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县令看上了刘燕?
刘燕脑袋里想到了一丝可能,可马上就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对方是唐大人,是县令,是父母官,咋可能对她有什么心思。
“我把菜端出去。”
刘燕慌张转身出门,差点被门槛绊倒,强稳住身形。
端菜出去后一抬头发现所有人都在看她,更慌了,手一软,手里的菜就要直直的砸在地上。
乔老不知从哪冒出来,手一伸,轻松的接住了盘子,把饭菜放在了桌子上,不至于让刘燕砸了盘子而感到难堪。
聂芊芊拉住刘燕的手,“娘,你做饭累了,你先坐着,我去端菜。”
大马和小马跟着说道:“对,婶子你坐,我们去就行了。”
黄珍珠和马奶奶招呼着大家,“来来来,大伙坐。”
刘燕心里乱,大脑其实一片空白,聂芊芊让她做什么,她就僵硬的照着坐。
唐大人端着菜出来了,黄珍珠推了一把刘熊,刘熊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去接唐锦成手中的盘子,“唐老爷,我来,我来。”
唐锦成冲着刘熊笑了笑,“不用,一盘菜而已,何必如此见外。”
唐锦成为官清廉,待民亲和,那再亲和也是官啊,刘熊始终觉得有距离感,可唐大人这一笑,让刘熊感受到了态度上的变化,还让他不要见外···
他脑袋有些晕,唐大人竟对他妹妹有意思。
方才珍珠和马奶奶讨论了半天的“意思”原来是这样···
刘燕已够心乱的了,结果更让她心乱的一幕出现了。
罗大伦手提着一个竹筐子,正站在刘燕家的大门口,看着有些手足无措。
刘熊和黄珍珠等人还不知道罗大伦找赵老太太来向刘燕说亲的事情,只以为是村里的乡亲来拜年。
刘燕脑袋嗡的一声,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
刘熊强打着精神,“大伦来了,好久没见了,快坐,大伙一起聚聚。”
刘熊不知道罗大伦对刘燕的心思,可村里人有听到风声的,小声的议论起来。
“这大伦咋来了,难不成是要亲自和刘燕提亲?”
“还真有可能,你看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唐锦成听到了,抬头观察着这个要向刘燕提亲的男子。
看长相倒是老实的,不过,这副犹豫的做派可不行,不像是个果决能顶事的。
罗大伦支支吾吾的,“那个,我就不打扰大家吃饭了,我是来送东西的,送完我就走。”
刘熊:“说啥打扰的,都是乡里乡亲的,来来,快坐。”
刘熊是主,罗大伦来者是客,虽说现下情况有些复杂,那不能失了待客的礼貌。
刘熊可能想表现的热情些,径直将罗大伦拉着坐在了刘燕右侧。
刘燕觉得不太妥当,想起身换个位置,可左边忽然也坐下一个人,刘燕抬头一看,竟是唐锦成,她原本起了一半的婶子,又惊的一屁股坐下去了。
聂芊芊真的很同情刘燕,刘燕的脸色苍白,手足无措的,她觉得就是身边坐着两只鬼也就是这副样子了吧。
聂芊芊不好让两人起身,只能坐在了唐大人的左侧,离两人都近些,找些话题。
菜上齐了,刘熊招呼着大家坐下,众人坐下后都在互相交换着眼神,眼睛始终在刘燕三人上身打转。
刘燕低头吃饭,这饭菜到了嘴里都尝不到滋味。罗大伦本就没有收到邀请,这次来是鼓足了勇气想当面再问问刘燕的心思,此刻见到所有人眼神都有意无意的看向他,让他如坐针毡,浑身不得劲。
三人中只有唐大人神色如常,正常的吃着饭。
他为官多年,升堂判案,历经多少大事,喜怒早已不形于色,区区一些好奇探究的眼神怎可能影响到他。
“燕,你这菜烧的好,你也趁热吃啊。”
刘燕大脑是真的不怎么转了,看到眼前的菜,几乎是本能的回道:“这猪肝最是补血,您有贫血之症,多吃些。”
说完,她自己都愣了,在风中凌乱了。
她在说什么啊!
她根本不敢抬头了,即便不抬头,也能感受到乡亲们灼热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罗大伦听了这话,侧头看了一眼唐锦成,不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和刘燕又是什么关系。
不是村里人,能在这个时间出现在刘家的,难道是刘家的远亲?
这时候,刘里正的声音响起,“不够好意思啊,各位,我来晚了。”
刘里正进了院子,上来就要和刘熊和刘燕道个歉,“燕,熊,有事耽搁,我···”
刘里正还没说完,就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截然而止。
刘里正瞪大了眼睛,想将人看清楚些,他没看错吧,坐在刘燕身边的人是唐大人?
刘里正:“唐,唐大人??”
刘里正一句话让现场一下子。
“我没听错吧,刘里正咋叫了唐大人呢?”
“我也听见了。”
刘里正确认没看错人,立马上前扑通的跪了下来,“唐大人,你怎么来了清河县,可是有什么公干之事?”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这种观念在刘里正这种上了年纪的人身上格外重。
刘里正这么一跪下,众人都反应过来了。
“清河县令唐大人?”
“我的个天爷啊,我竟和唐大人坐在了一张桌子上。”
“我方才还与唐大人讲了一句话呢。”
众人跟随着刘里正的动作,像是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的跪了一地。
刘燕也想跟着跪下,被唐大人的一把扶住制止了。
唐锦成面上挂着笑,“各位,此次来清河村不为公事,而是私事,既是私事,这里便没有什么唐县令,只有唐锦成,大伙听我的,都起来坐下好好吃饭,别让我扰了大家过年的兴致。”
唐锦成都这么说了,众人不敢不从,都起身重新坐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等重新坐回了桌才反应过来,这唐老爷竟然是福林县令,那岂不是福林县令看上了刘燕,还为此追到了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