让鼎峰的“one卡”凭借其便捷的全球信用支付体系,成功“出圈”,成为了港岛乃至东亚地区消费金融的新标杆!

汇丰,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了。

鼎峰的出现,给整个港岛带来了不可预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渗透在经济的毛细血管里,体现在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

正是在这种剧变之下,汇丰的大班沈弼,那个曾经眼高于顶的金融家,才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向内地示好服软。

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精明的妥协。

所以,此时内地看着这份由汇丰驻扎在燕京的考察小组送过来的港岛购物节三天汇丰账户流动数据,是满脸的诧异。

中银行长吕培森拿着刚刚收到的文件,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诧异和不解。

他看向坐在对面的商务部部长赵克东:“老赵,你看看这个……汇丰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文件是汇丰银行驻燕京考察小组主动送来的,上面详细记录了港岛购物节三天期间,汇丰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数据。

赵克东接过文件,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哈哈笑道:“老吕啊,这还不明显吗?”

“看样子,咱们那位邵先生,是真的凭一已之力,把在港的英资财团都给压服了!”

“汇丰这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向我们示好,也是在寻求某种‘保险’啊!”

“压力?鼎峰给的压力?”吕培森还是有些惊异。

“怎么可能没有压力?”赵克东指着文件上的数据,“你看,港岛购物节公布的总营收是一千三百六十七亿港币!”

“可汇丰自已送来的这份数据,显示通过他们银行账户的总流水才多少?连五百亿都不到,只有三百三十多亿!”

“那剩下的一千多亿是怎么流通的?算上其他银行,算上现金交易,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流向了鼎峰银行!”

“尤其是他们那个‘one卡’系统!”

他直接命中了问题的关键。

提到“one卡”,吕培森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鼎峰银行推出的这个全球信用支付系统,确实太厉害了!”

“在所有屈臣氏门店,鼎峰系下的各大品牌店,以及与他们合作的银行都能使用。”

“现在它的适用范围已经从港岛、湾岛、澳门,全面向南洋普及。”

“日韩国民出门旅行,one卡甚至成了必备品!”

“它的普及速度,甚至超过了欧美那边正在推的visa卡、大来卡、jCB和运通卡!简直是个‘怪物’!”

赵克东感慨道:“是啊,邵先生是具有超越时代眼光的企业家。你看他前段时间对付太古,明明有机会一口吞下,却选择了小火慢炖的方式,先拿下核心的国泰航空。”

“依我看,不出两年,太古的所有精华资产,都会被他收入囊中。这份耐心和战略定力,非同一般。”

吕培森对此深表赞同。他放下汇丰的文件,神色转为严肃:“现在我们和英国的谈判,还在焦灼状态。”

“英国人妄想以主权换治权,这完全是痴心妄想!他们既低估了我们收回港岛的决心和力量,也低估了港岛市民渴望当家作主、不再做二等公民的意志!”

赵克东目光坚定,点头道:“港岛回归,这是板上钉钉、不容改变的历史大势!如果英国人执迷不悟,谈不下来,那就不必等到96年!过几年,我们就有能力、有决心拿回来!英国人没有胆子,也不敢在南海和我们开战!”

他话锋一转,看向吕培森,“所以,老吕,你们中行必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收回港岛,金融是重中之重!第一件事,就是要收回港岛的铸币权!而且,之前邵先生提醒得非常及时,要严防英国人在货币制度上做手脚,搞什么挂钩或者联系汇率,变相剥夺我们的货币自主权!”

吕培森郑重地点头:“放心,我们行内部已经在秘密组建驻港特别金融小组了,人员配备、政策预案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旦时机成熟,小组立刻就能进驻港岛,开展工作。而且,”

他补充道,“近年来我们与鼎峰银行的合作非常紧密。两地货币兑换、港商来内地投资,渠道畅通无阻,鼎峰银行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功不可没!”

赵克东点点头:“是啊,邵先生建立的鼎峰,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让港岛的主权完完整整的接替过来,在维持港岛的繁荣基础之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