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初至羊城

临行前,余利民把杨兴武三人喊到了办公室。

“你们几个准备的怎么样了?”

“老师,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笔记也记了许多。”

“那就好,明天晚上九点,你们带上行李到学校门口,届时有车来接咱们。”

“好的!”

“行了,回去再好好准备一下,千万不要落了东西。好了,散了吧!”

余利民问了问杨兴武几人的准备情况,又交代了一番,这才让三人离开。

走出办公室的三人,又继续商讨了起来。

把要带的东西都念了一遍,确认没有疏漏后,这才放心下来。

“好了,念了一遍都准备齐全了,没有问题!”

“行,那就这样,明天晚上见!”

“晚上见!”

杨兴武与两人分别后就回了宿舍。

张卫军和冯国良几人看到杨兴武回来,连忙凑了过来。

“咋样?明天啥时候走?”

“晚上九点在学校门口等车,有车来接。”

“可以啊!大状元就是不一样,还有车接,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就是,真让人眼红。”

“得了吧!我也是蹭教授的好处,就是不知道到羊城需要多久?对了,志远,晚上去羊城的火车大概要多久?”

杨兴武说着把目光看向了这位羊城舍友。

“你做的应该是15次列车,晚上10点55发车,不晚点的话,到羊城应该是在第三天早上,这是个特快车,一张票价就要20多块钱,我回家都舍不得做这個车。学校真舍得下本钱呢!”

林志远说着不由得羡慕起来。

“志远,你这话就不对了,兴武跟着余教授能做硬座吗?咋滴不得是卧铺,那几价格估计得三十多了。”

“卧槽,更难受了。”

“行了,我先给你打打前站,宿舍就交给你们了,做好笔记等我回来,咱们再把酒言欢。”

“得嘞,你就瞧好吧!”

杨兴武没有理会几人的耍宝,找到孙俊才又嘱咐了起来。

“俊才,哥几个里面你最靠谱,笔记多记一点,回来的时候借我看看!”

“放心吧!”

第二天,杨兴武正常去教室上课,上完课之后,与舍友们吃了晚饭后,就回了宿舍收拾东西。

进入4月份后,京城的天气慢慢暖和起来,军大衣早已被深藏在柜子里。

杨兴武除了身上穿的这身,行李箱里塞了几件薄衣服,剩下的他打算去了羊城再买,那边的时尚衣服不少,还能逛逛十三行,拿上两套换洗的就成,原先的衣服已经小了一圈,这一年他长高了不少,衣服自然不合身了。

装完衣服,杨兴武把相机和常用药物带上,多是些退烧药消炎药为主,万一路上生病了还能有药可用。

又拿上笔记本,至于钢笔则是随身携带。

随后又把从老家带来的一瓶酱豆子塞到皮箱里。

冯国良和几位舍友又拿出两瓶酱放在桌子上。

“怕你吃不惯那边的饭,这酱是老京城的炸酱,我问过志远了,他们那边有个什么竹升面?

到时你把咱们京城的酱加进去,当炸酱面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水土不服。”

“谢了,哥几个。”

“嗐,谢啥?加油好好表现,别给咱们大一的丢人!”

“放心吧!”

“时候不早了,走吧,我们送你到学校门口。”

张卫军说着拿起杨兴武的皮箱,就往外走。

杨兴武拿着茶缸和一众舍友跟在后面。

学校西门,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学生,不少人都是提着行李箱的。

杨兴武找到胡志华和韩文静,三人凑在了一起,身旁是各自来送行的舍友。

杨兴武看着校门口这么多提着行李箱的人有些惊讶。

“韩学姐,这些人也是去羊城的吗?”

“是啊!”

“咋这么多?他们是啥专业的啊?”

“那些大部分都是语言系的,很多都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你看那几个,都是常年在外语角的学生,他们是去广交会当翻译的,你不会以为就咱们几个去广交会吧!”

杨兴武听了这话有些尴尬。

他确实没想到有这么多学长学姐一起去,看来有车来接,估计是京城的贸易团,考虑到学生人多,特地派车过来接的。

但是稍微一想就能明白,现在人才本来就稀少,外语人才大部分都去了重要的位置,在大学里选拔学习优异的大学生当翻译,也算一种另类的实践了。

如此看来隔壁学校估计也有这样的人,外语学院估计也有不少人一起去。

“是啊,确实不太了解。”

“没事儿,到时就熟悉了,我也是刚才问了他们才知道的。”

韩文静说着安慰

了两个学弟一番。

三人在聊天的过程当中,余利民也到了学校门口。

“都来了?等一会儿吧!车马上就来了!”

余利民嘱咐了一番杨兴武几人,跟学校的几个老师凑在一起聊了起来。

九点,来了一辆白色公交车,学生们纷纷提着行李上车。

杨兴武朝着五位舍友挥手告别,转身上了车。

到了京城站后,学生们下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站。

晚上十点半,杨兴武三人开始上车。

几人找到位置,顿时有些惊喜。

没想到他们的票是在卧铺车厢。

韩文静和胡志华两人很是稀奇地看了好一会儿。

杨兴武已经坐过一次卧铺,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余利民上了火车,来到三人所在的车厢。

“好了,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到了羊城就是后天早上了。

早中晚有送饭的,到时自己拿饭缸打饭就好,钱都付过了。”

“好的,老师,您住那儿?”

“我在软卧,你们有事可以去找我!”

余利民说着就往软卧车厢走去。

“老师,您慢点,我扶着您走吧!”

“不用,车还没开,你们收拾一下就休息吧!我又不是老的走不动。”

余利民拒绝了学生的好意,迈步朝着自己所在的车厢走了过去。

韩文静看到这个情况也没强求。

“时候不早了,都躺下休息吧!”

“好!”

“好!”

胡志华和杨兴武附和了一声,就开始整理床铺。

杨兴武把行李箱放在过道的行李架上,就爬上了上铺休息。

晚上10点55分,火车在一声长笛声过后,缓缓启动。

第二天,早上八点杨兴武起床,来到车厢链接处洗漱。

火车上有人送了小米粥和包子过来。

六人坐在下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杨兴武三人占据了一侧的三个卧铺,对面三个由他们学校语言系的同学们占据。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都是京大学生,又同去广交会,天然就亲近不少。

吃过饭,众人也熟络了不少。

眼前的三人都是东语俄文系的学长学姐们。

对于语言系,三人的充满了好奇。

“郭学长,你们语言系选拔难不难?这次去广交会的人有多少啊?”

郭永盛听到这话,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外界对于他们语言系有太多的猜测。

京大的语言系,大体分为东语系和西语系。

东语的代表就是俄文。

“难,怎么不难?我们系30多人,考核的方向涉及方方面面,听力只是最简单的,能去广交会当翻译的,大二的话得系里前三才行,大三也得前十,大四好一点也只能去一半。”

郭永盛的讲述着选拔标准,旁边的两个女生在一旁补充说明。

杨兴武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感慨,看来任何时候,都逃不过一个卷字。

“那如果翻译好的话,有表彰的吧?”

胡志华听到这里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那是肯定的,如果能促成双方合作,老外又对咱们比较满意的话,会给小费的,类似以前街头卖艺给的赏钱!”

“啊?这也太侮辱人了吧?”

胡志华有些忿忿不平。

“不一样,这些东西在西方算是正常的习俗吧!我们俄语还好,西语的英语、法语那些给小费的多,大多是些小恩小惠,想腐蚀咱们?没门!”

三人听着郭永盛都讲解,对于即将到来的广交会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一天,六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得知杨兴武几人都是经济系的人后,有些惊讶。

“年前就从校刊上看到,经济系升级成院了,没想到今天就碰到你们,真是缘分啊!”

“是啊!相请不如偶遇,郭学长,有个小忙需要三位帮忙一下,不知可否?”

“杨学弟,先说说看,我们能不能帮得上还不一定!”

“是这样的,你们在充当翻译的时候,还请多多留意一下,外商对于咱们国家商品的钟情程度,这样可以给我们带来一手资料,我在这里多谢郭学长和两位学姐了!”

郭永盛听到只是这个忙,又看了看身旁的两个同学,三人互相看了看点点头。

“没问题,这个忙我肯定会帮的,你不说我们也会被要求写报告的,到时誊抄你们一份就是!”

“多谢学长学姐!”

“客气了。”

4月14日,早上7点42分火车停靠在羊城站上。

杨兴武拿着行李箱,下了火车,刚下火车,他就感觉到了羊城的热情,虽然是早上,身上已经感觉到热乎了。

跟着韩

文静和胡志华两人一起出了站,来到广场上集合。

几人刚刚站好,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楼,杨兴武惊讶不已,没想到八十年代就有这么高的大楼了!

胡志华和韩文静两人更是激动不已。

郭永盛看到三人的情况,主动为三人介绍起来。

“那个高楼是羊城的白云宾馆,距离火车站六公里左右,十三年前为了扩大对外贸易,适应交易会的需要,国家决定在兴建白云宾馆。

九年前,投资两千多万的白云宾馆基本完工,在六月一日正式开业。

楼高120米,一共34层,还有地下室一层,一共有客房718间,是咱们国家的第一高楼。”

胡志华和韩文静听着郭永盛的介绍,看着高耸入云的白云宾馆,真的耸立云霄,不愧是白云宾馆,三人纷纷感慨不已。

杨兴武看着眼前的高楼,一时间有些恍惚,没想到这楼的历史真悠久,七十年代就有了这么高的大楼,真是厉害!

胡志华和韩文静又拉着郭永盛问了许多问题,郭永盛都一一详细解答。

杨兴武站在广场上,举目望去,又看到不少白色公交车的车头上都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第57届广交会召开。